APP下载

寓德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2017-04-19徐定水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身教德育教材

徐定水

育人为本,德为先。现代教育学原理认为: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为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一、利用教材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为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其中有不少文质兼优、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典范文章。教材中一些课文,塑造了许多优秀人物形象。他们作为社会道德的化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他们一言一行作具体、细致地分析及对其内心世界的剖析,教师充分挖掘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课文《最后一课》,本身就是一首爱国主义教育的诗篇。作品所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韩麦尔先生和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文中通过描写他们的情感,来反映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课文最后一部分,写韩麦尔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的精神。当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的悲愤和痛苦难以形容。他“脸色惨白”,刚到嘴边的话却哽住了。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几个大字。一个爱国者的高大形象顿时跃然纸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剖析这个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要发愤图强,将来报效祖国。

二、利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启迪学生的思想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师说》一文中明确地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就是我们讲的德育教育。纵观现行的语文课本,有不少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以及富有哲理的话语。这些都是作家、伟人(名人)的思想精髓,蕴含哲理,感染力大。教学中,教师不妨信手拈来,引导、启发学生去认真咏读、品味,从中获得思想启迪。例如咏读曹操写的告古传诵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教育学生从小树雄心、立壮志,要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品味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发学生勇于开拓,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外,像吴晗《谈骨气》里面“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过零丁洋》里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名言警句,都不失为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可融进德育教育。教师利用作文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前途理想、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既作文,又育人,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四、延伸、拓展德育

所谓延伸,就是将教材所显示的内容推及生活的广阔天地,进而深化和加强教材因素的教育深度和力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必要时将课堂推向生活或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教学园地。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不同凡响,例如教学散文《生命、生命》,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惜生命、坚毅勇敢的精神。课堂上,教师趁机向学生发问: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对生命和人生有什么新的理解呢?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轻视生命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有个学生灵机一动,联想到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于是,教师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德育要言传,更须身教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主要通过显性的“言传”和潜性的“身教”。“言传”即向学生传播思想观念、道德原则及有关知识;“身教”则是以身作则,以德宣教。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行都足以为受教育者的模范。”因此,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教风、文明的举止、端庄的仪表、高雅的談吐和宽容的胸怀等去熏陶、感染学生。简言之,以德育人。

总之,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所教的语文这门学科,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当中,让自己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展坪中学)

猜你喜欢

身教德育教材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教材精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