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道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的几点思考
2017-04-19韩维玮
韩维玮
【摘 要】身为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是:积极发挥人物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此,笔者在积累多年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做好先进人物典型宣传报道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几点思考,借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先进人物 典型 宣传报道
时代孕育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力量。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与自己时代特色相匹配的先进典型,通过其代表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感召人。
先进人物的时代特征不是简单地给他们贴上时代的标签而是要有切实的体现
一个典型只有突出时代性,才能具备引领潮流的品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旗帜。我们在选树典型时要紧扣时代需求,牢牢把握典型人物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加强宣传推广,增强典型人物的辐射效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先进人物主要应具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当前在媒体宣传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一种简单地贴上时代标签的倾向,认为只要靠诸如“新时代的”“新时期的”之类评价就是具有时代特征了。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反映他们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性实质内涵,仅用没有依据的溢美之词,就无法绘出他们动人的时代风采,也就无法实现报道的真实性和宣传价值。
众所周知,先进人物的时代性应该体现在他们与时代的互动中,通过他们的思想和实践反映出来。他们先进的思想观念反映了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对他们的积极影响,他们的实践与成就刻录着时代的印记,就像《民族复兴的脊梁———记当代工人优秀代表许振超》一文对主人公的评说那样:“许振超的人生,融化在青岛港的崛起里,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血肉相连。”我们对先进人物报道要避免空洞浮夸的评论文字,最忌讳夸夸其谈的空洞理论,华丽辞藻的空泛赞美。要多些贴近生活的、贴近现实的感人文章,要从所写人物无数的事迹中选取最具现代文明特征、透射着时代精神、同时富有启示意义的部分,塑造先进典型的新形象。像《北京有个李素丽》《好支书王廷江》《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等通讯,就以李素丽美丽亲切的形象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王廷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马永顺向大山还账、许振超创造“振超效率”等事实,说明这些普通劳动者已经实现思想与文化的超越,具有了先进的现代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用事实铸就先进人物的崇高,用事实绘写他们的时代风采,典型的时代意义因此有了坚实的依据,报道也更真实可信。他们经受了时代大潮洗礼的先进人物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式超越了原有的层面,走到了同代人的前面,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们的思想与实践中蕴涵着有价值的信息,反映了先進的观念意识。在报道他们事迹的同时展示他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他们的精神境界,把他们的人生观、事业观、幸福观和他们的远见卓识传输给读者,为人们提供一个价值判断的参照,这样能够给予人们更多的启迪,帮助人们解疑释惑,摒弃陈旧落后意识,引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树立先进典型时要真实可信切勿苛求完美宣传成不识人间烟火的高大全人物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先进典型人物是人不是神。尤其在弘扬社会道德时,必须使道德具有普世性,承认道德与个人权益并不矛盾,摆脱高大全式“捧杀”。这不是道德的退步,而是理性的进步。许多时候先进人物的高尚与伟大是在情与情、情与理、情与义、情与利的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在人民与亲人、家庭与事业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亲情藏在心里,把个人利益和家庭责任暂时放在一边,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正是这样的选择和牺牲显示了他们的胸怀与精神境界,蕴蓄了感动读者的巨大力量。我们在赞誉先进人物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们始自人性的正常诉求,不应以“高大全”的标准苛求先进人物,更不应将他们拔高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让先进典型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尊重先进典型忠于自己意志的行善方式,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先进人物观”。
在这方面的宣传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成功的例子:影片《孔繁森》特别把他对妻女的内疚和对人民热爱的沉重心情做了极力的渲染,表现出主人公的内心矛盾状。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时,家里有很多困难,母亲年迈多病,但他还是怀着对家人的歉疚和牵挂远赴高原,“为了党的事业,他把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祖国和人民”。报道不隐讳孔繁森的矛盾心态,细致地描写了他的复杂心情,写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北京游玩,看到妻子流泪而心里一阵阵发酸,临别前跪倒在老母面前流泪磕头等情节和细节。这些关于“情”的叙事成为文中最为动人的段落,把孔繁森“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坎上,大家对这一典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更加钦佩和尊敬。
与此相反,我们看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孩童的事迹后,围绕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20万元奖金,吴菊萍到底该不该留?发生在新闻中的抱怨、感叹、质疑,令人堪忧。时隔半年之后,此事仍引发人们如此关注,暴露出什么?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根深蒂固:好人就是圣人,应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过于严苛、也过于完美的“好人观”,只能令人敬畏,无法让人学习。对先进人物来讲,量力而行,从身边做起,符合人的本性。 “好人无好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个案,凸显出现实生活中做好人、做好事的分外艰难。奖金的作用,就在于倡导。好人因助人而受奖,如能坦然受之,则对社会公众,必然是一种有力的引导、有效的感召。在危难之间,能够以良知和行动释放道德力量,在平凡岁月里,能够以向善向上之心温暖你我,这就是我们认同的先进人物。
宣传先进人物时既要有敏锐的政治考量又要有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判断问题
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在大力宣传推广典型人物的同时,要有敏锐的政治考量,让典型人物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政治敏锐性是指能透过各种复杂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向并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分析问题,驾驭大局。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重大事件时,要用政治眼光去观察和分析事情的性质,透彻了解事情的真相,判断出各种与此相关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准确可行的正能量人物报道。
事实证明,每一位记者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否则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后果。比如,我们在宣传先进人物捐资助学的时候是否联想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普遍提高,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了关于助学方面的多项政策规定。尤其是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困上不起学?爱心捐资助学不仅有经济条件好的富裕者,而且还有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百姓。更为可悲的是一些记者偏偏要大力烘托,卖力宣染,普通百姓因帮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学,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捐了,已到了家徒四壁的程度,甚至到了不得不靠卖血来继续帮助贫困家庭孩子读书。诚然,记者的初衷是为了有力地反映捐资者的高尚品德,攒得众人感动的泪水,殊不知從政治上考量,恰恰暴露了当地政府的冷血无情,恰恰暴露了当地政府在这方面工作的缺失。因此说,如此报道表面上你是在树立先进典型,实际上你是在给政府抹黑。事实上,对此当地政府不一定完全没有作为,是作为没有完全到位。其实,面对这样的先进人物事迹,记者应该作为问题向当地政府反映,求得统筹解决。否则的话,捐助者即使卖光了自己所有的血能救助几个学生呢?况且,我们怎么能忍心让更多的人士向其学习,因爱心捐助而致贫呢?
因此,我们在宣传典型人物时,还应该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新飞跃。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辩证思想的体现。它是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凡事均有度,失度必失误。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确地把握度,决不能置之“度”外。
落墨挥毫知约取,愿操千曲唱颂歌。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更是时代精神真实、鲜活、生动的写照。典型报道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发展确立航标;为先进思想提供先导;为社会群体树立榜样;为人生道路明确坐标;为行为举止塑造道德楷模的功能作用上。典型人物宣传,是中国新闻报道百花园里一朵绚丽的奇葩,耀眼夺目。先进人物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风貌,反映着不同阶段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不断去发掘、总结、宣扬代表时代精神的先进事迹,可以让清晰、高尚的道德观成为灯塔;可以让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汇成洪流。笔墨与历史同步,话筒与人民同声,镜头与时代同行。作为新闻媒体理应把握时代脉搏,做好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使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广为人知,把榜样的力量传送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引领全社会奋发进取、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这是媒体的功能所在、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