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如何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2017-04-18王素舫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示范班主任

王素舫

摘 要:德育能凈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学生人格魅力等,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读圣贤书,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落实圣贤的教诲,并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关键词:班主任;圣贤的教诲;示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54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如果教师只教知识和技能,那么现在电脑就可以代替教师了。中国古代大儒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有多么重要。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说过,“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应该说教育性是教师劳动的第一特性,也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

如今整个世界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被打破了,学生不好教了,家长也说,孩子管不了。我们必须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寻找方法,求教于中华先祖,童蒙养正,从《弟子规》教起。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从学校教育来讲,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那时儿童天真未泯,秉性淳良,受的污染少,又崇拜教师,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所谓“先入为主”是也。儿童在这时接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养成了好习惯,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了做人做事,德行的根扎下去了,一生就幸福了。

一、背诵《弟子规》《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

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每天晨检我在黑板上写一句《弟子规》让学生背诵,学生背下来,我再为他们讲解什么含义,结合生活,提出要求,把这句《弟子规》落实在行动上和起心动念及待人接物处。上课任课教师没来之前,把近期学的《弟子规》背一遍,背诵有利于13岁前的儿童脑部的发展,扩增脑容量,也就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学生心中、口中有圣贤的教诲,自然能把他们的心收住,避免乱想。中高年级后,晨检和中午用餐完毕,用电子白板展示圣贤书让学生背诵,由于学生古文都背习惯了,背诵能力大大增强,再背课文和公式就觉得特别简单,背得速度也快。

二、落实圣贤的教诲,扎好学生的德根

《弟子规》就是学生的生活规范,学生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弟子规》里都有要求,学生会了《弟子规》就不是被迫按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做了,因为学校的要求都是很直面的,是按圣贤的要求做。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师生都按照圣贤人的要求做,什么行为和言语对不对,及判断是非,不是教师主宰评判,也不是西方价值观,而是《弟子规》。这样学生信服。比如,学生之间如果有矛盾,马上对号《弟子规》:“兄道友,弟道茶,兄弟睦,孝有中。”同学如手足,应互相谦让友爱,尊敬爱护对方,和睦相处,尊敬教师就在其中啊!如果同学之间因为文具有争执,也马上对号《弟子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教师一提示,学生想起来,立即就悔过,还都很诚意地争着说是自己错了,和好如初。上课乱讲话的学生对照《弟子规》:“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现在独生子女多,比吃,好食品,比穿名牌,一句《弟子规》:“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学生就不挑衣服,不比吃穿了……

《弟子规》113件事,涉及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是最好的德育教材,让学生落实在日常,事半功倍,学生心中有了《弟子规》这个规范,这把尺,就是他们行为的标准和人生观,胜于教师空洞的、苍白的管束和说教。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要师长率先示范

由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与工具同一性”的特征,教师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以身立教”才能对学生产生道德和人格的教育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演给学生看,让学生对教师的人品和学识服了,对教师自然敬爱了,才能去按教师教的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一起在圣贤的路上教学相长,学生品行良好,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成功了,班风和学风正了,教师才真正成了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当然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心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德能感化家长,也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我教育学生孝顺父母,感念父母深恩,《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学生学了《弟子规》会感恩父母了,用各种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孝心,会温暖体贴父母跟父母说话态度变了,在家也学做家务,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就会喜欢,就认同教师,也认同教师推崇的圣贤文化。

我也提倡,亲子阅读,全家一起来读书,学生把学习圣贤文化的体会跟父母分享,讲给父母听。我也经常把《二十四孝》动画片,以及古圣先贤的事迹的片子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孩子的视频发到家长群,鼓励家长们看,与孩子同时学习。家长理解了、受益了,更能支持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也有很多家长还能对照圣贤的教诲,及时斧正孩子,这样孩子的心是定的,坚定地跟教师走、跟传统文化的路走,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有了水晶般的心灵。

我们在学生纯真的心田中,种下圣贤的种子,在他们往后的人生中必定会结出丰硕的、甘美的果实,“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承传圣贤教育,乃为当今做教师者之大任也。

参考文献:

[1] 石杰一. 浅谈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J].吉林教育,2013(6S):50.

[2] 周顺娥. 浅谈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心灵[J].科教文汇,2007(14):15.

猜你喜欢

示范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