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7-04-18刘汉雄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历史教学教学方法

刘汉雄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38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平常的课堂中,借助灵活的引导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因此,面对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提高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导入的方法和形式很多,历史教师只有根据课题内容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巧妙设计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氛围,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雄伟气魄。以毛泽东的宣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入新课。这样一个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导入,学生岂能不喜欢?

二、优化教学设计

(一)依据学生的实际优化教学设计

让课本中的引言、例题、图片、注释、文字说明和历史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把历史教材进行生活化、条理化处理,让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手中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二)依据课标优化教学设计

识记层次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最低要求,这一层次学习行为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所学的基本史实。要求学生记忆基本历史史实,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记忆,引导学生总结记忆的方法,然后通过有组织的测试达到要求。理解层次,要求学生在达到识记层次的基础之上,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这对我们来最有效的是通过训练,结合识记结果,在训练的实战中达到。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层次,要求学生在达到前两层次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这个层次是比较难的目标,我们并不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我们涉及即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学习内容的再创造过程,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享受一顿顿文化知识大餐。

三、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我们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课本的重难点,并针对重难点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可是历史教学内容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且错综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电子白板,可以把抽象变为具体,把陌生变得熟悉,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刺激学生感知与思考。

例如,在讲授”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知识点时,重难点是大运河四河段和主要城市。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地理空间概念比较差。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大运河沿途重要城市的一些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我用电子白板展示《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图》,请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扮演从长安出发到涿郡的商人,根据大运河的路线说出他沿途经历的重要地点,并在电子白板上标注出来。这一系列活动的设计和进行,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自主记忆,从而突破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地把握。

四、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合作精神是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率的外在表现。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每名小组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與小组其他成员是一个整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与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精诚团结。教师可以通过向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势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如在上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的时候,介绍的是隋唐时期的繁盛情况,重点介绍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生在了解隋唐时期大体情况的基础上,着重了解唐玄宗时期的盛世发展。而学生通过“贞观之治”的学习已经接触过对唐朝政治、经济的讲解。希望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唐玄宗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使学生切实感受人们通过智慧创造的“盛世”。教师可以在将本课的学习任务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的任务。如介绍“开元之治”:分别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成就,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这些都是综合性很强的问题,不是通过学生的个人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这时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来分别完成,各学习小组领到具体任务后,再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作组内的具体分工,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再进行总结、汇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很多,在于历史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新课程改革之后给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要在设计思路上追求创新,然后对教学内容要内化和重组,教学方法上注重有效学习的方法指导,尤其侧重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迅.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0):62.

[2] 史志勇.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5):24.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历史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