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发展

2017-04-18丁梦媛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音乐课

丁梦媛

摘 要:音乐是有声的语言,用声音之美为我们传送动人的情感;舞蹈是有形的人体语言,用形体之美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堂好的音乐课很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舞蹈在音乐课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用舞蹈渗透到音乐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音乐课;舞蹈培训;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为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通过人体富有的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以及姿势造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音乐课上进行舞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舞蹈是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舞蹈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材健美,还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音乐课中舞蹈训练的现状

对于舞蹈课程,国外起步要早的很多,我国虽然设计制定了舞蹈课程的教学大纲,但在具体教学执行中仍有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上到下对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是学校层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的成绩。因此,宁可把课程的教学时间放到数学、语文等“主科”上,也不愿意将舞蹈课等这样的“副科”占具较大的权重。其次是家长层面,大多数家长更多地是关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感觉体育、音乐等课程无关紧要,不鼓励孩子对舞蹈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孩子对舞蹈课程的放弃,身心疲惫地应付家长认为重要的文化课程。

(二)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出现偏差

中學课程按照不同的年级开设不同的课程,虽然对一些课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强调了重要地位,但只是停留在纸上,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上。实际上,对学生的测评主要看数学、英语和语文三大主科,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只是对数学、英语和语文进行考核,音乐以及舞蹈等不作为评价机制的内容。这无疑给教学起到了一个指挥棒的作用。

(三)现有的师资力量有所欠缺

从现在的学校来看,特别是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学校,音乐方面的师资还是有所欠缺的。专业师资力量少之又少,一些学校把具有一点音乐特长的教师作为音乐课教师,一些学校的音乐课甚至形同虚设。从课程内容上,这样的教师更不具备舞蹈知识以及舞蹈训练内容,舞蹈教学就更难以保障。

二、舞蹈在音乐课中的优势

舞蹈在音乐课中是有很大的优越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既可以发挥个别同学的特长,还可以以整体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是统一动作和队形,如果个别同学与整体不协调,将影响整个班级的美观。所以,通过舞蹈训练,会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并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特别是举办班级舞蹈比赛时,他们会认真排练和演出,同学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可以发挥到极致。

(二)舞蹈有利于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课与体育课有着相同的作用。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对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活动,达到锻炼身体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个别学生身体条件不是很好,甚至有些不良体型,通过舞蹈可以纠正这些不良体型,逐步改变学生的气质,使之逐渐美起来。

(三)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使之做到身心合一,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三、舞蹈在音乐课中的开展

(一)音乐教师做好每堂课的安排和设计

教师应该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入手,培养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合理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舞蹈课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

(二)音乐课中舞蹈教学过程的开展

音乐课以舞蹈为主线,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舞蹈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而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教授一段节奏感较强、音乐旋律明快、活泼的音乐时,可以自己编排几个简单的动作教给学生,让学生跟着音乐起舞。

1.首先让学生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使美妙的音乐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识,这个信号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心中形成舞蹈。从心理学上讲,音乐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自信。

2.将学生分成两组,可以自由结组,然后教师以规定动作进行示范,学生模拟教师的动作自由练习。最后,在每组中选出舞得较好的学生进行比赛,每组选出的人数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3.在比赛过程中首先比赛规定动作,重点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和乐感,形成的成绩可站百分之七十。然后学生可用同一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爱好音乐展示不同的舞蹈。成绩占到百分之三十。

4.舞蹈比赛结束后,观看的学生进行投票,票数少的一组学生要罚一个舞蹈。被罚的舞蹈可自行选择类型和音乐,选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展示。

5.让学生对比赛的舞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哪些动作好,哪些需要改进。这是激发学生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提出意见,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及时点拨,对一些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肯定学生提出的好的建议,给予鼓励。

6.剩余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找自己喜欢的一组学习,形成自己的特色舞蹈。这个环节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的开发,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增加自信心。

7.最后让全班学生一起舞蹈,从而给音乐课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三)音乐课的课后评价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了讲评,指出不足之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加以更多的鼓励,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使他们有较强的自豪感,达到育人的目的。

这种用舞蹈渗透到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形式使音乐课更富有挑战性。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发现更多的人才。在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学习音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康的体形和成熟的心智,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吴林华.舞动青春的翅膀——新课改环境下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11):26-27.

[2] 王毅.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1):71-76.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音乐课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小提琴
英国音乐课濒临“灭绝”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欣赏诗词之妙,感悟诗词之美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让国学点亮学生的生命
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