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7-04-18王娥青
王娥青
摘要:目的 研究和讨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对其疗效和肺部功能的具体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1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成A组(n=56)和B组(n=56),A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B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疗效和肺部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结果 A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6.42%,B组患儿护理后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2%,组间的总有效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体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得到改善,且A组患儿这三项肺部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支气管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儿的肺部呼吸功能,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支气管肺炎;肺功能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低龄儿童的常见感染性疾病,2岁左右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支气管肺炎又被称作小叶性肺炎,多在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较大时出现,它主要是由细菌和霉菌以及病毒、肺炎支原体等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会对患儿肺部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由于肺部炎症会导致呼吸膜增厚以及下呼吸道阻塞,影响患儿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会导致发热、咳嗽以及气促等常见临床症状[1-3]。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除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来改善其肺部功能,对治疗疗效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作为研究对象的112例患儿为我院儿科在2016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将其分成各56例的A组和B组。A组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3.70±0.82)岁;平均病程(3.23±0.72)d;轻度症状有31例,重度症状有25例。B组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3.73±0.81)岁;平均病程(3.22±0.71)d;轻度症状有32例,重度症状有24例。A组和B组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程、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
1.2方法 112例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对症治疗措施,B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进行病情观察和监测、吸氧和体温测量、健康宣教等。A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措施如下。①病房干预:保持患儿病房的整洁卫生,每天进行清洁和打扫,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将室内温度维持在舒适的范围,如25℃左右,将湿度维持在55%左右。为了让患儿能够保持开心的状态,可以将室内进行布置,可以摆放一些玩具和张贴儿童喜欢的图案。②病情监测: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其症状表现进行观察,看其是否出现呼吸急促、烦躁等症状,针对一系列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处理。需要随时的测量患儿体温,看是否有发烧、发热等症状,当患儿体温过高时要进行物理降温,让患儿多喝水。③呼吸护理:确保患儿呼吸道的畅通,为患儿调整舒适体位,为避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需要家长为患儿拍背,拍背的力度要适当[4,5]。针对分泌物较为黏稠的患儿需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在雾化前需进行口腔清理,把雾化药物注入雾化器,雾化量逐渐加大,观察患儿的反应,吸入时间在10 min,雾化2次/d。针对呼吸困难的患儿予以面罩吸氧,氧流量为3 L/min左右。④饮食护理:要确保患儿的饮食均衡,最好以流质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或生冷的食物,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⑤健康教育:告知家长患儿的相关情况,告知家长护理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让其能对患儿疾病更加了解和掌握。⑥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患儿进行沟通,疏导患儿的消极情绪,让患儿情绪能够更加的稳定,通过与患儿玩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增加与患儿的熟悉感,取得患儿的信任,让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
1.3疗效评价 痊愈:患儿护理治疗1w后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1w后患儿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无效:患儿肺炎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体温无变化或上升[5-7]。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FVC与FEV1、PEF评分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数据资料以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采用?字2检验法进行计数资料分析,治疗有效率以(%)表示,采用t检验法进行计量资料分析,肺部功能指标以(x±s)表示,(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和B组患儿肺部功能改善情况 A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FVC、FEV1、PEF评分分别为(3.36±0.52)、(3.01±0.40)和(5.92±0.42);B组患儿在干预后的三项评分为(2.45±0.48)、(2.42±0.55)和(3.86±0.50),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组和B组患儿疗效比较 A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痊愈例数有42例(75.00%),有效例数有12例(21.42%),无效例数为2例(3.57%),总有效例数为54例(96.42%);B组患儿痊愈例数30例(53.57%),有效例数为17例(30.35%),无效例数9例(16.07%),总有效例数47例(83.92%),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疾病的发展较快,主要的体征为呼吸加快、肺部湿啰音、口周和指发绀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急促以及恶心、咳嗽和呕吐等。支气管肺炎按病情按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划分為轻度肺炎和重症肺炎,当患儿发展为重症炎症时,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和呼吸循环系统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健康,对其生命也会有严重威胁[8]。在本文中,通过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病房干预、病情监测和心理干预及呼吸护理等一系列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部功能有所好转。A组患儿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患儿,且A组患儿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体积和最高呼气流速这三项肺部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肺部功能,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徐春华.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275-275,279.
[2]朱丽敏,陈明华.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2(11):313-314.
[3]师翠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治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8):24-25.
[4]吴建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64-65.
[5]梁美华.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5):983-984.
[6]戎艳鸣,楼建华,徐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2,27(29):55-57.
[7]黄秀莲.优质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27.
[8]庞丽敏,白凤芝,林春敏,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37(33):753-754.
编辑/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