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建立

2017-04-18姚铖

商情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姚铖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仅是学生的需求而且是教学的目的所在。本文从教学到实践涉及到各个环节加以分析,以得出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综合实践能力;校企合作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在大一学年中,因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该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此时需要开设相关理论知识课程,通过理论概述以带领学生进入到该专业领域之内,逐步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对教学计划进行部分调整,将以往大三才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如《数字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提前至大二上学期,让学生在未来的3年中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吸收、消化,通过学习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四学生而言,经过前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此阶段适宜开设《微电子工艺》、《电子产品工艺》等专业性更强的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便于毕业后的就业。

二、改进授课方式

电子专业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注重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力与想象力,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在新时期,可以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采用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以不断简化课程知识,将抽象化的知识尽可能的具体化,以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有主干课程专业课程中均按照“教与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均设置综合训练题目。综合训练穿插授课时进行,由教师提出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教师随时监督和检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培养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主宰者”与“领路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职业要求不断提升更需要教师结合请情况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培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其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交流会,互相交流经验。最后,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强化个人自学意识。

四、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做好课前预期,主动设计相应的实验并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通过运用互联网收集各类资料以制作符合学生需求的课件,在辅助多媒体设备提升课堂教学的氛围。此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宜采用开放式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一方面,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為后期的独占操作乃至就业打下基础。

五、注重实习实践环节

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课程设计、电子系统设计等实践课程以任务书形式进行,题目清晰、任务明确,教师不再进行具体指导,最终以竞赛形式进行考核。此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学习、毕业就业等形成了连续的教学实践链条,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接受不同的实践题目并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当中,同时学生在完成各自题目之后可以将之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既得到了实践又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节省了实践,而且在该种模式下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普遍较高。

六、强化校企合作

电子专业大学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贴近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培养适合各企业需求的人才。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学校要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以建立学生实训基地,便于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提升,进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例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给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已经与当地6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训基地,同时为便于学生到省外城市发展还与北上广等大城市企业建立了毕业生实训基地。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实习,及时弥补课程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毕业后可以通过实训中的表现被企业选中,进而解决了就业问题。

七、赛课结合教学模式

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而言,纯粹的理论知识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亦不符合社会与职业的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在培养此专业学生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技竞赛或技能比赛过程当中,如此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强化业余学习,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进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行业所需人才乃至专业人才。例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不断拓展学生的眼界以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感受到创新对于专业学习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到市内、省内、国内等各个层次的技术竞赛当中,如辽宁省电子设计竞赛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等,超过半数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后期学习积极性较高。

八、结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综合性人才,然而学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系统化建设的工程,需要学校综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创新教课方式、强化实践教学、联合企业共同培养等,以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保利勇,赵东风,丁洪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113-114

[2]邸志刚,贾春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及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3(7):59-60

[3]罗霞,罗阔,李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与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43-44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