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探析

2017-04-18张琳婕

商情 2017年6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

张琳婕

【摘要】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加强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发展格局

丝绸之路是我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的自今天西安起,经过甘肃、新疆直达中亚、西亚,连接到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和桥梁,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探讨

中国建立“一带一路”的构想对沿线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了亚非欧三个大洲65个国家,沿线还有29个城市在其覆盖范围之内,其核心国家的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41.3%,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6.9%,可以说是一条对世界影响巨大的经济发展带。

根据目前的世界分工格局和国际地缘关系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具体来讲,以三条主轴为发展线,并与沿线国家构成辐射区,从而形成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这三条主轴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至莫斯科的第一亚欧大陆桥,陇海线至兰新铁路至哈萨克斯坦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以及长江经济带至深圳、南宁、昆明、中印孟缅大通道的第三亚欧大铁路。

根据沿线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存在欧洲和东亚经济发展较快,中亚和西亚相对发展缓慢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发展合作差异。欧洲相对发达,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我国处在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东南亚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其制造业十分发达。针对这些不同的发展状况,区域内国家可以进行互补性合作发展。

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正在趋向城市化发展,陆路通道已经逐步成为了城镇经济发展的主体,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城镇化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很多中东及北非国家城镇化覆盖率已提升到60%,但部分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城镇化覆盖率依旧不足30%。这些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一个发展状况,也是区域间加强合作的基础状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际间一种新的经济共同体,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欧亚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为中亚经济一体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沿线各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从而最终推动他州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产业机构、资源要素、城市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彼此之间合作共赢是沿线国家的普遍愿望。而亚欧大陆桥海上和空中运输通道的打通,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都为经济一体化的愿景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一)优化欧亚国家发展新格局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就要优化沿线欧亚国家的发展格局,利用中国、俄罗斯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带动效应,形成三条空间发展抽,促进周边辐射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其国家优势。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作用,重新打造欧亚大陆在资源、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统一空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三大经济体,中国、俄罗斯和欧盟必须引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实现本国、本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扩大的同时,要与沿线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合作,打造一个紧密而辽阔的经济发展共同体,使区域内的各个国家都得到发展。区域内的成员国在发展中要发挥各自的国家优势,通过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和投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内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差异性、互补性明显,比较优势强,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因此,各个沿线国家应该按照各自国家的资源、技术特点及发展程度,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扩大各国人员和贸易往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亚、西亚国家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域内其他国家进行能源合作,转化能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提高自身资本吸引能力,与此同时,利用经济效益逐步完善国家产业体系和国家公共基础建设。同时,西亚各国由于自身生态环境影响,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巨大,还应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国家在农产品领域的深度合作,以弥补自身生态环境方面的劣势。

欧盟则应寻求资源合作,利用其技术科技优势,强化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缓解其区域内的能源限制。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在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存在能源短缺、市场限制、急需产业转型升级等短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广阔的投资市场和海外产品。

(三)建立交通经济带发展模式

在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可以打造交通经济带发展模式。以城市为节点,大陆桥为轴,实现空中快运、高铁突破、海上运输,最终海陆空齐头并进,连线成网,打造出横跨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

交通经济带以路上通道为主,以各个大城市带为载体进行交通带的建设。打造交通经济带必须持续改善公、铁交通体系,并逐步完善区域内能源管道、空中航线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互通网络。交通经济带的塑造,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国家的竞争合作关系,欧盟的泛欧亚铁路干线以及欧洲、亚洲运输走廊计划,将开启亚欧交通的大动脉,重构亚欧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结语

总之,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格局建设周期长、难度大,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经济带沿线国家间长期发展的战略构想,随着区域内经济体的发展变化不断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对沿线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激活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潜能,加强各国之间的互补合作,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董锁成,黄永斌,李泽红,石广义,毛琦梁,李俊,于会录.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资源科学,2014,12:2451-2458

[2]徐寧.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6,12:18

[3]哈丽努尔·哈兵.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41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
2016年《丝绸之路》文化版总目
新疆向西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中国“丝绸之路”迎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