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例谈

2017-04-18毛艳兰

学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小学数学

毛艳兰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能使教学由静态变动态、由抽象变具体,多媒体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流光溢彩,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06

一、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动手操作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就要联系生活中实际,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去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变形、闪烁、移动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接受知识。例如 ,在教授一年级认识“钟表”的知识时,我应用多媒体出示动态的钟面,问钟面上有什么? 学生说有数字、时针和分针,这时我让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闪烁起来后,继续启发:“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呢?”这时,我操作不同颜色的“针”,让学生清楚红色且较长的是分针,黑色且较短的是时针,并且告诉他们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时就是几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动手,分别拨出起床、上学、吃饭、睡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这样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初步接触钟表的一年级学生轻松认识了钟表,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打造了高效课堂。

二、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运用能力

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容是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其创新潜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形式活泼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上、下、前、后”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要求学生先整体观察主题图,然后一边观察一边用“上”或“下”描述图中货车、火车、轮船的相对位置。使学生一方面能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空间方位,另一方面又能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主题图进行观察和描述之后,学生又用“上、下”说说讲台上摆放的物品的位置关系,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学习用品,并且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三、利用多媒体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的事物或者资料录入以图片、声音、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教师通过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演示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将其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加法”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美丽的森林里,三只松鼠在四处活动,然后又“跳来”两只松鼠,问:现在一共有几只松鼠?学生齐声回答有5只,然后引导得出3加2等于5。在教学“减法”时,我同样运用多媒体演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1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问: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学生齐声回答有3只,然后引导得出4减1等于3。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小学数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极具意义。

四、利用多媒体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多媒体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需要教师明白的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并不能完代替其他的教学方式,教师也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甚至对多媒体产生依赖性,这样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多媒体,将这一教学手段和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8加几”的教学中, “凑十法”是本课的内容重点,因此,我将这种计算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有效融合,利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两个圆圈,左边的圈里有8个三角形,右边的圆圈里有5个三角形,问:一共有几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从右边的圆圈里拿出2个三角形移到左边的圆圈里去,使得左边的圆圈里刚好凑够十个三角形,引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再用专用术语进行讲解,告诉大家和课程内容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奥秘。以这样的教法,把学生们陌生的知识用熟悉的事物演示出来,降低他們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使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大屏幕上先出现小棒,两捆(每捆10“根”)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多媒体出现画面 :先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凑成13“根”,然后去掉八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老师边演示边说,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个位不够“减”的时候要向前一位借一。在一系列的动态演示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反复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是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期动静结合,试听兼备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们要认清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特点,要科学使用,灵活安排,不能本末倒置,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它恰如其分地为教学服务,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燕.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应用例谈[J].文理导航,2010(19):77.

[2] 李艳华.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113-114.

猜你喜欢

运用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