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标下高中学生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7-04-18林汉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新课标培养策略

林汉新

【摘要】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成为教学过程的重心.本文将以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象征,传统的题海战术只能提高学生的做题数量,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大帮助,而新课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举一反三,才能事倍功半.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在高中学习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学生的数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其理、化、生等科目的学习,同时,数学也是高中教学过程中最有难度的科目,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公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畏惧.而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教师教学时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选取风趣幽默的方式进行,不但在课堂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受到兴趣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sin,cos,tan在四个象限中的正负号是学习中的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知道在各个象限中的对边、斜边和邻边的正负号以及sin=对边/斜边,cos=邻边/斜边,tan=对边/邻边.这些公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复杂的,教师可以利用“全是天才”的顺口溜帮助学生教学,其中“全”代表sin,cos,tan三者在第一象限全部为正,“是”代表在第二象限只有sin为正,“天”代表在第三象限只有tan为正,“才”代表在第四象限只有cos为正.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

二、“变式教学”显神通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仅仅通过学生对公式的死记硬背达不到教学目的,也不会在解题过程中熟练地运用公式,这就导致学生出现“会背公式不会做题”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逐渐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更别提创新.所以,教师要利用“变式教学”,将数学公式、定理、概念及课后例题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变式,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其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进行创新学习.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要点的理解与应用,也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转变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灵活的应变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基本不等式”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但很多学生在面多复杂的题目时可能会由于紧张而忘记,所以教师要从课后习题出发,通过对简单习题的变形从而让学生熟练掌握不等式的使用条件.教师可设计三个变式练习的解答,原题:已知x>0,求y=x+1x的最小值.变式1:x∈R,函数y=x+1x有最小值吗?为什么?变式2:已知x<0,求y=x+1x的最值.变式3:x>3,函数y=x+1x的最小值为2吗?这种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在不断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三、小组学习很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小组学习正是响应了新课改对于学生合作求共赢的号召,学生在小组之间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交换思想;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再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学习,丰富自我.

例如,在圆锥曲线的学习过程中,已知抛物线G方程为y=4x2,在x轴上有一动点Q,過点Q做一条直线l与曲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OA,OB,其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OA垂直于OB,求直线l的方程以及A,B两点的坐标.不同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思路,有学生会想要先将直线l的方程设为y=kx+b,由于直线l和抛物线相交,则可将y=kx+b和y=4x2连立,从而可将A,B两点的坐标用k和b的关系式表示出来,再根据坐标表示出OA和OB的斜率k1,k2,由已知条件OA和OB垂直可知k1×k2=-1,进行求解.而有的学生会先根据抛物线的方程表示出A,B两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确定线段AB的中点E,连接OE,已知OA垂直于OB,则三角形OAB为直角三角形,AB为斜边,则OE为斜边上的中线,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根据此法求得A,B两点的坐标,从而求得直线的方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名学生的思路都可以得到创新和完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水平.在素质教育化的今天,创新能力比死记的知识更重要.除了本文所提到的,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教师敢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明清.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2).

[2]邓汉家.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3]刘爱金.探析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价值工程,2011(03).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新课标培养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