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对物流国际化的影响及人才需求分析研究

2017-04-18宋爱华

价值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物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物流规模越来越大,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人才短缺的制约。通过详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及取得的成效,“一带一路”建设对物流国际化的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对物流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期望社会各界重视物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ly promo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s logistics is increasing,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cale is increasingly large,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while also facing restricted international talent shortage.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promotion and the achievements, the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ogistics, and the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alent, hope that all sectors of the society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talents.

关键词:“一带一路”;物流国际化;国际化人才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international logistics;international talents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254-02

0 引言

“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以来,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我国物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物流规模越来越大,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各类国际化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也指出,“人才因素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关键”[1]。“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层推进,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1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及取得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步入全面推进阶段。

2015年,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我国企业对相关国家直接投资148.2亿美元,相关国家对华投资8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23.8%。2016年1-4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49.1亿美元,同比增长32%;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401个,新签合同额311.2億美元,同比增长58.9%,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3%。上海电气集团以26.36亿美元承揽的埃及汉纳维燃煤电站项目,是前4个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标的最大承包工程项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等建设取得了相当积极高效的进展,使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推动我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与相关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与相关国家的自贸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顺利完成。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土耳其东西高铁、缅甸皎漂经济特区等重点项目得到务实推进。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等平台,组织举办了一系列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商机。此外,中国还为相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他们改善民生,增强了“一带一路”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现在我们已经和30多个国家签了合作协议,和20多个国家开展了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了70多个工业园区。通过这些建设,我们为“一带一路”国家创造了就业,给它们提供了基建改善的机会,也给它们提供了工业化机会,同时在这些国家生产的很多产品也有机会再回销到中国市场上来。中国的企业到那些国家去促进产业链的发展,也使得沿线的国家有机会能够融入到新的全球供应链当中来,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发展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能合作、经贸往来等领域呈现出旺盛的需求,与我国投资合作势头良好。中国会和“一带一路”国家从多个层次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2 “一带一路”建设对物流国际化的影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新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在国际物流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越来越广阔,有利于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国际物流成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的桥梁纽带,大力发展国际物流,是促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重要载体[2]。

我国是物流大国,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货运量、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递业务量、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等均居世界第一。我国虽是物流大国但不是物流强国。

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虽然占比出现下降,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美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8.5%,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而且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金砖国家相比也偏高,例如印度为13%,巴西为11.6%。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对中国的制造商而言,物流成本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单位GDP消耗物流资源很高、物流效率较低[3]。

“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发展,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挑战来自国际市场,长期以来,我国疏于对全球化物流战略通道的建设,国际物流统筹规划不够,国际物流口岸基础设施不配套,国际物流管理体制不顺,国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比较低[2],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比较少,国际竞争力薄弱[4,5]。这挑战更来自国内市场,我国物流市场发展整体尚不成熟,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物流发展局限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滞后;中国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发展不平衡。我国物流业发展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称,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和构建。所以,“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物流业大调整、大发展[3]。

“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是“五通”,其中,基础设施联通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主要是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也是物流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能顺利对接。基础设施联通是贸易畅通的保证,尽管沿线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差异较大,但应遵循相同的贸易规则,减少各种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国际物流是重要支撑,这就需要国际物流枢纽、节点很好地规划布局和建设,物流通关便捷顺畅,物流信息实时共享,物流设备、物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能顺利通关、转轨转车,实施高效率的物流作业。所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物流布局、物流模式、物流运作、物流技术、物流标准、物流管理上,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站在国际物流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构建良好的国际物流系统,执行科学的国际物流管理,使得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互为依存,联动发展。

3 “一带一路”建设对物流国际化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对物流产生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国内物流国际化,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协同的国际物流体系;无论是国际物流系统的设计与构建,还是国际物流的运行和管理,抑或是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6],都需要国际化的人才。

从物流层面来说,首先是高端的战略型人才,如物流系统规划人才、物流方案设计人才、物流战略制定人才;其次是运作管理型人才如中高端的物流管理人才;最后是技能娴熟型作业人才如系统开发、使用和维护人才、物流设备操作人才、物流作业人才、报关报检人才等。

目前物流战略型人才和中高端管理人才比较紧缺,物流专业人才在我国是被列为紧缺型人才,尽管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都有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走上社会,但是这些毕业生还没有成为物流专业人才,离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形成了基层操作人员供过于求和中高端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通晓国内物流还要通晓国际物流,不仅要通晓国际物流还要知晓国际贸易,除了要具备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政治、宗教、文化以及經济、贸易、物流法律法规,能够进行“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官方语言交流,掌握一定的国际经济和国际会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礼仪,才能在国际物流中游刃有余。

“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凸显出这样的问题,物流国际化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物流国际化人才更为紧缺,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7]。所以,物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已经成为当下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应该深入开展物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并加以实践应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一带一路”建设,人才是关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应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国际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应重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了解各国政治、经济、法律和人文礼仪,具有国际视野,能对国际物流进行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熟练进行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国际化人才。所以,高等院校应该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4-9.

[2]包刚,赵光辉. “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J].物流技术,2015(11):20-22.

[3]宋爱华.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构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5):36-37.

[4]谢泗薪,帅世耀. “一带一路”战略架构下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物流,2016(1):44-47.

[5]杨长春,王文娟,宋琳.中国物流业“走出去”形状及未来路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6(6):52-57.

[6]邵光.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J].商业经济,2016(6):90-92.

[7]辛越优,倪好.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4):79-83.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