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湿类疾病认知情况临床探讨

2017-04-18宁晶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8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

宁晶娜

【摘要】 目的 研究风湿类疾病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对风湿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100例风湿类疾病患者及100例风湿类疾病诊治相关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及医务人员对于风湿类疾病的认识。结果 患者中有73%的回答为残疾或预后不良;医务人员中也有61%的回答为残疾/预后不良。患者中有63%认为热敷可以减轻病症, 有50%认为休息可以减轻病症, 有35%认为运动可以减轻病症;医务人员100%认为懂医学知识可以减轻病症, 有45%认为热敷可以减轻病症, 有33%认为休息可以减轻病症。患者中有69%认为寒冷可以加重病症;医务人员中有70%认为劳累可以加重病症。患者中认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最佳医治方案的均占57%;医务人员中认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最佳医治方案的均占61%。结论 风湿类疾病患者应加强对于风湿类疾病的相关认知, 医务人员也应加强相关业务技能, 以便提高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风湿类疾病;心身治疗;医务人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8.053

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风湿类疾病属于心身疾病中的一种[1-3]。心身疾病是一种与社会心理等因素有重要关系, 在病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心理等因素均有关系, 但主要表现在身体的病症或者器官的损伤等, 存在非身体性的障碍[4-10]。本文选取本院2013~2016年100例风湿类疾病患者及100例风湿类疾病诊治相关的医务人员,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及医务人员对于风湿类疾病的认识,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2016年100例风湿类疾病患者及100例风湿类疾病诊治相关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女56例, 男44例, 年龄26~69岁, 平均年龄(52.3±5.5)岁, 有45例患者患有风湿性关节炎, 有25例患者患有骨关节病, 有5例患者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有2例患者患有结节性红斑病, 有13例患有骨质疏松病, 有5例患者患有干燥综合症, 有5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医务人员中有女70例, 男30例, 有50例医务人员在内科, 有20例医务人员在外科, 有16例医务人员在中医科, 有8例医务人员在后勤科, 有6例在办公室。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 如严重肾衰竭等;②患者年龄过大, >80歲;③患者患有精神类的疾病, 不能配合实验实行;④患者病症严重, 无法沟通;⑤患者患有严重的肿瘤的情况;⑥患者不同意进行实验。

1. 2 方法 向患者和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询问关于提到风湿类疾病会想到什么, 在常规的医治外, 能够减轻病症的因素以及加重病症的因素, 以及什么样的医治方法更好等问题。

2 结果

2. 1 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提到风湿类疾病会想到是什么的回答情况 患者中有73%的回答为残疾或预后不良;医务人员中也有61%的回答为残疾/预后不良。见表1。

2. 2 患者及医务人员对减轻病症的因素的回答情况 患者中有63%认为热敷可以减轻病症, 有50%认为休息可以减轻病症, 有35%认为运动可以减轻病症;医务人员100%认为懂医学知识可以减轻病症, 有45%认为热敷可以减轻病症, 有33%认为休息可以减轻病症。见表2。

2. 3 患者及医务人员对加重病症的因素的回答情况 患者中有69%认为寒冷可以加重病症;医务人员中有70%认为劳累可以加重病症。见表3。

2. 4 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最佳医治方案的回答情况 患者中认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最佳医治方案的均占57%;医务人员中认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最佳医治方案的均占61%。见表4。

3 讨论

风湿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医治所用的时间也很长, 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11-13]。在调查问卷的第一个问题上, 患者认为风湿性疾病很容易出现残疾而且通常预后不佳[14]。其实, 在医治风湿性疾病时, 只要诊断及时, 坚持医治, 出现残疾的情况并不多, 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15]。患者应当对病情有一个正当的认知, 对病情的治愈产生信心, 有充足的耐心医治。另外, 患者对风湿性疾病有一个疼痛的认知, 因此在医治时注意缓解患者的疼痛, 加强患者对治愈的信心。在风湿性疾病中, 药物医治只是一方面, 很多方面的医治需要患者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的态度, 积极参加医院举行的心理健康的讲座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纠正不良的行为, 多做运动, 三餐适宜, 学习一些关于风湿性疾病的医学知识。在求医时, 要选择有信誉的医院就医, 不要相信一些虚假的广告, 耽误了医治的最好的时机。在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中, 患者和医务人员均认为使用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医治更好, 在医治中要听从医嘱, 耐心医治, 充分调动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患者能够获得健康。

总之, 风湿类疾病患者应加强对于风湿类疾病的相关认知, 医务人员也应加强相关业务技能, 以便提高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进.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病例对照研究. 山东大学, 2014.

[2] 刘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 20(s1):44.

[3] 田君. 中医综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评估及报道.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6, 22(s2):43-44.

[4] 郑红梅, 邓紫玉. 综合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32(4):423-425.

[5] 肖雪霞, 李广星.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不依从行为原因的质性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9):55-56.

[6] 陈实.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0):507-508.

[7] 陈淑萍. 浅谈心身疾病的中医心理疗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2):375-376.

[8] 柳红良, 张慧, 原晨, 等. 刚柔辨证诊治心身疾病. 吉林中医药, 2014, 34(10):1035-1037.

[9] 陈胜良. 消化心身疾病常见临床表现的分类及处置对策. 中华消化杂志, 2015(9):579-582.

[10] 徐治. 老年人呼吸系统心身疾病的诊治进展. 实用老年医学, 2016(9):717-720.

[11] 王颖, 郑炜, 张继胜, 等. 双膦酸盐在风湿类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 5(2):58-62.

[12] 王彭, 云雪林. 基于频数分析的苗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方药规律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2):113-115.

[13] 陈乐锋, 马剑达, 韦秀宁, 等. 托珠单抗联合治疗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及心理状态的疗效观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5, 19(2):115-118.

[14] 张雅双. 浅析23例类风湿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4(7):4045.

[15] 林艳, 李志军, 马玲, 等. 益赛普治疗20例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观察.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8):1348-1350.

[收稿日期:2016-12-27]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
赣州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抗疫医务人员可享受带薪休假
医务人员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问题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