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微活动”,引领高中历史新风尚

2017-04-18姜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创新

姜雪

[摘 要]“微活动”是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支付等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文章尝试以“微活动”探索通过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微活动 创新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3

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等,可以说,我们处于一个“无微不至”的新时代。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微课、微评价、微作文、微考试等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种形势下,笔者设计了“微论坛”“微讲坛”“微报告”三个从“微”入手的教学活动,希望以“微活动”激活高中历史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历史素养的提升。

一、“微论坛”,话题情境促讨论

法國著名思想家雷蒙·阿隆在谈及“历史”时这样说道:“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在历史教材作用下发生的现在与过去的精彩对话,是师生、生生互动。一言以蔽之,它绝非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对话。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对话的过程中,亲近历史,表达自己真实的历史观点,提升对历史的认识水平。为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由大化小,创设了以对话为核心的“微论坛”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将教学重难点改编为讨论活动的主题,开设“微论坛”。在论坛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各个小组就论坛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历史科代表的主持及老师的引导下,就其他小组的观点展开班级讨论。比如在教学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顺乎世界之潮流”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开设“微论坛”,提出“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思想”这样的辩题。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引导各个小组在学习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及维新派主张的基础上,结合洋务派变法主张,就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思想的原因展开讨论。在这个活动中,各个小组依次呈现了自己的观点,小组之间有补充也有争论。这样的“微活动”引发了学生参与对话的学习热情,这对于激活我们的历史课堂有一定作用。

二、“微讲坛”,展示平台扬个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历史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发展他们的个性。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尝试利用课前三分钟或是课堂收尾阶段,开设以展示学习成果为核心的“微讲坛”活动。比如在教学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百家争鸣”这个内容后,笔者为学生带来了精彩视频片段——《百家讲坛》栏目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实话孔子》。视频中,易中天老师侃侃而谈,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之首孔子的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的态度。在这个视频片断播完后,笔者也模仿《百家讲坛》来开展班级的“微讲坛”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以“百家争鸣”为主题,自找切入点,用1~3分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结果有的学生谈了自己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看法,有的学生则对儒家思想展开论述,有的学生主讲墨家思想……课堂学习氛围活跃。

三、“微报告”,小组合作展才能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力的有效途径。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微报告”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任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将活动成果整理成一份“小报告”,派小组代表(1~2人)上台做汇报。比如在教学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中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这个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从相同点、世界本原、认识论、哲学范畴几点展开比较探究,将学习成果写成“小报告”并上台做汇报。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讨论积极,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以新的文化交流方式创新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相信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好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 参 考 文 献 ]

赵素芝.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 [J]. 新课程导学,2016 (7).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创新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