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7-04-18范晓梅吴荣海夏从龙黄和飞
范晓梅+吴荣海+夏从龙+黄和飞
【摘 要】文章在对大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申报与评审、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考核与质量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把课程评审关,对课程实行滚动管理,加强课程质量监控以及加强优秀课程的引领与示范等四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建设 管理 问题 优化策略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当前高校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面向各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类课程。为了适应学分制改革,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大理大学自2010年起,大力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经过建设,大理大学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从2009年的90多门,增加到2016年的964门,成为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政策的鼓励下,教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使大理大学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数量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翻了近10倍,而且种类丰富,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为人文社科、理工、医学、体育与艺术等四大类课程群,能较好地满足各学科专业学生的选课需求。但是从课程的质量及开设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申报门槛低,评审不严格
为了解决学校因扩招、实施学分制后引起的选修课程数量不足的困难,也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的特长与智慧,学校规定,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均可以申报通识教育选修课。较低的门槛使全校无论二级学院的专任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几乎都能具备申报资格。不少教师或从增加本人教学工作量出发,或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或是基于通识教育选修课与专业类课程区别的粗浅认识而申报课程[1]。学校每年的申报课程数均在160门左右。在评审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工作量比较大且课程缺乏统一标准,另一方面申报课程门类过于冗杂,不少知识连评审专家也不甚了解,不好做出判定,因此评审通过率极高,几乎只要申报课程不出现反科学、反人类的内容,均能获得通过。
(二)课程目标不明确,内容不系统
不少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的宗旨与目的不够明确,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不紧密。例如一些课程内容过于粗浅,信息量小,仅限于概述、漫谈类;一些课程专业性过强,似选取自专业课的部分内容,不够通识,授课对象狭窄;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区别不大,同一个教师申报的多门课程的相似度较高;课程申报及开设基本是教师“单打独斗”,缺乏高水平团队支撑;部分课程名称不够规范,有的像科研课题,有的像论文标题,有的课程名称过大,有的则过于狭窄等;课程开设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安排,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和稳定性,课程库中多年不开设的课程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由于导师对学生选课指导不足,导致学生选课盲目性较大,往往倾向于选择学分高的、内容浅显的、娱乐性强的、考核易通过的课程,混学分、凑学分的情况比较突出。在如此情况下,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来拓展学生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很难达到[2]。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通识教育选修课往往教学班容量较大,有的班级人数多达200多人,学生名单由学生自主选课产生,一般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行政班的学生组成,任课教师点一次名占用时间过多,因此很难确保学生的出勤率。且由于班额过大,教师一般很少布置课后作业或进行小测试,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有时仅用一次大作业或小论文进行判定,成绩合格率极高。另一方面,学校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监控与评价不足。由于大理大学实行“三学期制”,通识教育选修课集中于每学年五个周的短学期开设,两个校区的开课门数高达300多门、500多门次。因此,教研室、校属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校教学督导等三级监控部门的听评课无法覆盖全部课程,教务处虽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网络评教,但评价结果往往没有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教师本人。质量监控的无力使一些教师在思想上比较懈怠,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致使课程质量缺乏可靠保障,从而难以打造出高品质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二、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大理大学采取了以下多项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严把课程评审关,确保新增课程质量
大理大学目前对申报的通识选修课程采取“四级审核制”,即由教研室、校属学院分别对申报课程进行初审及推荐;报教务处进行形式审查;评审专家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组评审;学校教学委员会进行会议评审。每个环节均有课程被淘汰。其中,评审专家组由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学督导、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的负责人构成,每门课程确保有三位专家进行独立评审。专家之间相互“屏蔽”,互不干扰。专家评审结果由教务处汇总后提交学校教学委员会进行投票。经过层层把关,累计约三分之一的申报课程被淘汰。
(二)实行课程滚动管理,对课程库进行“减肥瘦身”
2014年上半年,大理大学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累计已达1149门,其中许多课程因课程负责人退休、调离或连续多年未开课,早已失去存在的意义。教务处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目录内所有课程近5年的开课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将连续5年不开课或连续3年选课学生数低于30人的课程,以及课程负责人或课程管理学院提出永久取消开设的课程等共计388门从课程目录中删除。经过清理,当年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降至761门,在确保课程资源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使课程库得到精简。
(三)以成绩评定为突破口,加强课程质量监控
针对部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单一,成绩评定不规范等情况,不定期开展成绩评定方式的检查。程序为先由课程负责人根据“通识教育选修课成绩评定方式检查表”进行自查,再由开课学院(部门)对课程负责人自查情况进行审核、检查,最后教务处在课程负责人自查、开课学院检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抽查。抽查则采取调阅原始资料、与学生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开设情况。教务处还将最终的检查结果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示。此举使教师更多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改变了随意评定学生成绩的情况,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表彰奖励或立项建设,加强优秀课程的引领与示范
为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学校还采取了课程评优、教师评优、示范课程立项建设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课程质量,创出学校特色。学校对长期以来开设状况好、开设效果佳的48门课程进行了表彰奖励;将教育思想、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學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表现突出的20门课程作为“大理大学通识教育示范课程”进行立项建设。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通识教育选修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鼓励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中,激发了一批学术造诣深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积极参与到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波.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04):58-61.
[2]钟英.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策略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