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认同论纲

2017-04-18尹岩

江汉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个体化现代性

摘要:个体是现代社会个体化时代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方式,个体认同是个人对这一存在方式的接受和认可。个体认同实现于工作、消费、社会交往等生活活动中,身体是重要的载体;个体认同与个体生活和自我认同具有统一性,更是在社会认同、社会共识和社会信任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性赋予了个体认同最深刻的本质和特性,构建了个体认同的一般机制。个体认同是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历史挑战,社会启蒙是中国社会完成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个体化;个体认同;社会认同;现代性;社会启蒙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个体认同的一般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BZX104)

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1-0095-08

现代化的个体化运动把个体认同变成了现代社会个人生活的首要问题和现代性的基本问题。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连同其遭遇到的各种困境大多都与个体认同相关。不能把个体认同作为自觉的使命去完成,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建制、精神建设就无法深入发展,个人也难以安身立命。对个体认同这一全新的认同形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既是中国社会提高个体认同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尤其对促进中国社会个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特别意义。

一、个体化时代个体的确立和认同

个体化是把所有个人变成独立生存主体的社会运动,其要旨不是强调个人的独特性或个性发展,而是确立个人合法的主体地位与性质,从而形成以个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基本结构、运行机制以及整合方式。个体化“把人的‘身份从‘既定的东西转变成一项‘责任,要求行动者承担执行这项任务的责任,并对其行为的结果(包括副作用)负责”①,其真正意义在于确立新的社会关系样式——个人与他者(指他人、群体、社会,下同)之间互为主客体关系,即构建个人的两重本质的同一性:为自己负责,同时为他人、社会负责,并且以为他人和社会负责获得自主生活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个体化事件中的主角——个体,并非单个的人或自由的个人,而是具有独立存在意义和自主人格特征,在社会关系中享有主体地位和权利与责任的个人。

现代社会具有个体化的性质和特征。在现代社会,“物的依赖关系”,即以商品交换形式表现出来的普遍的劳动关系,使人对共同体的依附关系变得不必要,“作为孤立个人的人便只有依靠自己了”②。作为实现个人自主生活的一种社会机制,即个人通过普遍的交换关系在社会中获得独立和自主的机制,个体化运动使个人获得合法的自主性,获得过“可能性生活”的权利。对个人而言,个体是他最重要的社会规定性,也是社会评价他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如若不能成为个体,个人无法过有尊严的生活。在现代性的反思背景下,个体必然成为个人主动或者必须追求的目标。而现代社会为了实现个体化,在关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制度中,都会体现对于个体权利直接或间接的肯定和保障的原则或目标。贝克指出了这一点:“现代社会的核心制度,包括基本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以及维系这些权利所需要的有薪工作、培训和流动,是为个体而非群体配备的。”③ 但是在现实中个人能否真正成为个体,取决于个体认同的状况。

个体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使自己成为个体从而发展个性的过程。从个体的本质以及认同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④。个体认同蕴含着一个人以现代人特有的本质和形式生存的丰富意义:首先,个体认同表达个人对个体这一社会规定的赞同、确认和归属,它既是个体发挥主体性的自我反思、自我体认,也是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朝向个体的自我归类。其次,个体认同关联着个人自我的形成、走向和整体构架。认同的心理学意义之一是“认识与情感相一致”,“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⑤。个体认同是个人把外在于自己的个体的规定性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属性,一方面形成个体自我,在自我意识中加进这一内容,另一方面以个体的方式形成自我,参与个人自我的认知、定位和实现。当一个人确认成为个体时,他愿意并会以这种全新的自我看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及动机进行反思和自律,形成其尊严感和道德伦理方位感。再次,个体认同培育和发展个人的个体性人格。认同的另一个心理学意义“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⑥。个体自我一旦形成,就会对象化、外化为个体性人格,并在对象性活动、社会生活中贯彻主体原则、发挥主体性,体现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最后,个体认同确立起對于民族—国家意义上的社会归属和归属感。认同的社会心理学意义是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在感情和经验上互相同化,彼此产生内在的默契,获得一种对于某个群体的归属及归属感。个体认同确立的归属及归属感不再指向血缘、地缘或职缘等共同体,而是指向对整体社会关系控制和管理的权威——民族—国家。在现代性条件下,个体认同只有依靠民族—国家提供的确定性和庇护,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价值体系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并产生信任感,才能真正实现。也就是说,个体认同以个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为基础,其实现也将同时体现为个人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

个体认同本质上是现代社会个人对其存在的社会规定性的接受和认可,是以个体的需要、规定性和现实能力等本质力量为尺度,以个体的生活状况为客体,以现代性为背景,对其生活、人生价值的肯定性评价。个体认同的实现是个人生存与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相契合的精神表征,代表着个人对自身与社会的双重承诺。个体认同既是个人独立人格形成和维系的机制,也是个人与社会互构的中介与内在力量,关系到个人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于个人融入社会生活、维护本体性安全、防止本体性焦虑以及建立生活和道德的方向感等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它是个人在现代社会幸福生活、实现自身价值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个体认同中的工作、消费、社会交往和身体

个体化的社会环境下,个体认同的实质性过程发生在个人以个体为目标的自我创造中,真正实现于以个体身份展开、以身体为载体或目的的工作、消费和社会交往等生存活动中。

工作因其在个人生活中的强制性、中心地位和社会性而成为个体认同的最深刻基础和最重要形式。工作即个人为获得货币发挥劳动能力,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专门类别的、承载特定劳动角色的生产活动。依托结构化的社会生产分工体系确立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以及通过市场实现的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不仅形成了一个“物质需要体系”,而且把劳动力变成了商品,把通过市场获得物质生活条件变成了个体的生存方式。这使工作成为个体认同实现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对于个体的规定必然是使之依靠劳动力的商品化来支撑其生活,社会所确立的公平原则必然是个体以尽工作这种义务来获取各种社会权利。在这种社会价值体系中,普遍的商品交换把货币变成了通行的社会权力,个人受到货币这种抽象力量的统治,不工作就没有货币,没有货币经济便不能独立,从而无法展开社会生活,也无法进入到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体化;其次,在“物质需要体系”中,工作把个体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个体在工作中获得社会地位、权力、角色以及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且接受工作这一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的评价,从中获得与劳动类别、社会价值次序以及业绩相对应的社会认同;最后,工作有着确定的对象、交往界限、行为方式、职业标准、角色期待和社会评价,是现代社会最有社会符号意义的个体活动,它赋予个体独特的社会存在感和丰富而深沉的生命内容以及现实形式,做什么样的工作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生活基础和人生样式与体验。

消费是个体认同的基本形式。消费是人生产自身的对象性活动,既生产人的身体,也生产人的社会关系和精神品质,人在消费中直观生命,也在消费中获得社会标识,因此,消费从来都具有认同价值。消费的认同价值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方面,消费成为一种比工作更能体现自主性的主体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⑦;另一方面资本的逻辑和活力与市场的效率导致了消费的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使消费变成了意义更加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意义系统。消费不仅关联着个体能否活着,而且关联着他怎样活着以及活得怎么样。在个人生活史中,消费先于生产,这不仅是说消费在人一出生就开始了,更是说,消费生产出的人的身体、社会性和精神品质日后成为生产的主体性要素。对个人而言,消费比生产具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自主性,更能体现个人的本质及力量、内在尺度以及生活的意义。一定质量、种类及数量的、与生命契合的、充满社会信任的消费活动能够使人安身立命、生活幸福和享有人之为人的尊严。这必然导致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表现为对消费的追求,对于自我的把握表现为对消费生活的定位,最终使消费活动成为人反思自我的最丰富的原材料。消费与自我以及自我实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乎逻辑地使之成为个体认同的基本方式。

社会交往对个体认同具有决定性作用。个体是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要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角色,因而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具有现实意义。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交流和交换关系。普遍的社会交往是个体存在的基本形式,深入到个体生活的全部内容中。“物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和“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⑧。随着普遍的物质交换关系的确立,个体与他者在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发生主体间的关系,即个体在以自己为主体以他者为客体的同时,也把他者当作主体,形成全面的主体间的交往。现代社会依托高度分化、功能专一、地位不一、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社会组织形成基本社会结构,个体既是公民,也是组织的成员。也就是说,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工作和消费,也在社会交往中满足诸多需要、创造社会本质和实现各种社会权利。因此,个体所从事的社会交往活动,既包含个体实现、确证自己身份的内容和意向,也体现他者对于这一内容和意向的回应。这就使得社会交往在个体认同实现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个体认同最终要指向身体这一形式。身体与意识本是个人生命体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但历史上常常割裂两者的关系,而且以神或理性的名义漠视或蔑视、否定身体,这实质上是社会对个人的独立地位与权利的否定。个人获得解放的历史是身体摆脱神学、理性压制的历史。当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赋予意识以人脑这种物质基础,提出满足吃穿住行等需要的活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时候,“身体和历史第一次形成了政治经济关系”⑨。身体作为个人生命的实存形式、本质力量的源泉和基础以及感受器,既是个体满足需要的工具,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个体要以来自身体的情感、需求以及能力面对世界,要以身体接受社会的规训和各种作用力,个体的尺度中必然包含身体的尺度,如个体对其身体的所用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体现在身体上的丰衣足食、愉悦幸福、舒适自由、健康长寿、免于辛劳疾苦困顿等权利。因此,个体认同不能缺少身体的维度和意义,这不仅表现为以工作、消费和社会交往为形式的个体认同中身体的本体意义,而且表现在身体自身也足以成为个体认同的独立形式。

工作、消費、社会交往、身体是个体认同的独立形式,但是彼此相互作用,不仅相互促进、互相成全,而且也存在着对立与矛盾的趋向。它们之间这种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既可以促进、成就个体认同,也可以阻碍、解构个体认同。因此,它们能否协调一致地为个体认同服务,成为实现个体认同的关键所在。

三、个体认同与个体生活、自我认同的一致性

个体这一存在方式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社会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历史变革中包括个体生活的确立、自我认同新质的形成。个体与个体生活的互致、个体与自我认同的共通使个体认同与个体生活、自我认同保持了协调一致的关系。

个人成为个体是人类历史上个人存在方式的伟大变革,表现为个人首次以独立主体的身份生活。在个体产生之前,个人只是社会系统的结构性要素、社会群体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本位意义仅在于他对于社会的价值,个人生活以各种社会群体的结构规定性、需要、目的和目标为标准,不包含以自己为主体尺度的价值选择、生活意义和存在方式。个体形成之后,个人生活不再受其所在群体的主体性支配而由个体的主体性支配,社会成为个人存在的环境和背景,为个人生活提供资源和秩序,个人则有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规划、设计和能力与外界建立对象性关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权利,并为此承担责任。尽管个人作为个体仍然依赖社会、具有社会的属性,但他绝不接受他人的强制和摆布,即使被奴役,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这种被赋予了主体性质的个人生活就是个体生活。

个体生活本质上是个体以自己为尺度的对象性活动所构建的“属己世界”,由个体、个体活动指向的对象以及个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构成。在个体生活世界,个体是核心和动力,财产是基础,能力是资本,身体是关键,个人是目的,生活观念是灵魂,尊严和幸福是根本。个体生活不仅有稳定的结构、确定的内容及特定的逻辑,而且所有的要素、活动都具有“为我”的性质。这个世界以个体满足各种生存需要为目的和核心,以知识、思想、素质、意志、技能等为力量,以法律为界限,按照社会的体制、制度、规范获得社会资源和生活保障,根据市场原则与他人建立劳动关系、交换劳动产品、服务和资源,求得幸福、安康和个性的丰富与发展。个体生活既是个体的存在形式,也是个体的创造物,两者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直接同一性。基于个体在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性,个体生活的性质和状况以及个人自我创造的价值,更主要地取决于个体的本质力量及其活动的性质、类型和社会性。个体创造了个体生活,个体生活成就了个体,没有个体就没有个体生活,没有个体生活也就没有个体。

个体与个体生活的互致关系凸显了个体认同对于个体生活的特别重要性,也把个体认同建立在了个体生活的基础之上。“采取一种认同,让它成为我的,就是让认同去构造我的生活方式。”⑩ 个体认同不仅是个体生活的逻辑起点,也是个体生活的目的。个体认同主导了个体生活的状况,个体生活则决定了个体认同的现实程度。个体作为生存论意义上的个人主体,不仅以他以外的事物为客体,与社会、他人互为主客体,而且也与他的本质、需要和意识等现实结构、规定性以及他的思想和行为构成主客关系,发挥主体作用。个体是社会的规定性,但在始源上是个人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的成果。个体的意义在于使个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实现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个体是进入到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关系中的个人的存在形式,个人不仅是个体的实体性载体,个人的实体性性状和需要更是个体作用于客体、发挥主体性的基础、根据、目的和限度。

个人和个体的这一关系把个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认同是个人认同的一种内容和形式,即指“个体(即个人——笔者注)体认我是什么、我是谁的过程”11。这是个人以自己为实体对其性状的认同。个体认同与自我认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个体认同不仅是自我认同的有机内容,而且是自我认同的核心,深刻地影响、主导着自我认同的建构与性质。自我认同也参与到个体认同中,是个体认同的基础和资源。个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相互作用也具有两重性:个体认同可以提高自我认同境界,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也可能使个人与他者的矛盾更加凸显,产生自我同一性困境;自我认同可以推动个体认同的实现,但在与社会认同冲突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个体认同危机的发生。

四、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社会共识和社会信任的统一性

个体是由现代社会结构建构出来、在与他者的交互作用中生成的主体性存在,因此个体化就是个人的社会化。个体是现代社会结构体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不仅有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可以预见的互动模式、行为规范,而且享有确定的权利和责任,包含着现代社会对于个人的期待。个体认同作为个人对这一现实的事实性和意向性反映,既是具有独特内容的社会认同形式,也是社会认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与社会共识和社会信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个体认同本质上是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归属哪个群体、哪个社会位置、哪种文化的过程”12,是个人“从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每日实践与社会情境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自己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13。个体是现代社会结构对个人存在方式的规定,个体认同是对这一规定的回应,它表明,个人接受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关系和价值取向,认可现代社会制度对于个人的这一存在方式的安排,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建构在现代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中,以个体的方式与他者共在和交往。在个体认同中,发生着个人与他者之间最现实的社会关系,比如,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自我与非我的关系,等等。这些社会关系进入到个体认同的核心結构中,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每一种社会关系中的关系者项之间的巨大张力强力塑造了个体认同的社会性内容和实现方式,对个体认同产生决定性作用。由于社会对于个体的结构性优势,个体认同最终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尤其取决于个体对于其人生价值社会定位的状况,即个体确定的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社会的支持。

个体认同也是个人整个社会认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认同处在相互作用之中。一方面,因为个体的存在论意义,个体认同与其他社会认同相比,在价值上具有优先性,这使得个体认同进入到社会认同系统中就处于主导地位。它不仅是其他社会认同的基本前提,而且在其他社会认同的过程和结果中加进个体的维度,使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具有主体尺度,其中包括被称为纯粹关系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因为社会对于个体的先在性、决定性,个体依赖于社会、群体,这又使个体认同建立在各种社会认同的基础之上,尤其是个体的国家认同、社会制度认同、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认同以及社会价值观念认同对个体认同的影响极为突出,没有这些社会认同,就不可能有个体认同,有了这些社会认同,才有个体认同的可能性。但决定个体认同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不是这些社会认同,而是个体在这些社会认同中是否获得支持以及支持的程度。

对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紧密关系的领悟使我们意识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共识对于个体认同的特别意义。社会共识是指不同的价值主体通过沟通或协商就一个或一些价值关系、价值诉求、价值标准、价值规范等达成一致。从个体认同发生、实现的具体过程来看,社会共识贯穿其始终。无论出于什么心理动机,一个人只有赞同社会为个体设定的互动模式和行为规范,认可个体的社会权利和责任,才会选择个体认同。个人一旦进入到个体认同的过程中,与个体相关的社会价值体系便作用于个人、向个人发生转化,让社会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并因此而具有了个体的特质和属性。个人真正具备了个体的本质力量之后,就将以个体的方式和本质作用于对象世界,使他所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体现“为我而在”的性质和内容,从而将自己的生存基础和条件扎根于现代社会结构之中。社会共识是人们对彼此之间互惠互利、同舟共济价值关系的反映,人们之间依赖关系所达到的程度决定了社会共识的深度与广度。个体对自身的依赖本质上是对现代社会的依赖,现代社会对于自身结构与运行机制的依赖包括对个体的依赖。因此,个体与社会之间达成的社会共识越高越说明社会与个体的契合度和相互支持的力度越大,个体认同所需要的社会建制、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意义系统、社会组织方式以及公共道德和法治状况等社会条件越成熟,个体认同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对个体认同起更根本作用的社会因素当属个体的社会信任。个体认同是在个体的社会化中实现的。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理解了角色和角色期待,用角色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开始进入到个体及其生活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中。期间,个体与他者达成社会共识,创造个体及其生活价值体系的社会本质和内容。但是,这个过程只有个体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社会的信任才能发生。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发展,他必须把握生存发展的各种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命运。这就使得个体认同需要确信两件事情:其一,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具有确定无疑的现实性,其二,由他者提供的生活条件确实可靠。但是这两件事情恰恰是个体自身无法把握而是由社会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社会的信任就变得极为重要。吉登斯指出:“在成人的活动中,信任他人就是体验稳定的外在世界和完善自我认同感的源泉。”14 个人成为个体以及个体认同的关键在于个人以主体的身份与现实世界、与自己建立起对象性关系,这需要个体对于主客体关系所产生的肯定性的价值事实的确信。个体对象性活动的客体不管是不是人,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都是社会交往活动,因此,这一“确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信以为真”,而是个体对于社会的“相信而敢于托付”,即“个体对他者的品质、属性、现实规定性、能力及其向个体提供的产品的相信而产生的依赖”15。社会信任对于个体认同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意味着个体要学会在“流动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更意味着个体可以相信自己、对自己持有信心。这是个体对社会既信赖又独立的经验感受,而这正是个体认同的连续性所特别需要的。个体在社会信任基础上开始独立生活,感受生活的真实性,发现生活的意义,与此同时,社会借助于个体对它的信任,参与构建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一般模式、个体的思想行为方式和心理特质。

五、现代性对个体认同机制的建构

现代社会致力于把每个人变成个体,而保证这一任务实现的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即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结形式,亦即现代性。工业化、社会化分工、市场机制、科学技术建构了现代性的四个价值关系系统——普遍的商品交换关系、全面的主体间关系、高度组织化的社会联系以及中介高科技化的社会交往。它们各有一个决定自身本质的核心——货币、法律、社会角色和专家系统,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16。现代性“影响到了我们的经历中最为个人化的那些方面”17,它与个体生活进而也与自我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个体认同的新机制:

一是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为个体如何生活提供了策略和方案以及可以依靠的力量。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为个体生存提供了基本确定性:货币作为普遍的商品交换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在个体满足生活需要、利益实现、资源分配、支配他人等方面,从而在全面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根本的作用;主体间的关系需要高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且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具有普遍意义与效力的权威力量来保障,法律是维护这种关系的唯一选择;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关系网络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社会角色所提供的权利、义务与行为模式,是社会评价个人的标准,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结的中介与关节点;中介高科技化的社会交往完全依赖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以其持续提升的专业性和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扩展至社会关系和自我的亲密关系上”18。

二是现代性本质上是现代社会秩序,它为个体权利提供了基础。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各自的社会意义和特质包含了对个体的本体意义上的“承诺”:货币是商品世界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其“无动于衷的、客观的本质有助于从人际关系中去除个人的因素”19,使人“更多地依赖社会的整体,但却特别地不依赖社会的任何一个确定的成员”,这“最有利于产生内在的不依赖性和个体的独立性”20;法律代表铁面无情的强制性,以法律这一抽象的普遍性作用于個体意味着个体在确定的界限内享有自治、自主的权利;社会角色带有社会契约的性质,个体所获得的“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还有“道德上的自由”需要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而前者使他“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21;由承载着科学精神和无穷意向性的专家系统创造的高智能化的中介系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一中介系统中,个体与他者相互联系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社会交往的空间、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这四个方面的“承诺”在社会关系整体框架的统摄下,以密切的共谋关系构成了现代性对于个体的承诺。

三是现代性对于个体的承诺在个人成为个体的过程中兑现为个体的本体安全,确定了个体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同时摒除了个人以“非个体”方式存在的一般可能性。只要个人有成为个体的意向性,并具备将这一意向性对象化的基质,现代性就依照其现实逻辑使个体处在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个体化的,现代性在个体化这一前提下构建自己的内容和形式,由此个体与现代性就有了内在的契合。这意味着现代性提供给个体的本体安全是价值关系定势,其中包括行为方式、生活观念和可能生活的样式。这一价值关系定势给个体认同带来了非凡意义。首先,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被确立为个体认同的本位价值。人们在生活世界进行价值选择,被确定为最重要的、不能舍弃的价值就是本位价值。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对个体有本体意义上的承诺,它们被确立为个体认同的本位价值而取得个体的特别信任。个体将学会依赖它们过生活,与社会和物质环境建立现实的联系,以及对自己持有信心。而这正是稳定而持续的个体认同所最需要的。其次,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成为个体认同的社会维度。“什么价值成为本位价值,人们就会一切向它看”22。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被确立为个体认同的本位价值后,就会作为“实在”被个体认同,它们所承载、蕴含的社会价值体系就会转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如货币意识、规则意识、角色意识、对科学技术的信念等。这些社会价值观念对个体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主导性,对个体塑造人格、形成自我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塑造了个体的主体意识。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对于个体生活的规制使个体在建构主体性时不得不经常在自我与它们之间进行权衡,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个体对“我是谁”、“我与他人、社会是什么关系”以及“如何生活”等问题的思考,更是制约了个体对于“成功”、“尊严”、“幸福”、“人生意义”的理解,从而影响到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社会关系的构建和人生规划。

个体认同是个人满足社会个体化需要、对社会所尽的义务,那么,人们尽这个义务可以向社会提出什么要求呢?或者说社会应该为个体尽什么责任?当个体依赖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去生活时,其实它们并不是那么可靠的,因为把握它们的力量并不在个体手上。因此,个体认同对现代性提出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如何保障现代性的四个核心要素成为个体认同最为信任的对象?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三个成果:其一,国家是个体认同实现的根本保障。“现代性产生明显不同的社会形式”,“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民族—国家”23,“它具有特定形式的领土性和监控能力,并对暴力手段的有效控制实行垄断”24。国家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绝对地位以及对于所有主体的权威作用,使个体认同的实现只能依赖国家的基本制度对于个体的支撑。其二,公共道德是个体认同实现的社会基础。现代性是一种公共性,它把每个人变成个体,同时也向他们传递了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必须成为每个人社会生活的自觉行为规范即公共道德,才会形成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也同时为他人负责的共赢关系,才会有个体认同的实现。其三,社会的总体品质是个体认同实现的根本保证。决定现代性发展水平以及国家和公共道德状况的是社会的总体品质,即物质财富的丰盛、社会公平和民主法治的三位一体。离开社会总体品质的建设,劳动的异化、社会共识困境、货币拜物教将使个体认同陷入危机。

六、当代中国需要个体认同的社会启蒙

社会形态的变迁总是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启蒙运动与之同行。“启蒙运动就是人们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25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开启了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这场启蒙运动创造了个体认同所需要的人权意识、独立自主精神、民主法治思想。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背景决定了个体认同的实现也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启蒙运动。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始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突出矛盾, 其发展理路是以国家力量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市场化建制,以此带动政治、文化体制的变革,构建现代社会制度。中国社会迄今为止的个体化,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联动产物,而非现代化的顶层制度安排,也就是说,中国个体的崛起,主要是由国家推动的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迁引发的,而个体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获得,则主要依托以市场为基础的个体化26。因此,中国社会的个体认同主要受两种理性的影响:

其一是实用理性的影响。中国社会长久历史形成的实用理性——“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做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27,仍然是影响当代个体认同的最重要精神因素。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的经验合理性特质和“经世致用”的践行方式使很多中国人的个体认同充满矛盾:不仅很快接受了现代性在现实层面上最有益于个人利益的方面,而且也在关乎社会根本利益、个人的普遍性权力的制度建构方面缺少远见卓识;不仅固守着仍然对个人和集团利益具有效用的非现代性的东西,也在尽力改变着妨碍个人权利的传统。

其二是“新个人主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是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拉开帷幕的,被动地成为了个体的个人,获得了“合法的”独立地位,成为自主权利的承载者。但是他们最先得到的是“自力更生”的全部责任,而与这种责任相对应的各种权利和基本保障制度却只能依靠一点一点地争取和建构。于是,个体要生存和发展更多是依靠自己,而社会为此提供的大多是市场化的场景和路径。“合法的”个人利益的公开表达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孕育了一种新的个人主义,这就是不再单纯地选择为集体目标而努力,而是选择为经济独立、尊严、幸福、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奋斗,并为此把绝大多数人际关系变成了相互利用的模式。这种新的个人主义成为个体自我塑造的基本方式和精神力量。

实用理性和新的个人主义使个体认同面临两种张力:实用理性中“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新个人主义对于个人权益的追求是个体认同的动力,而实用理性中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成分以及新个人主义的“唯我”倾向是个体认同的主要妨碍。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认同的实现迫切需要两个方面的启蒙:

一是个体主体性的启蒙。不利于个体认同实现的实用理性表现为:对个体权益的诉求主要关切日常利益、工具理性、经济收入、技艺技能、物质财富等方面,而忽视对个体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社会政治伦理、体制或制度、价值理性、存在意义等;对于现实的反思仅仅停留在感性、情绪化的层次,缺少针对自我的主体性批判以及“釜底抽薪”的行动;现代制度在创造自我实现机制的同时也创造自我压迫,个体在“生存性焦虑”、“命运感愈益加重”的社会现实面前,缺乏主体姿态和责任意识,无力对抗各种异化力量。这些现象是个人主体意识缺位的典型表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体主体性的发育不良。现实的问题在于,人们并没能普遍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找不到根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和有效方法,以至于个体认同在现实中陷入困境。更為严重的是,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种困境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严重阻碍。为此,中国社会迫切需要以个体主体性为目标的社会启蒙。

二是公共理性的启蒙。与市场化紧密相关的新个人主义引起的最消极的社会后果是公共理性的困境。公共理性“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28,它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提供共享的“公共世界”和公平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使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性和共同性成为可能。公共理性的启蒙,就是要个人把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使理性的私人运用变为公共运用”29。个体的本质是个人在与他者互动关系中享有由国家保障、社会支持的个人自由,因此个体认同的实现需要支撑个人成为个体的公共理性,包括公共责任、公正信念、民主意识、法治信仰等。我国自社会转型以来,因保障个体权益的各种制度仍处于艰难的构建之中,公共理性一直处于困顿状态,而且两者之间形成了恶性因果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理性难以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就是说,在当代中国,如果没有公共理性的社会启蒙运动,就难以有公共理性的发育成熟,个体认同就难以实现。

对于个体认同,个体主体性的启蒙任务更为根本、最为重要。个体认同所需要的公共理性,本质上是个体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没有专制力量的强迫,只能于社会互动中,在每个人根本利益一致以及对此自觉意识和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即只有依靠个体主体性才能确立起来。这种公共理性一旦形成,个体就会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一方面推动保障个体权益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建构,另一方面具体化为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发挥评价作用,保障个体主体性的社会合理性。个体认同最终在个体主体性和公共理性的良性互动中获得它顺利实现所需要的制度条件和精神条件。

注释: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地结合起来》,[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李荣山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序二”,第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7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李荣山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作者自序”,第31页。

④⑤⑥111213 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0、102、122、122、12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⑨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编者前言第5页。

⑩ [美]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张容南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42页。

1417182324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7、1、20、16、17页。

1516 尹岩:《信任社会:个体认同的社会基础、机制及其启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

1920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225页。

2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

22 李德顺:《新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25 [德]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页。

26 阎云翔的調查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参见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译文出版社2016年版。

27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28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29 姚大志:《什么是启蒙:过去和现在》,《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作者简介:尹岩,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上海,200444。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个体化现代性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重构现代性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