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兴与创新

2017-04-18毛庆

江汉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经学楚辞清代

摘要:本文主要以事实说明清代经学与楚辞研究之关系,指出今古文之争、汉宋之争对楚辞学的影响,各学派治学方法对楚辞研究的推动。同时也指出,固然各派以其学术优长研究楚辞取得很大成绩,然也因门户之见、营垒意识,使其研究领域的拓展、视野的开阔等受到束缚,令人遗憾地出现某些偏颇或缺失。

关键词:清代;经学;楚辞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1-0079-05

经学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有较大影响;对我国古代文论的形成和发展,更有极大影响,这已是文学史界的共识,近些年这方面研究成果甚夥。而经学对我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有无影响?有何影响?学界则似乎注意得不够,研究成果也很少。本文即试图通过对清代经学与楚辞研究关系的考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清代是我国独有之学术——经学的大兴期,其中“汉学”、“今文经学”更是获得了难得的复兴。然而,不幸的是,“物极必反”,许多学者认为,清代也是经学的终结期① ——颇有点回光返照的意味。另一方面,清代也是楚辞学的辉煌期,是由古典楚辞学向现代楚辞学转型的重要时期,多角度、全方位的楚辞研究不是从现代而是从清代开始的②。20年前,笔者开始探讨清代楚辞研究的特点时,就感觉这回光返照的经学与转型期取得辉煌成就的楚辞学,有着直接的甚至是密切的关系。这仅从外部现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即以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楚辞学丛书《楚辞学文库》为例,其中第3卷《楚辞著作提要》,收录了清代44本楚辞学著作③。这44本楚辞著作的作者,可考有经学专著的就有32位,人数之多,所占比例之大,均非以前各朝所能及。而剩下的12位,有的也可能有经学著作,只是未能考实而不能计入而已。有經学专著的32位中,相当一部分为经学名家。如毛奇龄、李光地、方苞、戴震、王念孙、朱骏声、王闿运、俞樾、马其昶等。而非经学名家者,往往也有经学力作,如徐焕龙之《大易象解》和《诗经辩补》、贺贻孙之《诗筏》、刘梦鹏之《春秋义解》、陈本礼之《焦氏易林考证》、王树枏之《尚书商谊》等。从前代楚辞研究史看,经学家们注解、阐释楚辞,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经学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清代当然也不例外。而清代由于今文经学的复兴而重燃“今、古文”战火,加之不同学派或崇“汉学”或宗“宋学”又起“汉宋”之争,这些学者一旦涉足楚辞,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战火”烧到了楚辞学中,从而对楚辞研究产生新的影响。

清代古文经学的复兴,是从顾炎武开始的。面对明朝灭亡的残酷现实,顾氏痛感王学末流空言心性、“游谈无根”、不营世务、逃避现实,于国家民族危难之时,茫然而不能出一策……于是提倡通经致用的“实学”,并提出“古之理学,经学也”的命题,从而复兴古文经学。顾炎武提出学者须读书抄书,而要能读懂古书,首先必须识文字、懂音韵、通训诂。故而,清代朴学实由顾氏肇其端。其后继承顾氏之学的,有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和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惠栋以钩沉辑佚为主,故又称“钩沉派”,当然注楚辞者很少。而戴震继承发扬了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日知录》的治学方法,为以后形成“订误派”打下基础,故这一派有楚辞著作者较多。戴震自己便有《屈原赋注》。

《屈原赋注》为楚辞名著。戴震治学门径,是以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义理不可空凭己意臆测,必求之古训古经。这一治经方法明显是对顾炎武的继承发展,戴震亦以它来治楚辞,从而取得相当的成就。如对《离骚》的注释。“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之“荣华”,王逸、朱熹均释为“喻颜色”。此说无错,然嫌不透彻。洪兴祖看出这点,补注云:“游春宫折琼枝,欲及荣华之未落也。”释“荣华”之物为琼枝,指出了“喻颜色”之本,比王逸、朱熹的进了一层,但“荣华”仍未确释。戴震据《尔雅》“草谓之荣,木谓之华”,释曰:“所折琼枝,当及其荣华未落。”这就指出了“荣华”的本原。此即以文字求训诂。

戴震以后,学生王念孙继承了他的语言学 ,著有训诂名著《读书杂志》、《广雅疏证》,成为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也对楚辞作过研究。《读书杂志》有考释楚辞字词的24条,学界评为“皆极精审”。他还有《古韵谱》,又称《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分先秦古韵为21部,虽比现在所分为粗,然已极为杰出。以古韵校楚辞句,能纠正前人某些错误。“今本《楚辞》及《文选》皆以‘不能复用巫阳焉为句,非也。‘不能复用,谓不用卜筮,非谓不用巫阳。且‘用字古读‘庸,与‘从字为韵。若以‘复用巫阳为连读,则失其韵矣。”王念孙断句在“用”字后,是因“用”古读平声,与“从”押韵。前人所以出错,还在于不知“焉乃”为一语辞。王氏如此断句,使原来令人疑惑不解之句涣然冰释。其实,“焉乃”究竟是一单纯语辞还是两辞,还可以有不同判断。关键是王念孙看准了“从”、“用”押韵,从而破解了这一千年难题。

古文经学派里以《说文通训定声》蜚声学界的朱骏声,也研究过楚辞,著有《离骚补注》。该著最大特点也是运用当时研究古音韵的最新成果以及注经方法,来补前人注释之不足或纠正其错误。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列述。

古文派治楚辞,其特点可总归为二端:一方面,他们以朴学治经方法研究楚辞,在审定音韵、训释字词、细析文意上,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获得一些创见,于前人基础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们言必有据,治学严谨,以渊博的知识为支撑,持论大胆而坚实,常能发前人之未发,显示了良好的治学风范和纯正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拘守东汉古文派以来的学术传统,反对明末空疏学风而走向另一极端。他们眼光只盯在字、词、句上,对作为艺术作品和文化经典的楚辞,极少关注其艺术特色和思想文化意义。尤其是对屈骚,其精神境界、思想内涵、人格意义以及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等等,均极少涉及。虽戴震《屈原赋注》对屈原思想略有论述,并反驳了朱熹的个别错误观点,但与其在思想领域的建树很不相称,这点后面还将论及。

与之相对,今文经学派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

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起于康乾时的庄存与和乾嘉时的刘逢禄,他们推宗《春秋》的“公羊学”,主张探求儒家经典之微言大义,被称为“常州学派”。后来龚自珍、魏源大力推崇并发展之,今文经学便得到复兴。庄、刘、龚、魏并没有楚辞著作,不过只要学派发展,便一定会有治经者研究楚辞,其后王闿运就写了《楚辞释》。

王闿运之《楚辞释》,可谓中国楚辞学史上最大胆之作,立论之新之怪为历代楚辞学所罕见,笔者通读两遍仍瞠目结舌。如总体结论上,王氏断定,屈骚25篇,全作于怀王客秦之后;屈原谋求怀王归国,主张与秦和好;屈原曾密谋废顷襄王,另立新王。此均与《史记》和传统说法相反。在解题上,也有极为怪诞者,《远游》解题,说屈原会吐纳之术,这尚可存为一说;而言屈原会尸解之术,则俨然像九洞仙人了。如此断定,以前学者对《远游》的注释当然无一可取。于是王氏便将旧注全部删去,把《远游》原文分三段录下了事。宋玉《高唐赋》之解题,更是怪得令人不敢想象:什么楚襄王会神女,全是后人会错了宋玉的意思!宋玉是通过读《离骚》、《悲回风》,得了屈原的忠谋奇计:扼守夔、巫,联齐抗秦。顷襄王不理会宋玉进谏,宋玉没办法只好以这种形式写出。

具体文意解释上,几乎是句句皆有“奇”论。如《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句后注曰:“崦嵫,日所入,喻怀王已去位也。迫,急也,怀王谋归愈急,则愈不成。”此将主角屈原换成了怀王。“吾令帝阍开关”后注曰:“帝,怀王也;关,秦武关也。”这本是屈原幻构在天国的遭遇,王注不但改换了主角,还同上例一样,将天国坐实到地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王闿运的学生廖季平,不仅于经学上继承了王氏的路径,在楚辞上比他走得更远。王闿运还是在求屈原作品的“微言大义”,廖氏则是根本否定屈原对其作品的著作权。他在《楚辞新解》中说:“《离骚》篇名不可解,盖如古纬,为屈子所传,非其自作。”“子屈子传《诗》(按指屈子作品),与列、庄别为一派。”《楚辞新解》总的观点是,孔子的学问分人学和天学。《尚书》、《春秋》是人学,而《诗》是天学。屈骚属于天学,为《诗》之另一派。屈原是传《诗》者,因而不是作者(除《卜居》、《渔夫》外)。廖季平这些“奇”论,当时就受到学界的嘲笑,闻一多就在《廖季平论离骚》一文中嘲笑他“关于《诗经》的话,全是白日见鬼”。

王闿运《楚辞释》、廖季平《楚辞新解》《楚辞讲义》为清今文经学派楚辞研究的突出代表,他们将今文经学求“微言大义”之治学路数引入楚辞研究,方法本来没错。然而“真理再向前跨进一步,便成了谬误”。他们曲解实证材料,将本不搭界的材料扯上关系,以支持他们刻意的穿凿和天马行空似的想象。他们将本需极其谨慎使用的方法拿来随意挥舞,当然容易出“新”出奇,可也当然地因缺乏合理性而得不到学界的认可。

可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轻视他们的研究,决不能像抛弃破布一样将其著作抛于墙角置之不理;相反,应该高度重视,认真研读他们的楚辞著作。这是因为:第一,可以启发思路。王、廖等毕竟是有学识的学者,有精深的经学造诣,他们那些“新”、奇、怪论尽管荒谬,但可以说是一种“有学识的谬见”,有的还闪烁着思辨的光芒。我们只要接受得当,就可能吹去秕糠,得到精米。康有为当年受廖季平的启发,最终形成维新变法思想,就是成功的一例。正如梁启超所言:“康先生(有为)从廖氏一转手而归于醇正,著有《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等书,于新思想之发生,间接有力焉。”④ 第二,这种“由真理再向前一步”的方法,这种“有学识的谬见”,极易震慑和俘获初入学术之门者,也很合某些编辑的口味,现在发表出来的“新”、奇、怪的楚辞文章,大多背后都有王、廖的影子。要端正学风,正本清源,就得追溯这个历史源头。第三,境外的“屈原否定论”,基本上是从廖氏那儿发源的。日本楚辞学界少数几个否定屈原的人,既未见廖氏的《楚辞新解》,更未见《楚辞讲义》,只从廖氏的学生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中得知廖氏认定没有屈原这个人,就凭只言片语(而这些只言片语廖氏自己后来也改变了)无限发挥。其实谢无量也说错了——廖氏并没有否定屈原的存在,可知谢无量也很可能沒全读廖氏的楚辞书——尽管他是廖氏的学生。由此可见读他们楚辞著作的重要性。

除了今、古文学派,汉、宋之争也对楚辞研究有一定影响。

所谓汉学,即推崇汉儒治经方法的流派;而所谓宋学,则是宗程、朱、陆、王宋代理学的流派。这两派互相排斥,也是形同水火:崇汉学者必鄙理学,宗宋学者必攻汉儒。集桐城古文之大成者姚鼐,曾一度厕身《四库全书》编纂者之列,四库馆中汉学占统治地位,馆臣们经常当面“掊击讪笑”宋学之空疏,姚鼐反复左右辩驳,显得十分孤立,不到两年便愤而引退。由此可见两派对立情绪之一斑。

清朝初年,理学因有利于专制帝制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青睐,科举考试必以朱子《四书》为本,宋代理学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宋学高踞于庙堂。乾隆年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文字狱”大行,不甘寂寞的学者们要做学问,只能专注于文字、音韵、训诂,大多不愿也不敢涉及思想理论方面,统治者发现将知识分子引入“虫鱼”天地,对他们十分有利,于是汉学便渐渐盛行。四库馆臣大多是汉学派,便是这一情况的反映。我们前面实际上谈了汉学与楚辞的关系,下面只需谈宋学对楚辞的影响。

桐城派大将方苞,力主宋学,视其它学派为异端。他著有《离骚正义》一书,以宋儒治经之法研究《离骚》,主要研究其义理。该书最大的长处,是将宋学方法与亲身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是结合自己精研古文的实践,注意创作的整体性,注意联系屈原其它作品解读《离骚》诗句。如“结幽兰以延伫兮”,释曰:“古人以言致人,多用物结之。下文‘解佩纟襄以结言,《九章》

‘烦言不可结而贻(应无‘烦字)是也。”如此以骚解骚,诚为确解。

二是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方苞为桐城三大家之一,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他将朱熹等宋儒揣摩“圣人之心”的方法结合进来⑤,便特别能挖掘屈原创作心理的细微处。如他将《离骚》中所有表现屈原对君王态度之句子加以对照,发现只有一处有所怨怼:“怨灵修之浩荡兮”,其余则是称美人、称灵修、称哲王,说明屈原对楚怀王感情深挚,为人亦忠厚之至。

三是结合自己的朝官经历。方苞历仕三朝京官,曾因戴名世案被下狱,又得李光地力救而免死为奴,后又教读皇子,扈跸行宫,对专制帝王集万权于一身,猜忌专断,喜怒无常的心理性格有切身体会。这种经历为朱熹等宋儒不及,因而他对《离骚》中描绘君臣关系的诗句往往有独到体会,特别善于体会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如对“求女”一段,对“下女”、“宓妃”、“有娀之逸女”、“有虞之二姚”的说解,读之令人会心称快,感到特别切合诗意。只可惜文字太多,这里不能列出。

方苞以外,李光地有《离骚经九歌解义》,重在文意阐发、文理寻绎、旨意索解,而对字句训诂、名物考释用心较少,用的也当然是宋学方法。由于李氏重其大义,有统摄的眼光,故能从段意和文气上纠正前人错误。《离骚》中女媭责备屈原的一段,最后四句为“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不予听”。王逸、朱熹看到有“余”、“予”字样,便认为这四句是屈原说的话。李氏从整体文意考察,判断这仍是女媭说的,不过是女媭站在屈原的角度说的。过去依王、朱的解释,这段话后面总有点不通,经李光地如此训释,文气才通顺了。

宋学一派治楚辞中,还有一种现象特别值得注意。有些楚辞研究者并未宣称自己属于宋学,但他们的研究法明显继承朱熹的心理领悟法而来。可看下列材料:

穷老读骚,终日不厌。一切注疏,束而不

视。反复吟咏,偶有所通,即笔之于下,不敢

以凿说戾之,不敢以迂解滞之。(王萌《楚辞

评注·自序》)

旋因乞养外转湖南,又得溯汨罗之江,吊

灵均之墓。自此方舟督运,冬去夏归,每泊湘

阴,辄酹酒朗读竟夕。光阴徂谢,三载于兹。

觉一篇十四章血脉流贯,爿 片分明,语诞而

情真,词复而义别,无不可解也。(谢济世《离

骚解·跋》)

适岁在丙戌,秋冬之交,忽疽发于腰膂间,

足不能窥户两阅月。每借读骚以自遣。……下

元之夕,梦中恍惚,手执是编,与一老人互相

辩证,久之欣欣若有所得。(朱冀《离骚辩·

自序》)

从这三个事例看,三人读骚的具体做法各各不同,然其研究方法却是共同的,同是朱熹的心理领悟方法。朱熹上承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主张“读书须是以自家之心体会圣人之心。少间体验得熟,自家之心便是圣人之心”。清代学者对朱著几乎无人不熟,故继承性应无疑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楚辞著作提要》所选清代44本著作中,运用了这类方法的接近三分之一,可见宋学方法影响之大。

除今、古文学派和汉、宋学派的影响,还有第三派——兼宗者的影响。

清代后期,随着社会和政治危机的深化,同时也随着学术发展的需要,经学出现了兼宗一类。如曾国藩、陈澧兼宗汉、宋,王先谦兼宗古、今。这种兼宗当然不会是两派绝对平衡、半斤八两,而往往是主要倾向一派,兼采另一派之长。而不是像以前两派形同水火,视对方为仇敌,鄙对方学问为粪土。不过,兼宗一派虽明朗化于清末,而从楚辞学角度观察,这倾向早就潜在运行,可能清初就开始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吴世尚的《楚辞疏》⑥。他是清康、乾间人,其经学主张,可从他在该书《自序》对六经的排列分析中见出。吴世尚主张六经以《诗经》为首,这是今文经学派的观点(古文经学派主张六经以《易》为首)。然吴世尚“以诗为首”理论依据,却又与今文经学派相悖,反与古文经学派暗合:“庖牺未作,燧人未生,污尊抔饮,蒉浮土鼓,此倡彼和,有词有音,此诗之始也,特今无传耳。”他认为六经中《诗经》之时代最早,故应排最前,而以时代先后排列六经恰恰是古文经学派的主张,只不过古文派认为《易》之时代最早而已;今文家谓六经为孔子所作以垂教万世,故以程度深浅为排列次序,《诗经》、《书经》为文字教育之书,所以排在最前。由此可知吴世尚综合有今、古文的见解,又與二者观点有些区别。清代今文经之兴起,由庄存与始,吴世尚早于庄存与,因而很难说他的思想是受了清代今文经学派的影响。

吴氏对文字训诂既遵汉儒法则,又对朱熹极为推崇(见《叙目》)。《楚辞疏》的研究思想和文意训诂,遵从古文经学派“言必有据”、“据实为训”的传统,常以单字对训,准确简捷,颇有汉儒古风。义理词章方面则多从宋学,不囿于成说,不拘于常规,敢于创发新见。具体路径为,以历史资料推寻屈子之志,以屈子之志与诗篇时代背景及文意训诂探求其特定情怀,以特定情怀阐发其义理文脉、艺术特点等。

吴世尚《楚辞疏》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文学创作中的“白日梦”状态:

自此以下至忍与此终古,皆原跪而陈词重

华,冥冥相告。而原遂若梦非梦,似醒非醒,

此一刻之间之事也。故其词忽朝忽暮,倏东倏

西,如断如续,无绪无综,惝恍迷离,不可方

物,此正是“白日梦”境。尘世仙乡,片晷千

年,尺宅万里,实情虚境,意外心中,无限忧

悲,一时都尽,而遂成天地奇观,古今绝调矣!

须知此是梦幻境,故引用许多不经之说,相如、

扬雄不识此竟(境),遂一切祖之,真是人前

说不得梦也。

《楚辞疏》早于弗洛依德180多年。而直至目前,全世界的学者都认为,“白日梦”这种创作现象、状态是由弗洛依德1908年在论文《创作家与白日梦》中首先指出的。其实,“白日梦”的发现权及与之相应的整套心理分析首创权,应属于我国清代学者吴世尚,而不是弗洛依德。

综上所述,清代经学对楚辞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一大批学者,以其成熟而卓越的治经思想、路径、方法,在使经学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兼治楚辞,也使楚辞学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创了一片新局面,培育了一些新的学术生长点。这些,值得楚辞学者高度重视,并从研究史的角度认真总结,以借鉴于当今新楚辞学的建构并推动其发展。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术上也同样如此。在肯定清代经学对楚辞学极大而有积极影响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时代和学术等因素的限制,这一影响有着相当缺憾。而当我们以经学和楚辞学的双向视角观察,这些缺憾则更为明显。例如:无论是古文派还是今文派,也无论是汉派还是宋派,其楚辞研究成就均不及经学。尤其是今文派,楚辞研究方面甚至与经学成绩截然相反。

经学名家之楚辞研究 ,除戴震外,其余均不及无名或微名学者,毛奇龄的《天问补注》虽可称杰作,王念孙对楚辞音韵的研究虽卓有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夏大霖《屈骚心印》、鲁笔《楚辞达》等。俞樾的《读楚辞》及《楚辞人名考》,在释义追源上虽颇有创获,但“规规”于儒学语句而表现出对屈原的不理解,甚至错误地进行指斥,其成就则更次之。

经学几个主要派别之楚辞研究,均各有侧重。基础材料训释考证方面,宋派无法与汉派比;而思想理论之建树上,汉派亦难与宋派争雄。

清代经学中后期,出现了几位兼综汉宋的杰出学者,只可惜他们未进行楚辞研究——即使就经学本身而言,他们也还难以与各派的领军人物比肩。而进行楚辞研究的几位兼综者,则都是隐性的——“兼综”是我们现在由实证分析得出的。他们楚辞研究的思想方法值得认真总结,不过在清代影响确实有限。

若探究以上缺憾产生之原由,大致可归结为一句话:学派意识过强!无论是古文派还是今文派,也无论是汉派还是宋派,其学者都是以该派治学之思想、路径、方法去研究楚辞,这当然值得高度肯定。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固守学派苑囿,完全不吸取别派之优长,甚至連考虑都没有。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束缚了前进脚步。因而,整体上虽然取得了空前成就,却始终未能出现一位像东汉郑玄那样融“今、古文”于一炉,阶段性结束经学派别之争的巨擘,也没有胜过王逸《楚辞章句》、朱熹《楚辞集注》、王夫之《楚辞通释》的著作。归结起来也是一句话:创新虽巨,惜无超越!

注释:

① 如汤志均认为:“‘经的地位动摇了,它不是讲古代历史的唯一‘经典了,二千年来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经学终结了。”《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50页;也可见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按:笔者对经学本质的看法与他们有所不同,认为只是衰落(现在有再兴之势),而不是终结。此处不作讨论。

② 毛庆:《由历史看未来——近三百年楚辞研究史的启示》,《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③ 根据楚辞学史的具体情况,几位明清交际学者,如王夫之、李陈玉、钱澄之等,因坚不与清廷合作,学术上亦不受清廷箝制,故尽管其楚辞著作时间上作于清初,仍将其归于明代。

④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三晋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⑤ 毛庆:《论朱熹心理领悟学习研究方法及其特色》,《江汉论坛》2012年第9期。

⑥ 吴世尚:《楚辞疏》,尚友堂刊本,清雍正五年(1727)。

作者简介:毛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四川师范大学、成都文理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101。

(责任编辑 刘保昌)

猜你喜欢

经学楚辞清代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经学与当代中国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开幕辞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