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粮情新变化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2017-04-18陈会玲

价值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话语权

陈会玲

摘要: 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它超越了粮食质量和数量安全概念,而是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对国际粮情进行分析。国际粮食垄断集团会利用媒体控制国际粮食信息发布权,进而控制粮食话语权和定价权,可能会利用其加工企业的绝对优势地位控制粮食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切实保护粮食安全,建立能牢牢掌握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粮食体系,采取综合性手段淘汰不符合粮食安全利益的企业,稳步拓展海外粮食的发展完善避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China's food security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which goes beyond the concept of food quality and quantity safety, but is to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food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food security. The international food monopoly group will use the media to control the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rights, and then control the food discourse right and pricing right, and may use its absolute dominance in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o control the key link of the grain industry chain. We must effectively protect food security, establish a food system that can firmly grasp the mechanism of grain price formation, adopt a comprehensive means to eliminate enterprises that do not meet the interests of food security, and steadily expand the development and hedging ability of overseas foo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isk management.

关键词: 国际粮食垄断;话语权;粮食安全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food monopoly;discourse right;food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7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44-03

0 引言

近幾年,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很大,价格机制通过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无法引导国内粮食生产的正常循环。粮食价格极高时,会导致粮食库存高爆,粮价极低时,会导致农地抛荒现象。国内粮食经济系统极易受到影响,粮食安全系统脆弱。针对国际粮食情况的新变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分析粮情变化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应对,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1 国际粮情新变化

1.1 中国粮食特别是大豆对外依赖性很强

在粮食领域,大豆是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品种。近年来,国际上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隐藏在幕后操纵金融市场,在大豆价格剧烈波动中对实体产业重新洗牌,剿灭本地的民族企业。正是在这种套路下我国食用油产业链条几乎被外资摧毁掉。我国大豆高度的进口依赖,让中国企业不得不面临大豆价格受制于人的尴尬。表1列举了2006~2015年间我国大豆的消费、进口和期末库存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大豆的进口量除了2011年同比减少外,其余年份均逐年递增。近年来,我国大豆依存度逐年攀升,2008年已经突破70%,2011年达到82%。近两年大豆对外依存度基本维持在85%左右。

粮食对外依存度高企和控制力缺失导致外部粮商和外部金融势力等有很强的操控能力。这种操控能力直接决定国内粮食企业的存亡。譬如2004年,当年豆油价格高涨,预期大豆价格会涨价,中国企业从美洲大量进口大豆,但此后大豆价格骤降,部分进口的大豆还没有运到岸,粮油企业就难以支撑,外资趁机廉价收购。2007年至2008年大豆油价上涨,外资粮食企业是强大的推手。

1.2 外商企业已在中国粮食链中占据一个环节,有裹挟整个粮食产业链扩张的趋势

外资企业在中国粮食领域特别是在大豆油的加工中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利用其优势开始向粮食链条的其它环节延伸,如肉类、养殖业。从目前的形势看,外商企业在中国粮食行业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2年8月份,政府曾约谈大豆油相关外资企业,要求他们降低饲料价格,以保护养殖业。即,中国的养殖业保护需要外资企业的协助。这一行为凸显了外资粮企在产业链上的强势地位。目前,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渗透国内大豆比例逐年提高。不可否认,四大跨国粮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营和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学习了很多东西[1]。但是如果外企利用其产业链的强势地位,要求与其交易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从种子、化肥、农药等必须购买外资的产品,那么跨国公司的过度扩张将威胁到整个粮食系统的粮食安全,国民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十分突出了。这并非空穴来风,前车之鉴是印度的棉花产业:棉农被控制,被迫高价购买外商的棉种,棉农还不起债务而被迫自杀。棉花产业凋败,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对于外资粮食纷纷在中国上马大项目,建设新厂房,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有良好的应对之策,达到既能利用外资又能够控制外资的效果。

1.3 国内粮食市场的分析数据高度依赖美国农业部的报告

国内的研究人员、投资机构在研究国内粮食市场时只能引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其决策选择深受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指挥着粮食金融的动向。譬如,2012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说遇到5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导致大豆价格急速上涨。随后10月份报告称,大豆产量超过2011年的产量,继而有报道称南美洲国家大豆播种面积增加20%。美国农业部“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有操纵数据之嫌[2],中国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故而紧接着出现中国民族大豆油加工企业被深深套牢的消息自然就顺理成章。因此,就大豆市场来说,市场信息和数据全被美国农业部和欧美媒体垄断。欧美国家有很多渠道获取国际粮食行情,从而指导本国粮食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经营。而国内掌握国际粮食情况的能力弱,渠道少,对外数据依赖性强,市场影响力非常有限。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即便国内农产品期货交易规模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远远甩在后面,中国也不可能完全取得粮食产品领域的定价权、话语权。

1.4 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垄断并操纵行业新闻,粮食话语权旁落

粮食垄断集团与金融集团、政府和媒体结合非常紧密,形成利益同盟。国外某些新闻媒体会根据利益集团的需求连续报导符合其利益取向的虚假消息。这些新闻媒体在同一时期大量报导同一“事实”,“谎言讲一百遍就成了真理”,不知道事实真相的人们在媒体的炮轰下对媒体的报导深信不疑,媒体控制了人们的思想,真相被搁在一旁,谎言成了事实。我国媒体和政府、金融界的横向联系不强,国内媒体在扭转虚假信息面前被动软弱无能为力,粮食话语权进一步遭到剥夺。

2 粮情新变化的成因解释

2.1 自然地理变迁和人口增长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系统性因素

最显而易见的因素是自然资源的变迁。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到以来水资源生存的粮食;耕地面积减少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现象;气候恶化如干旱、水涝等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带来许多威胁;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粮食危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有权威机构发表报告称,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速度,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2 国际粮食垄断集团的逐利动机加剧了粮食的不安全性

粮食不仅仅是只供食用的商品。不断发展的技术使得粮食受经济的影响愈来愈深。第一,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的发展引起粮食与工业品价格竞争,推动粮食价格上涨。2007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能源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生物能源的添加比例。这意味着穷国的人民的胃要与发达国家的油箱竞争粮食。第二,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粮食垄断集团图谋主宰粮食生产、分配、交换格局。它们借助政府势力进入美洲粮食主产区,利用转基因技术优势控制本地的粮食产业链条,控制粮食出口地的生产量,调控世界粮食供应量;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基金会和国际组织的名義借援助之名,行垄断之实,控制了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大量的土地和农产品市场[3]金融投机家和跨国粮食勾结,实现现货和期货的双重盈利。第三,美元的贬值直接导致粮价逐层上涨。

2.3 自由市场的蛊惑和粮食安全意识薄弱造成定价权旁落

决策者很容易在自由市场理念的蛊惑下放松对粮食的政策支持和控制。一旦放松粮食市场,必然落入发达国家事先布置好的与国际接轨的陷阱,粮食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必然在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垄断集团的操纵下逐渐旁落。我国大豆产业的沦陷就是明证。2004年中国大豆采购团看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下了订单后价格随即暴跌,采购团损失巨大,进一步影响国内的粮油企业,继而导致大豆产业的沦陷。目前,我国重夺大豆定价权和话语权已经不现实,整个大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

2.4 粮食的特殊属性使得粮食市场的博弈竞争尤为激烈

第一,粮食的政治属性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弱小国家不服从强国利益,就会遭到粮食禁运大棒的制裁。第二,粮食作为人类生命的最基本原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粮食短缺时,价格再高也不能减少对它的消费,粮食的低需求价格弹性在于其具有必需品的“生物属性”。这使得粮食市场的博弈竞争尤为激烈。粮食垄断集团意欲垄断粮食的生产、加工和贸易,控制粮食的分配和交换,不仅可以赚取更多利润,还可以将其作为政治筹码同政府换取更大的利益;同时反控制反垄断的斗争也在坚强并持续地进行。

3 粮情新变化的应对之策

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国家经济安全,针对世界粮食行情的新变化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保护我国的粮食行业。

3.1 建立一个能够牢牢掌握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粮食体系

以金融为核心,以国企为骨干,以民营或其他组织形式的粮食企业为群体帮衬,建成一个维护本国粮食行业的竞争合作型的粮食体系。该粮食体系应该具有稳步推进和防止被侵入的可控、发展的特征。粮食体系是政治和市场的紧密结合。在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市场可以发挥最充分的作用。政府要发挥防范、监管和保护作用。对于国际资本和跨国粮企的动向要密切关注,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对于符合国家利益且不损害我国粮食安全的外商,允许其进入粮食加工领域,将其纳入我国的粮食体系,并加强监管。同时,政府要掌控粮食资源,搞好粮食的托市收购,强化国家储备,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牢牢掌握在手中。继续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并帮助农民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先进粮食品种,增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3.2 采取综合性手段淘汰那些不符合我国粮食安全利益的企业

某些粮食企业受利益集团操纵在国内市场兴风作浪,表面上其行为合乎市场规则,暗中通过货币操控粮食的供给和需求,致使一些民族企业被其“市场迷雾”扰乱,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被吞没。这些受到利益集团操纵的企业,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摧毁了国内粮食产业的产业链条,严重危害国家的粮食安全。对于这样的企业,国家应该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严厉阻止其对本地民族企业的根本性破坏。

3.3 稳步拓展海外粮食的发展

据中国农业部数据分析,全球每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我国年消费量的一半。大量进口将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极大增加我国农业的市场风险。因此,平衡自给与进口的关系难度较大[4]。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在逐年增加,但庞大的国内需求让农产品贸易逆差依然攀升,去年逆差额达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5]。与此同时,外资在中国农业领域步步深入,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对外粮食依赖,稳定海外粮食供应,政府要鼓励支持中国的农业企业到海外建设“域外垦区”,通过并购等方式“走出去”,在境外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拓展粮食贸易业务。

3.4 完善避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粮食种植户农民可以利用期货合约工具达到赚钱的目的,粮食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工具锁定自己的粮食进价成本。如果有更多的种植户和企业利用期货价格的指导作用,则不仅规避了风险,也提高了期货价格的影响力,在众多的期货交易者推动下,期货价格才能真实反映市场价格,进而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内粮食价格的话语权。

发挥粮食期货市场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要积极稳妥的增加大宗交易品种,扩大粮食期货交易规模;二是要培育和增加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使其融入粮食市场主流;三是要适当放宽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限制,为其注入“血液”;四是国家要积极利用期货市场促进粮改深化和粮食流通发展。

4 结论

国际粮情变化对我们的启示是,国内粮食安全不能囿于数量和质量的双安全观,应该从更高远的行业层面和国家利益视野考察。市场化的自由竞争和无边界的开放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政府的干预非常必要。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置于国家的宏观控制下,而且必须利用国家的意志和力量实现粮食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金微:中国压榨企业喊亏:又被美国农业部坑.中国经济网:2012年11月14日.

[2]朱贤佳.国内产量减少 外资控制价格 大豆产业链内外交困寻求突围[N].上海证券报,2012-09-26.

[3]陈少伟,胡锋著.中国粮食市場研究(第二辑)[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农业部:全球每年粮食贸易量仅我国粮食年消费量的1/2,载对外经贸网:http://commerce.dbw.cn.

[5]《专家呼吁全球行动,中国拓展粮食进口》,载腾讯财经网:http://www.finance.qq.com,2012年12月1日.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话语权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紧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