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4-18刘小媛
刘小媛
[摘 要]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可塑性较强且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阶段。初中语文课程具有明显的思辨性和创新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能够直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日渐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该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摒弃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方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学科属性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直接反映了个体思维能力的強弱。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主要指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形成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智力特征,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深刻性,主要指语文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学生能够深入且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明确问题的主旨和规律,并运用联系的观点掌握语文学习中的知识和常识:二是灵活性,主要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其以深刻性为基础,学生在思维方向把握和思维运用过程中必须灵活处理,并具备良好的迁移能力;三是批判性,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应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和自我修正,通过思维活动客观地分析问题,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四是敏捷性,主要针对思维过程中的速度和正确性,指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五是独创性,主要表现在独立思考方面,运用自身思维能力进行知识学习实践。独创性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独特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性,能够体现自身的特质;创新性,学生敢于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发散性,学生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独立思考,善于联想和鉴别,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许多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类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掌握字、词的使用规则,并能够理解运用相应的知识技巧,这样便可顺利通过考试且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的理解具有明显的狭隘性,语文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情感表达方法,并通过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发现其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式不合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加之初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教授知识或讲解习题,并未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讨论学习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着教师的讲课节奏,呆板地记录笔记,并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所学知识并没有整合消化,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情感受到压制。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鼓励学生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能够引导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联想是由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联想到另一件事物或者另一个人,想象则是对已有形象进行加工,发展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在《天上的街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找出文中作者运用联想与想象的句段。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其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接下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代表将本组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教师在每个学习小组汇报结束后,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联想与想象把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领会想象与联想的重要性和魅力,为日后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冲破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摆脱学习中“权威答案”的束缚,在把握主体思想的基础上能够从多角度去看待知识与问题。例如在《杨修之死》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曹操生性忌才多疑,聪明机智但却阴险狡诈。基于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思考作业,引进鲁迅关于曹操的评价“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考是否认同鲁迅的观点,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什么样的人?在下节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也可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学生讲完后教师可以进行系统化总结,将学生观点归类,并对曹操进行多方面评价,使得学生感知到曹操是多面的,既有过人之处,也有人格缺陷,从而引申至语文学习中。语文学习也是一个多元的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摆脱思维定式,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创新的姿态对待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常情况下,课堂互动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互动是一种人机交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的互动情境,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机会,激发学生思维互动,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晦涩的文字、复杂的语法结构及创作背景等方面理解较为困难,从而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比赛来培养学生的朗诵兴趣和学习能力。比如在讲《童趣》时,教师可利早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将学生分为两组,通过集体朗诵的形式开展比赛,评比标准为朗诵速度和清晰程度,给予胜利一组同学相应奖励。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感受到了活跃的气氛,为了取得比赛胜利,很多学生课下会自行练习,进而增加了其阅读文言文的时间,慢慢激发学习兴趣。在对学生文言文字段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再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与探究,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和感情色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设计教学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评价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可通过设计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思维深刻性培养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摒弃学习中死记硬背的习惯,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再比如在思维独创性的培养,教师利用书中插画帮助学生理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诗时,很多学生注意到风向及诗中“悬”字的用法。教师随机以此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根据自己的想法或经验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独立观察与思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特质,富含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顺应了新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冲破原有思维定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9):126.
[2]黄先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8):34.
[3]李元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旬,2014,(9):55.
[4]欧徽放.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速读(上旬),2016,(4):220.
[5]朱建东.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路[J].发现(教育版),2016,(5):77.
责任编辑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