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少儿湿热型泄泻57例

2017-04-18吕红玲孙德仁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湿热型大肠拇指

吕红玲,:孙德仁

(山西省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腹泻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脾系病症,以大便稀薄或水样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特征。多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而产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腹泻一病,中医学称之为“泄泻”。泄泻的证型较多,而湿热泻是少儿泄泻中最常见证型。少儿湿热泻表现为少儿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次频,呈喷射状排出,颜色深黄而臭,或夹有黏液,腹泻急迫,或伴发热、腹痛,肛门红肿,较大孩子可自述肛门灼热疼痛不适等症状,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观其病因主要为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肠道而导致。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迁延不愈,可引起气液耗损,阴竭阳脱的危症,临床需重视[1]。

少儿湿热泻,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此时气候炎热,湿土当令,湿与热合,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喜燥而恶湿,湿阻中焦,郁而化热,湿热下趋,迫注大肠而为泄泻。若泄下黄稠,腹痛作热,溲赤口渴,苔黄者,乃热胜于湿;若暴注水样,粪色淡黄若蛋花汤样,苔白腻者,属湿胜于热,所谓“湿胜则濡泄”也。湿热泄泻,病来较急,其湿盛者,易伤脾阳;热胜者易伤胃阴,甚者出现阴阳并伤者。运用少儿推拿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将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少儿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114例患儿为我校临床部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5岁,平均(2.3±4)岁;病程最短1 d,最长为2个月余,平均(7±9) d。对照组57例,其中30例,女27例;病程最短2 d,最长1个半月,平均(8±10) 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泄泻病湿热型评定[2]。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吐,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红紫等可诊断为湿热泻。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湿热泄泻的辨病辨证标准;②年龄在2岁~5岁之间;③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营养不良,麻疹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②长期使用抗生素者;③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消耗性疾病者;④局部皮肤溃烂或对滑石粉过敏者;⑤中度以上脱水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原则

健脾助运,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2.2 推拿处方

补脾经2 min~3 min,清胃经1 min~3 min,清大肠1 min~3 min,退六腑1 min~3 min,清小肠1 min~2 min,清天河水3 min~5 min,摩腹3 min~5 min,揉脐1 min~3 min,下推七节骨1 min~2 min,揉龟尾50次~100次。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加配穴,如合并伤食泻者可加揉板门,点揉中脘,推揉消食穴等。每次操作约20 min~30 min,5 d~7 d为1疗程[3]。

2.3 操作步骤

2.3.1 操作前准备

剪短指甲,摘掉首饰;洗净双手,保持双手温暖;协助患儿取坐位或卧位,可用滑石粉做介质。

2.3.2 开始操作

①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的拇指桡侧尖推向拇指根,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2 min。②清胃经,以拇指螺纹面从患儿腕横纹大鱼际赤白肉际处推向拇指根,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1 min。③清大肠,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食指桡侧指根推向指尖,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2 min。④退六腑,沿前臂尺侧从肘向下推至手腕。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2 min左右。⑤清小肠,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小指尺侧指根推向小指指尖,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2 min。⑥清天河水,辅手握住少儿手,拇指按于其内劳宫,推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从前臂正中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处,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3 min左右。⑦摩腹,手掌置于腹部,以肚脐为圆心,肚脐至剑突下2/3为半径做圆形运动,频率约为10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5 min。⑧揉脐,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肚脐,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约为2 min。⑨下推七节骨,从命门推至长强,频率约为150次/min,操作时间为2 min左右[4]。

2.4 方 义

补脾经能运湿化湿;清胃经可清胃热;清大肠可清利肠道除湿热;六腑为寒凉性穴位,退六腑能清脾胃之热,凉血、解毒;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三穴为通腑泄热三要穴,清小肠可泌清别浊,利小便实大便,清天河水能泻火除烦,摩腹可促进脾胃吸收;揉脐可健脾和胃,下推七节骨能清热泻火,除湿热,揉龟尾可通调气机;下推七节骨与揉龟尾合用可清热泻火、除湿止泻。全方共奏运脾化湿、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之效[3]。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泄泻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无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比较独立样式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检验。

3.3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少儿之腹泻无论外感内伤,主要病位在脾胃,治疗则是调理脾胃。中医儿科在认识与治疗少儿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的方药不在少数,但由于中药口感及喂养困难,常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也渐被社会关注。少儿推拿为机械的良性刺激,它不用药也不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刺激从而对脏腑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实现治愈疾病的目的,其对胃肠功能的调节较之药物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同时该法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少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少儿湿热型泄泻上具有显著的疗效。推拿治疗结合了少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使患儿的身体状况得到整体调理。针对少儿湿热泻,推拿以健脾助运、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治疗原则,常能获得不药而愈之功。少儿推拿治疗少儿湿热泻的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 孙德仁.少儿推拿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72.

[4] 孙德仁.少儿亚健康推拿调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47-55.

猜你喜欢

湿热型大肠拇指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降落伞(翻绳)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拇指姑娘
有趣的拇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临床分析
亚甲蓝溶液局部封闭配合自拟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湿热型肛门瘙痒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