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整合的教学实践分析
2017-04-17郭昶
郭昶
【摘要】近些年,经过不断的教学研究与整合,我国初中教育逐步在数学教学中实行数学课题教学,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加重了数学研究的方向性,从侧面帮助学生对数学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数学课题的学习中也逐步融入了信息技术,并在实施中获得效果的客观,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整合产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题学习 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59-01
在新课标中,对我国的教育模式有着明确的指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与能力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学校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此之上加入了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初中阶段,数学因为其知识的重要性,一直被学校所重视,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观性,学校逐步在数学的课题学习中融入信息技术,并且反响强烈,极大的促进了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一、数学课题学习的意义
因为数学内所蕴含的知识过于枯燥,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曾经有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数学的课题学习与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之处就在于,传统数学教学侧重点是知识的学习,而课题学习围绕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对数学知识方面的求知欲,并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在数学课题学习中,教师不在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教师的角色才教授变为课题的组织者,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灵活,减少了传统数学的枯燥感,学生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主动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进行数学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互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中吸收的知识量,并且如果在课题研究中出现障碍或者困难,教师经过分析,可以选择教学引导,但并不直接给出准确答案,安排学生在课下通过书籍与网络进行查询,因为在经过自己努力后得到的成果才会让人觉得记忆深刻,才更富有意义,学生可以从数学课题的学习中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
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题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中包含着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多媒体中的图片与影像可以很好的刺激学生的脑内活动,及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可以将多媒体中寻找到的答案,铭记于心。初中生还处于知识储备较少的阶段,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活跃自身的思维去分析,但思维过于抽象,还需要以集体形象进行辅助,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可以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见的分析,帮助学生从直观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吸收与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中播放一部短片,马上就能吸引在场学生的视线,及时是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忍不住去观看,而在这样的观看者,学生脑内自然而然就会进行思考,这时教师再适时的抛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在无意间变完成了对数学知识的教授。这种无明确目的的教学,对数学教育来说十分具有意义。
2.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教師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大军.多媒体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师切莫惜字如金[J]. 考试与评价. 2015(10)
[2]吴红霞.对于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