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17-04-17范曾
范曾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之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等職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较落后
(1)课程内容较为单调。相当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依然使用传统的、较为老旧的课程教育内容,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边界不清、内容交叉重复、课程单一无味。
(2)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观念落后或者教育资金不足,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依然存在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内容重理论性知识,缺乏实践性的课程体系、课程学习和技能学习,难以上升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使得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泛泛的专业理论理解能力,而不具备熟练的学前教育能力。
(3)拓展性课程较少。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这方面做得不足:课程设置中缺乏拓展性的课程训练;对该专业学生今后发展考虑不周;没有根据其个性提供专业课程选择的机会;没有为其提供掌握英语口语、音乐教学等专业技能的途径和课程。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就业难度的加大[1]。
2.课时设置安排不够合理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都存在课时设置过少、课时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如总课时设置过少,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一个学期不会超过20个课时;该专业重要的课程(幼儿游戏指导、活动设计与指导教程等)设置课时过少、开设过于笼统;教学方法课程(奥尔夫教学法、蒙氏教学法等)得不到重视,设置的课时非常短;拓展性、实践性课程(视唱练耳教学、简笔画等)的课时也设计得很少,等等。学生难以获得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更难以真正得到学前教育能力的提升。
3.对师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
在大力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育能力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相当高的学前教育能力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但是自身素质低下,难以为人师表。近年来,社会上学前教育机构出现的教师素质低下、对孩子施虐、诱导孩子行贿等问题越来越多,如果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师德的教育,很容易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扩张。这对孩子成长、对学前教育从业者的个人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优化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设置的合理化
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逐渐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与模式更加多样、课程体系日益科学完善;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形成并完善了基于学生就业需要的,为提高学前教育能力、个人技能以及道德素质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模式。
2.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化
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转为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和幼教事业的理念,提高学生学前教育中幼教活动的计划与组织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帮助其培养和熟练掌握某种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等等。在增强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需要,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2]。
3.丰富课程的内容
将学生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按照不同的领域划分为语言、健康、艺术、科学、社会等不同的方面,并进行分科教学,在每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丰富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4.增强课程实践性
结合学生今后的就业导向和就业要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专业技能、更符合学前教育行业需求的学生。学校不仅要根据学前教育行业的基本活动,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服务技能、保教技能,还要根据不同地区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与期待,培养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
5.加强师德教育
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其逐渐养成愿意投身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自觉性、具备认真从事学前教育的观念;对其进行适当的法律知识的培训与普及,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自己的行为合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品格,使其具备高尚的师德。
参考文献:
[1]王晓成,张佩萍,明廷华.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 2013(8):155-158.
[2]王来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983.
(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