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字句宾语句法性质研究综述

2017-04-17吴亦凡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

吴亦凡

摘要:中文句式中的“把”字句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许多学者就此话题展开过研究和讨论,其中包括吕叔湘、王力、邵敬敏、张伯江、王还、薛凤生、朱德熙、陆俭明,潘海华和张姜知等著名语言学者,他们从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宾语做出研究,“把”字句句式也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从语义,指称性和句法三个方面对“把”字句宾语的句法性质进行整理。

关键词:语义特征;指称性;句法特征

一、“把”字句宾语的语义特征

王力认为“把”字句是一种“处置式”句式,它可以表达如何处理人事物,他提出:“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那就是‘处置式,形式上来说,它将宾语移动到动词前,语义上来说,它表示了一种有意致使的行为。”吕叔湘,胡付和文炼认为“把”字句没有处置意味,“处置”是动词的特征但不是“把”字句的功能。“致使式”的提出试图提供一个语法框架来解释“把”字句尽管受到了许多批评和修正,“处置式”依然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句法学领域被广泛接受,但有许多“把”字句的现象不能用处置式解释,比如:这顿饭把他们吃得不亦乐乎。着这个句子里我们不能讲“这顿饭”理解成为一个对“他们”带有处置意味的名词。所以,王力提出在“把”字句句式中有另外一种结构叫做“继事式”,表示的是由前者导致的一种特殊结果。

许多学者认为“把”字句具有“致使”的意味。邵敬敏将“把”字句的作用归纳成“致果”。郭锐和叶向阳认为“处置式”表达的是一种有意的致使行为,可以将其看作是“致果”的一个分支。王红旗认为“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控制性的致使行为”的表达形式,“控制性”可以通过“把”字表达,“致使”意味则通过动词表达。在说话人看来,句子的主语是改变事物的原因,结果是在主语的控制性行为下导致的。

“影响”说是解释“把”字句的另一主流说法。戴浩一和孙朝奋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可以解释为“高及物性”,也就是说宾语被“完全影响”。但是吕叔湘提出在“把”字句中也有“偏称宾语”的情况,例如:“把蛋糕吃了一半”,“把桌子挪一下”。因此,宾语是否完全被影响还需进一步讨论。

“结果”说是“把”字句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分支。薛凤生认为“把”字句中的VP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用来表示由于某种特定原因而导致的特定结果,他进一步将“把”字句归纳成“A把B+C”,可以解释为因为A,B变成了C的状态。然而,并不是所有VP都可以都可以改变B的状态,例如:“你把这本书再看看”和“你把作文念一遍”。

二、“把”字句宾语的指称性

JosephMullie认为“把”字句宾语是“有定”的,傅雨贤认为“把”字句的功能可以被理解归纳为“让某人做某事;将某事完成”,它的宾语必须是一个“有定”的。他还将“把”字句的宾语总结为六类:(1)宾语是一个特定的人称代词;(2)宾语是一个限定词,比如“这,那”;(3)宾语是一个带有限定词的短语;(4)宾语是一个疑问代词;(5)宾语是带有修饰词的词组;(6)宾语是名词。王还认为“把”字句的的宾语也可以是“无定”的,但是它的宾语必须是一个确定的存在的人或物。在他看来“把”字句可以分为“特指”、“有定”和“无定”,在英语里可以追溯到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范畴。然而,在中文里我们使用“专指”和“泛指”更加合适。

三、“把”字句宾语的句法特征

李錦熙提出了“提宾说”,他认为将“把”字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可以形成“把”字句。比如在句子“我把这篇课文读完了”,“课文”是“读”的宾语,它被介词“把”提前到句子前面了。李锦熙将把字提前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过多的形容词使得宾语过于复杂,宾语提前可以使其得到强调;再者,过多的副词也会使得动词显得复杂。吕叔湘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把”字句在某些情况下,将宾语提前是非常有必要的。“某些情况”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动词后有额外宾语;动词后有补语;动词前有前缀。

Sybesma认为我们可以将“把”字后的名词词组看作是主语小句,但主语的原来位置是在动词后面。“把”字后面的名词词组和动词后的名词词组之间是存在语义关联的,比如“部分与整体”。这种语义关系可以用复杂的名词短语表示,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动词后面的一个整体。但有些情况下,一些名词短语很难被看做是一个整体,比如:“他把水浇了花”和“他把这件事写了报道”。

“原位主语说”可以被理解为“把”字句中的NP是一种主谓结构。朱德熙认为受事主语句与“把”字句有着密切的关系,(1)许多把字句不能还原成SVO句式,所以名词原来的位置应该是在动词前面(2)许多把字句去掉“把”自依然成立,剩下的部分则是受事主语。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4.

[2]潘海华.韩景泉,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J].中国语文,2008(6):514-517.

[3]邵敬敏.把字句研究纵横观[J].语文导报,1987(6).

[4]王还.“把”字句中“把”的宾语[J].中国语文,1985(1).

[5]王力.《王力文集》第二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1943年第1版).

[6]叶向阳.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7]张伯江.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4.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