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7-04-17戴久芳
戴久芳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生活化教学代表着教学方式的演变方向,也体现了新时期初中教育的大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尽快加以改进。文章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现存问题;改善对策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现存问题及不足
目前,尽管很多学校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生活化教学实践,但整体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首先,教法滞后。新课标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创新,但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采用的教法却并未出现太大变化。其次,课程设计模式陈旧。当前,很多学校依旧在沿用以教案为主的课程设计模式,这样就造成授课内容缺乏灵活性,给学生留下了枯燥、刻板的印象,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最后,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手段及内容方面与生活联系得还不够紧密,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应。
二、改善对策
(1)利用真实的例子,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例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却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擅长举例子,致使“生活化”难以实现。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一方面要改变自己的认识,重视举例环节;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举例方法、多积累素材,以便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恰当的例子来辅助教学。同时,在举例的时候,教师也要考虑初中生的心理,尽量做到以情动人。以“环境保护”为例,如果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只一味地强调要保护环境,那么,学生对环保的理解则很容易只停留在字面含义上,在生活中依旧不会有环保意识。这是因为教师的做法不能感染学生,他们并没有被触动,处于一种“听过就忘”的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比如当地污染严重的工厂给周围河流带来的影响。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現场实拍的图片或者视频,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明白污染就在身边,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环保的习惯。
(2)创新教法,加深学生对道德的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一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使其从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深切感悟。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参考下述方案:第一步,教师提出假设:在晚高峰的公交车上,人特别多,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被人群挤得摇摇晃晃。第二步,学生随意给自己选定一个身份,教师、工人、上班族、学生均可。第三步,向学生提问:谁最应该给老太太让座?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争议。比如,有人说“老师应该让座”,因为“老师年轻,应该体恤老人,并为其他人做出表率。”这个时候,扮演教师的学生就可能会反驳:“我每天要站在讲台上讲很久的课,课下还要批改作业,很忙,一天下班也很累,所以,应该由其他人来让座,比如上班族,他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很轻松。”对此,扮演上班族的学生会说:“我每天在公司要接待客户,还要听从领导的安排处理各种事务,一天下来累得不想动。”在学生纷纷为自身找理由辩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要学会为他人考虑。
(3)联系生活,放大品德教育的影响。为了放大品德教育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将教学中提出的要求具体到生活中。还以尊老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授课的时候,教师不能只强调尊敬和爱护老人,而是要借助一些实际的例子,使他们明白如何尊老、尊老的要求和做法有哪些。为此,教师可尝试以下做法。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家里有老人吗?其次,追问:怎么样对待你的爷爷奶奶才算是尊敬他们?最后,继续追问: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尊敬他们吗?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很多学生与家人的关系都因此出现了隔阂,对于教师的提问,他们一开始一般会说要尊敬爷爷奶奶,为他们端茶倒水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教育学生:敬老并不是单纯地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他们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关怀;敬老的做法也不局限于端茶倒水,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与听力下降的爷爷奶奶说话的时候,要适当提高音量以保证他们能听见等,这些都是敬老的表现。在学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尊老的概念延伸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吴善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4).
[2]杨月添.分析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EB/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