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指导

2017-04-17马骁跃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教学改革高校

马骁跃

[摘 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当代中国高校教育中,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言和行相一致。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也能够更有效的提升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此,在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高校;教学改革;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48 — 02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在进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以前的人类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的伟大成果。马克思在1845年所写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了彻底的、辩证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马克思尖锐地抨击了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指出实践最本质的特征,进而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性活动,是主体的人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类这种特有的活动,虽然是自觉能动的,但是,实践活动是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支配的,具有客观物质性不能超越客观规律,必须是在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既然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绝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们中进行,是社会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也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同时,也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不仅在于认识活动本身,为实践服务是认识价值的最终实现。

二、对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的分析

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教育作为“全部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通过改变“人的世界”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从国家的层面來看,教育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从人民群众的层面看,教育改革是为了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都能够有学上,并且能够上好学。因此,从中国改革来看,教育改革应该首当其冲,可以说教育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导②。

(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现阶段高校教学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学生在大学期间大多想得是如何能够顺利毕业,顺利取得学位。不能从社会问题解决的层面来学习知识、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对现阶段我们国家大学生情况的观察不难发现,在人数占大多数的中等水平的高校中,学生在大学期间缺少学习动力和意志,而是把时间消耗在吃喝玩乐等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上。长此以往,慢慢丧失了自己学习的能力,丧失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不能从社会的角度考虑自己的人生使命,不能把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解释世界”的能力慢慢减退,就更不用说“改造世界”的能力了。

第二,高校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当前,高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反而考试却受到了学生更多的重视。许多学生在平时不用功,甚至还有旷课、迟到等不良行为,到了考试前拼命搞突击,纯粹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大学作为提高青年能力的地方,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学生能力水平的培养得不到重视,这样他们就不会真正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所学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发现什么才是社会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高校的社会实践情况分析

第一,社会实践在高校教学中存在较少且多流于形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去跨越①。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自己适合的职业、增强就业优势等多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观察许多高校社会实践就会发现,一些高校并没有开设社会实践教学;而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暑假或者寒假假期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要写社会实践报告。这些要求看似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学生往往会应付性的去实践,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学生甚至都不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在当地或者自己熟悉的地方找个单位在实践表上盖个章,然后自己随便写一份实践报告来应付学校的考核。这样的社会实践只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它本来应有的效果。

第二,现阶段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对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实习的效果并不能有效发挥。现在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多为“90后”青年,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了家里父母、亲人们的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实习,由于实习时间长,其效果总的来说比假期的社会实践要好,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而学校集体组织的实习活动一般都会去条件艰苦、环境较差、发展落后的农村等地方,实习较为艰苦。“90后”青年学生从小没有体验过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加之这些他们所特有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忍受实习期间的各种痛苦经历,不能良好地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在实习过程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做事情不认真。这样,学校集体组织实习应有的效果不能完全实现。

三、增强高校教学实践性的途径

(一)高校要优化教学体制

过去学生不重视社会实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实践成绩和自己毕业没有关系。所以,高校要想更好的落实社会实践就必须建立严格合理的制度来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校社会实践环节来说,同样的,制度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要改革过去考试决定一切的制度。对于大学生教育来说,首先必须抓紧的当然是基础知识以及相应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必须做到向课堂要成绩,课堂教学必须受到重视,让学生真正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真正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在理论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二,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激励机制。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甚至物质上的回报。相反,对那些不认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表现恶劣的学生要给予严肃处理。并且,让社会实践的成绩和学生的毕业、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方面挂钩。有了严格的制度机制,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并且能够大大地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精心设计,增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要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要精心设计社会实践,建立专门领导机构负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以前,高校在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实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被分到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不相符合或者和自己的兴趣相差甚远,这都会影响到实践的最终效果。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等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安排更加合理、更加充满吸引力的实践活动。

(三)继续坚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我们不能因为实践做的差就放弃实践,“因噎废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说明。②”我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找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胡凡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的教育改革〔J〕.社会视野,总第321期.

〔7〕董晶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文教资料,2009,(0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教学改革高校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