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7-04-17马勤英
马勤英
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所有数学教师的重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例如,在学习完苏教版第十二册“纳税和利息”这节知识后,可以让学习设计一个表格,到银行把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学生5000元,让学生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很积极地就完成了这项作业。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
二、变化作业形式,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出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設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真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一些操作性作业、日记型作业等。
三、设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教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如,在学习“折扣”这节内容前,我预留作业,让他们进超市,看看那些东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学生很欣然地接受了这项作业,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去超市完成作业。到预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好多收获,全班学生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义,并且会进行相关原价和现价的计算。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自主思考,有的同伴讨论,有的询问调查。因此,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获取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正是需要这样的效果吗?
四、建层次性作业,促进个性化发展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教师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学生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总之,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能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是教师最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