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课程设计
2017-04-17吴丹
吴丹
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上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往往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喜欢口语交际训练,喜欢模仿和体会高层次的口语表达。但是他们的思维尚不够成熟,表达时逻辑性与深度都有缺陷,而且随着生理的变化往往带来心理上的微妙反应,渐渐地,学生变得不太轻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尊意识变得十分强烈,一旦自己的观点或看法遭到别人否定,或者是自己意识到错误,这些都会加剧“沉默性情”的养成。这种“沉默性情”在潜意识中被公认为成熟的标志之一,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上课时的发言情绪和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热情。相反,高二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逆反性都大大提高,他们最不乐意在一个固有的框架里去发表意见,往往训练时未知性越大,神秘感越强,他们的兴趣越浓。他们敢于否定权威,思想上随时都可能迸发灵感和火花,但有时往往又出格,乃至异想天开,甚至离经叛道,放得开却收不拢。
针对上述特征,可以根据《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二册的内容特征,设置下列训练点和训练流程:
一、感知、模仿表达的兴趣培养阶段
让学生明确口语表达的要求,认识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日常口语表达成为自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展现口语表达的魅力与深度,使学生心向往之,能感知、领悟课文中口语表达的精彩之处,并主动进行模仿。
1.通过课件或磁带,欣赏美文《荷塘月色》,感受乔榛、孙道临等名家朗诵的境界和魅力,并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感觉出发,一点一滴地去模仿名家的语调、语气、语速,达到口语训练熏陶与审美的目的。
2.通过课件展示《拿来主义》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时代背景,模拟当时演讲的场景,或由老师演示,使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清晰的思路、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强大的逻辑力量,并用模拟演讲的形式在小范围内发动学生主动上台表演,达到口语训练逻辑训练与表演训练的目的。
3.将文言文单元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分组编演课本剧,使学生在口语及动作表演中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文言的简练风格,然后让学生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表演,并对比两者的不同。
4.课堂演讲,每日一话题,学生自主选择谈话内容,可以是所见所闻所感所读,旨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有胆量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使课堂发言成为一种风气,成为学生自然的、主动的行为。
二、针对口头表达的分解训练阶段
1.理解阅读、反刍表达的训练:结合现代文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训练要求,将理清思路和口头表达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口头表达条理更清楚。
2.迁移、叙事表达的训练:通过对现代文阅读中概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进行叙事抒情内容的迁移训练,将阅读、写作、表达融而为一。
3.观察表达训练:结合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寻找适合自身表达特征和文体表达特征的材料,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4.情感表达训练: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情感表达训练,重点放在演讲上,使学生的语言、姿态、表情都达到情感表达的综合性要求。
5.联想、议论表达训练: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即时联想力和议论表达能力。
三、独立表达的合成训练阶段
1.鉴赏、品评表达训练:在讨论中,在语言交流中,激发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想象与联想,并用主观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结合小说、戏剧的学习,体味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的语言,并能进入角色,表现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口头表达的专题训练:通过各项在生活中具有实用性的专题训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接近专业化的水准,使学生能初步具備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自如组织各项活动并调动活动气氛的能力。
以上所设计的三个口语交际的训练阶段,着重于将口语交际训练与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融为一体,并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两项的学习,形成系统的、有连贯性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针对高一、高二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安排了不同的口语实践训练内容,循序渐进,更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一个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提高过程,只要坚持训练,定会有一批高水平的口语人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