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查出的结节是癌症吗

2017-04-16杨彦

保健与生活 2017年7期
关键词:防癌放化疗江苏省

杨彦

高血糖、脂肪肝,这在中青年人的体检结果中非常常见。近两年,“结节”来势汹汹,成了体检结果中新的高频词。体检查出肺部小结节、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惴惴不安,这是不是意味着有患癌症的可能?要不要及早切掉?

体检查出结节的越来越多

解读:结节不等于癌症,绝大多数是良性

“最近单位体检,医生说我有个甲状腺结节,这可把我吓坏了,好几天都没睡好觉。”孙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她之外,同事中还有查出肺部小结节的。孙女士和同事都不敢怠慢,准备去医院就诊复查。

被检出“结节”的越来越多,在临床上确实如此。以甲状腺结节为例,据了解,我国2010年、2011年曾经对10个城市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发病率是3%~4%,而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经在18%~19%,基本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现在各种结节的检出率增高,主要原因是检查手段的进步。”江苏省人民医院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低剂量螺旋CT的使用,让很多小病灶都无法遁形。无论是甲状腺结节还是肺部小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都很高。发现了这些结节,也不需要一切了之,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最合适的处理方法。绝大部分结节是良性的病变,并不会转化成癌症,患者定期复查即可。而如果恶性的可能性较高,那就应该及早接受治疗。

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院长表示,现在肿瘤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新兴的疗法其实是给患者增加了治疗的选择,并不是完全替代手术、放化疗等经典疗法。很多癌症已经被确认使用经典疗法是有效的,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也因为技术进步在减轻。患者选择疗法并不能一味求新,而是要选择最科学、合适的疗法,配合医生打好“组合拳”。

有癌症家族史很可怕?

解读:遗传已被证实没那么重要,患癌风险能自己掌控

在各种癌症的预防措施中,很多医生都会提到有家族病史的要特别当心,注意定期检查;而另一方面,随着癌症患者越来越多,亲戚中有人患癌症也越来越普遍,“有家族史”似乎越来越不是一个特异的因素。

冯继锋院长告诉记者,对于遗传因素等“内因”和环境、生活习惯等“外因”,最近的研究表明,外界因素在驱动癌症发生上占主要位置,遗传因素没有我们原本想象得那么重要。一些癌症呈现家族聚集性,也可能与同一家族拥有类似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江苏省肿瘤医院普外科陈环球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患胃癌,其实就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夜宵地摊吃,饮食生活不规律,恰恰是胃的杀手。另一方面,精神压力大,抽烟喝酒不节制,也是胃癌的重要诱发因素。

专家建议:

40岁以后,要重视防癌体检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接近90%的癌症与环境因素、食品卫生、慢性感染、生活方式等有关。专家表示,预防癌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体检和筛查是提前发现癌症隐患的好办法。不过,要注意的是,普通的健康体检和防癌体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区别对待。专家建议,在一般情况下,从40岁开始,要重视针对肿瘤的防癌体检。

猜你喜欢

防癌放化疗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每位女性都该懂的防癌重点
有真正抗癌的东西吗?
老年人更应注意防癌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