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7-04-15乔占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课程

乔占泽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十八大”之后,国家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战略高地,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深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同样被摆在了重要位置。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效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措施,也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双创”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创业教育的历史回顾

以课堂为载体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似乎是个历久而又弥新的话题。回顾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历程,如果把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看作是创业活动进大学的标志,那么时至今日已近二十载。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现为南京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1]特别是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全社会掀起创业浪潮。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2]2015年12月1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要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 ”[3]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精准推送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就创业指导教师,加强对就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4]

(二)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回顾创业教育进高校的历程,由最初的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带动大学生创业热情,逐步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纳入高校教学管理,逐渐发展成为大学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历经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四种模式:一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该模式强调重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二是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模式,该模式重在突出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创设大学生创业园模式,以创业园为依托,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申报、入驻孵化;四是综合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同时强调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两个方面相结合。[5]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课程设计不尽完善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载体,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创业课程的合理设计与安排,这直接影响学生创业学习的热情与效果。当前高校创业课程设计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安排上缺乏统筹考虑,主要是学生所学专业、学科与创业课程在知识量及知识架构方面缺乏合理的安排;二是当前的创业课程过于单一、过于“专业”,事实上创业教育涉及的学科较多,如创业营销、连锁经营、投资与理财、风险投资、企业的创办等,而大多数高校提供的仅仅是单纯的创业课,缺乏相关通识类课程的有效支撑。

(二)教学重讲授轻实践

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是一门实践性更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不是听一听、背一背、考一考就可以轻易取得学分的。“双创”背景下需通过各种实践教育让学生得到更多启发,推动有梦想、没行动的学生迈出第一步。要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打破单纯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因为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旦相脱离,学生就无法体验其中的意义和价值,无法体验创业的乐趣与艰辛,就难以激发对创业的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太过“抓面上普及”,使得一些学生把创业想象得过于简单化,以致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就轻易、盲目地尝试创业,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单纯理论讲授式的创业教育,学生不重视,考试应付了事,考后基本忘光。

(三)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多数高校并未成立一个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或是组织专门的教学团队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创业教育,在机构和制度上没有一个完善且稳定的设计与安排,这样使得大学的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两种通病:一是创业教育的导师大都是来自学生管理团队的副书记、辅导员以及被行政命令“强行”摊派任务的青年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绝大部分人并未接受过系统、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培训,有的即使接受过短期培训,得到创业指导师资格认证,但实际上对企业的发展过程并不熟悉,更缺乏企业从无到有的创建经历,无法对企业的创建、运作以及操作过程进行深刻剖析;二是没有专门教学单位或科研机构的支持,教师备课、上课基本是教师独立进行,没有成立团队对创业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也很难争取到一定的专项资金进行科研支持。

三、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树立“面向全体、递进式教育”的教育理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要求高校创业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全体学生,要不分性别、民族、成绩优劣等开展创业教育。根据国务院2005年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高校要达到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健全创业教育体系的总要求和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及指导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递进式教育”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递进式教育”的创业教育理念解决的是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对象差别化、实施教育不分层所导致的对象不公、目标不明、方式单一的突出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在注重创业教育广泛性和普及性的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实施创业认知、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递进式”创业教育。

(二)不断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应该纳入高校必修课程范围内,在课程安排与知识架构上,一是要与其他必修课协调好,尤其是要注重把创业教育与学生所修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创业并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成功,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技能的多少。高校创业课程应在学生充分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创业课程上所学的创业知识,了解专业领域内的创业机会,进而进行创业模拟,使专业知识与创业紧密结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减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同时更好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二是要在确立创业教育课程必修地位的同时,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公选课程,创业涉及到财务、营销、管理、心理等学科,这些开放性和跨学科性较强的公选课作为创业教育的有效补充,可以充实和丰富创业课程教育。

(三)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当今就业状况严峻的形势下充分激发高校青年的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创业教育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实践性,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传授和纸上练兵的层面,教师在传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启发、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融进教学中,尤其要注重通过创设创业情境模拟带领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灵感与热情。[6]同样,在考核方式上注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如试卷的卷面成绩占一定比例,学生的创业模拟书或是实践经验总结等占一定比例,以这种方式推动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相关的领域去,促使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创业过程的认知。

(四)建立外引内设导师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创业教师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不仅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启发者,也是创业知识的传播者,创业信息的传达者,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创业过程的指导者。由于创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其中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内容要求创业教师在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创业流程、企业管理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高校相关部门要组织有实践基础的教师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如组织教师SYB课程培训等。此外,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如经济类学科的教师可以指导非经济类学科教师的备课,而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出身的教师可以指导经济类学科教师备课。其次,高校应有计划、分批次安排教师到企业中去锻炼、学习,鼓励教师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为教师参加各类创业教学比赛、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课程科研交流等提供必要的保证。最后,高校还应探索创新创业教师聘用机制,推行外引内设“双导师”制,从校内选拔并着重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同时从企业或社会上聘请一些成功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余忠钦.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4]15号,2014-12-10.

[3]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5]12号,2015-12-01.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6]5号,2016-05-27.

[5]蒋礼文,李景国,丁威.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创业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

[6]王洪才,刘隽颖,解德渤.大学创新教学:理念、特征与误区[J].中国大学教学,2016(2).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