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理念、问题与对策

2017-04-15易家维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发展

易家维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绿色发展:理念、问题与对策

易家维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崇尚人本主义的自然观的表现,它是相对于传统工业模式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要义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问题。在生态恶化的今天,为了走出这种发展的困境,中国必须重新确立新的发展模式,建立新的发展目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落实在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绿色;绿色发展;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被提上日程,可见,绿色发展理念对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严峻的问题也日益摆到我们面前。一方面,中国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要求积极探索突破绿色发展现实困境的可行性对策。

一、绿色发展理念

从词义上讲,在“绿色发展”一词中,“绿色”是代表着生机和活力,所以,“绿色发展”就包含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讲,绿色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因此,绿色发展理念就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绿色发展理念是针对国际社会反思“黑色发展”而提出的关于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是对旧有的资本主导下的价值观念的一个变革;其二,绿色发展理念是倡导物与人尺度统一的一种新理念,即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同时,保持生态的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一,从中国古代的朴素自然观中提炼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传统基础。如老子提出的关于天地道法的思想以及庄子提出的天地万物与我共生的思想,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承认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基本遵循。在生态环境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许多论述,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拱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将是: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自然走向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工业革命后,生态环境遭到了剧烈的破坏,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随后,一场绿色运动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并且也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以维持生态平衡,满足新兴需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的未来社会理论。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因素。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个时期,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或者说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的重大转型期。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活动不能逾越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过于陶醉在我们对大自然的攫取之中势必会遭到反击。当今世界从十九世纪起逐渐形成的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例如,全球气温的上升就是人们陶醉在工业革命的胜利喜悦后的灾难性结果。除此之外,人类将面临局面还有:食品短缺、海平面升高、洪涝增多、干旱加剧以及动物多样性的消失。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深刻的现实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飞速的发展,物质文化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面临的环境问题与日俱增,甚至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大课题。可以看出,选择绿色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回顾几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不论是传统的东北式的大力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还是追求极速发展的深圳式道路都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由于伴随人们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美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显得日益急切。但是,要真正地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始终,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由于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重要性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比较粗浅甚至模糊的状态,也由于人们对“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尚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和达成广泛的共识。

二、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单位只追逐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造成了中国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得到很好的发挥以及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

首先,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并且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尚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单位时常抱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钻法律的空子,因此绿色发展得不到很好的实施,法律条令成了一纸空文。造成这一后果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给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机会;第二,法律法规在制定违反惩罚时力度不够,没能给不法企业以深刻的教训,也没能很好的警示其他企业单位;第三,政府部门没能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政策,也没能及时发现实践中的给予及时的反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长期以来“人情社会”思想观念对环保法的顺利实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出现危害环境问题时,人们用情代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至于绿色发展得不到很好的开展,环境法也面临着挑战。

其次,企业单位只追逐经济上带来的利益,而轻视了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效益,造成了中国环境的恶化。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味只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高能耗、高排放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征,并且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多以粗放型模式为主,因此实现绿色发展任重道远。解决雾霾为代表的环境问题,首先要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工业领域必先要实施绿色发展的战略,但是,长期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模式很难转型升级,如果要实施,企业的生产成本肯定会增加。企业运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提高成本减少利润的事大多不愿去做。即使国家的政策强制要求,企业也没能落实下去,明里暗地各一套。另外,绿色生产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很多企业没有达到这个技术要求,也不愿意多出钱去学习这门技术,所以技术这个门槛也将给绿色发展造成阻碍。

最后,人民的绿色发展意识比较薄弱,因此绿色发展成为了一张空头支票。在绿色发展已成必然发展之路的今天,提高人民的社会道德责任感是必要的。但是,在真正落实绿色发展战略时,缺乏自主性。就企业自然人来说,社会道德意识薄弱:不少企业认为绿色发展是一个负担,治理污染要花钱,为追求高利润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高喊绿色环保的同时来偷工减料,使绿色发展落不到实处。就个人而言,人民意识到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求绿色发展的呼声与日俱增。可是,让人担心的是,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的素质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缺失的一环,对中国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

三、解决绿色发展问题的对策

解决绿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仅仅靠一人或一方之力是不够的,需要多方协力完成,才能使绿色发展之路更加的顺畅。作为绿色发展主体的国家、企业以及个人,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奉己之力,促进绿色发展的顺利进行。

第一,发挥国家在绿色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实施绿色新政。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的方针。中国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为了较快实现经济发展,改变落后状况,在资源环境政策上实施开发利用为主的方针,使工业化早期的发展是破坏性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约束,把节约和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意味着中国由过去的破坏性发展转向为建设性发展。其次,要强化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法律约束,推动绿色法治建设。将法治中国建设推上新的历史征程,也为绿色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绿色发展的法治建设,需要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法治全过程和各环节统一发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对以往黑色发展违法行为执行不力的垢病,并且要抛弃传统的法理之外还有人情的旧观念,保证绿色发展的实现。最后,及时发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要运用政府财政转移、税收调节等经济手段的作用,直接进行经济干预。运用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加税或罚款,遏制其发展;鼓励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为节能产业减税免息。此外,在贷款利息、价格调控、财政补贴等多方面积极干预,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政治风向。

第二,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在绿色经济生产中的担当,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国总污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工业污染,企业在绿色发展中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发挥主体作用。绿色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再一味追求经济最大化,而是将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两者发展的最优化。在此过程中企业只有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废弃物处理的生产全过程使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从根本上保证绿色发展。无论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原材料采购环节,还是在产品的制造加工环节,开发清洁生产技术,都要坚持绿色生产。在产品完工后的废物处理环节,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强对污染排放的净化处理,减少环境破坏。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治理污染,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企业生产的绿色化,使企业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从而获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

第三,发挥个人在绿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倡导绿色生活。绿色发展不只是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是为了人们的消费、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果绿色产品不被人们认可,那么绿色生产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绿色经济的最终归宿,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实行绿色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应是实施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其中,从日常的点滴着手。改变在资本价值主导下的“黑色发展”模式,“一切为了占有”的价值冲动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念,这种消费模式不仅使人们消耗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也产生了庞大的生活垃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形成新的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以“节俭消费”“文明消费”“合理消费”,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才能最终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发挥绿色消费在绿色发展中的现实推动力量,需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形成绿色生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要通过公益广告、社交网络、学校教育、产品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引导宣传,使人们认识到资源环境危机,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热情,树立绿色生活理念,走绿色消费之路。

四、总结

绿色发展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当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提出的新型发展方式。古今中外的生态环境观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恩的生态观,还是吸取西方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中国现在的环境现实,都强烈要求中国走绿色发展的可持续之路。过去中国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效益,我们已经自食其果。现在我们走的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在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之路出发。

[1]强连红,贾东奇.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内涵与路径选择.人民论坛,2017(1)

[2]周晓敏,杨先农.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理论与改革,2016(05)

[3]秦书生,杨硕.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探析.理论学刊,2015(06)

[4]黄志斌,姚灿,王新.绿色发展理论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辨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8)

[5]张治忠.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求索,2014(12)

[6]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13(02)

[7]陈凡,白瑞.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学术论坛,2013(04)

[8]白瑞,秦书生.论中国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理论月刊,2012(07)

[9]赵建军.人与自然的和解:“绿色发展”的价值观审视.哲学研究,2012(09)

[10]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社会主义研究,2012(05)

易家维(1994.01-),女,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