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新刊发布会暨“全球视野下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5陆建平

妇女研究论丛 2017年5期
关键词:妇女研究

陆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历史学系,上海 200234)

《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新刊发布会暨“全球视野下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陆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历史学系,上海 200234)

为探讨人类历史上女性和性别关系的状况,促进妇女与性别史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对话,由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主编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杂志2016年12月在上海创刊发行,这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份以妇女和性别史为主题的学术刊物。2016年12月4-5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世界史学科以及女性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新刊发布会暨“全球视野下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德国、日本和国内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学术刊物和出版社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全球视野下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理论、实践与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内容涉及中外历史上女性的政治、经济、法律、家庭地位、形象、性别关系以及妇女与性别史理论方法等方面,现将研讨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历史叙述与艺术表现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含义

图像作为史料已经在历史研究中获得了重视,与会专家进一步挖掘和解读了图像中女性的视觉形象及其丰富意涵。

女性形象及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性别观念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上海师范大学程郁教授考察了唐宋两代仕女图、风俗画、雕塑和服装饰品等图像史料和考古资料,发现宋代仕女呈现出内敛温顺的形象,不再以衣着暴露、突出性感之美为主题;宋代劳动妇女与仕女的形象截然不同,表现出明显的阶级特征,其形象更具女性特征。她认为,由唐至宋仕女形象的变化是逐渐兴起的理学强调女教的结果,仕女画中的女子只是宋代士大夫塑造的理想形象,市井妇女的着装性感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观念。北京大学李志生副教授的《帔:唐代女装的基本构成要素再议——基于下层妇女的考察》一文,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敦煌壁画、绘画中唐代下层妇女的着装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唐代女装中的帔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唐代妇女着帔的具体场合,认为帔并非下层妇女着装的基本构成,帔在一定意义上是某种身份的象征,妇女着帔是某种庄重的表达,它是唐人对帔的社会等级性和礼仪性认识不断强化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她强调了图像研究对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作用。浙江大学汤晓燕研究员对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早期法国挂毯艺术中的女性新形象进行了探讨,她指出,相较于中世纪的女性图像资料,文艺复兴早期法国挂毯艺术的题材从宗教教义向日常生活场景蔓延,并且女性在其中占据的位置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其原因是整个欧洲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背景中对尘世生活的观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因而性别观念也随之出现显著变化。

学者们解读了女性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公共话语构建。日本骏河台大学前山加奈子教授介绍了晚清时期上海《图画日报》所呈现的五类中国女学生形象,考察了激变中的中国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反应和评价,并将其与《图画日报》中其他阶层的女性进行对比,发现女学生作为新时代中的新女性已经开展了超越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活动。首都师范大学秦方博士以20世纪初天津女性吕碧城为个案,分析晚清时期女性新形象塑造、传播与传统才女文化认同之间的融合与冲突以及传播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话语。她发现,吕碧城公共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反映出在晚清“宏大”话语的影响下,男女两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焦虑与反思。丽水学院王赳教授利用20世纪初英国明信片图像史料,展示了明信片上的激进派妇女选举权论者形象,通过解读其中传达的大众传媒反对妇女选举权的政治信息以及英国社会对妇女选举权运动的普遍认知,认为其中体现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公共话语的构建。在研究视角上,她认为艺术历史也是政治历史,女性的历史也是政治运动的一部分。

女性形象中体现的身份认同是学者关注的重要方面。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介绍了古代希腊人建构的阿玛宗女战士的形象,她指出古希腊神话和艺术对阿玛宗女战士形象的描述,实际上是一种身份认同,同时也是一种性别关系的建构。古希腊城邦是一个男性公民占主体的共同体,无论是古希腊作家讲述的阿玛宗女战士故事,还是帕特农神庙等场所中的古希腊艺术品所描绘的有关场景,都表达了古希腊人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性别观念和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思想,反映出他们对不同于希腊男性公民的外邦女性等他者观念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伊丽莎白·古瑟(Elisabeth Günther)在《超越性别角色?塞维鲁王朝时期的皇室女性形象(公元三世纪)》一文中,从钱币、雕像等考古视觉史料出发,分析了古罗马塞维鲁王朝钱币中皇室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及其政治含义,考察了皇室女性公共身份的定位和展示的过程,认为塞维鲁王朝时代皇室女性在公共媒介上的形象不仅表现了作为皇室成员的身份认知,同时也成为罗马价值观的象征。

针对叙事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欧阳晓莉副研究员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古代两河流域文献,分析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妓女、女店主和贤妻三位凡人女性角色,认为两河流域文明传统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与她们当时所属的非主流人群和所处的边缘化地位直接相关。淮北师范大学张凯博士考察了古希腊史家色诺芬笔下的蛮族妻子形象,将这一群体与希腊传统中的雅典妻子形象以及蛮族妻子形象进行了比较。他认为色诺芬笔下的蛮族妻子参与主导公共事务,并与丈夫有亲密关系,也较希腊传统观念中的蛮族妻子形象更美且高尚。

二、社会生活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

中外历史的社会生活中各阶层妇女的状况是会议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涉及政治、经济、宗族、战争、法律、公共秩序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的各个方面,大大拓宽了这一研究领域。

(一)家庭与族群中的性别关系

在妇女与家族关系研究方面,宁波市史志研究中心王翠博士在《从墓志看唐代女性与本家的经济关系——以大和五年〈卢府君妻清河崔夫人墓志铭〉为中心》中解读了唐代《卢府君妻清河崔夫人墓志铭》,考证了铭文所涉及的女性与本家的经济交往,讨论了女性墓主与本家间往来的背景、时段、具体内容以及她推动本家与夫家交往的动因,并认为唐代女性在家族交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南京师范大学张菁教授以宜兴县的八部县志和多本家谱为主,考察明清时期宜兴地区牌坊的名称、分布、兴衰等状况,探究牌坊蕴含的政治和文化信息,她认为除了法律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宗族对于女性地位影响很大,牌坊所反映的不是道德而是权力问题,清代社会对女性规范的建构较前朝更为明显。华东师范大学李海峰教授聚焦古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女祭司群体的养老问题和“家庭养老”习俗。女祭司群体依靠兄弟、收养子女、依靠来自父母的财产以及个人养老等多种家庭养老模式来解决晚年养老问题。

学者们还对婚姻模式和家庭问题展开了思考。山东潍坊学院孙晶晶副教授分析了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婚配年龄和婚配模式。她认为两性结婚年龄有很大的不同,雅典家族内部通婚比较多,女继承人的婚配是典型的家族内部通婚模式。除了家族内部通婚外,在同等的社会阶层内部婚配也很常见。在伯里克利颁布了公民权法令之后,在公民集体内部选择婚配对象成为公民婚配时的首要选择。河南师范大学张冬冬副教授探讨现代日本女性家庭状况,她认为现代日本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较之二战前有了明显改善与提高,日本女性自身角色意识不断变动,她们急于摆脱家务、育儿、养老等束缚,夫妻角色、亲子关系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

(二)公共秩序中的性别关系

妇女在公共空间中的出行研究是社会史和妇女史研究中较为新颖的主题。苏州大学铁爱花教授在《随亲宦游:一种宋代女性行旅活动的制度与实践考察》中,通过对文集、笔记、小说、方志、类书等文献资料的综合与分析,从宋代女性行旅过程中遇到风险出发,指出宋代女性行旅风险不仅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性别特殊性、阶层差异性等特征,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也与社会性别秩序密切相关。陕西师范大学郭海文副教授通过形象史学研究,结合训诂学,对大唐公主的出行进行研究,介绍了公主出行工具的形式、用途及出行的条件。

考察女性在公共空间中如何表达意见和争取话语权成为妇女史研究中新的热点。上海师范大学陆伟芳教授在发言中主要介绍了20世纪初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用激烈行动表达诉求的演变过程,她发现,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妇女选举权运动的话语权几乎始终掌握在男性主流社会的手里,激进派的“行动”本身就构成一种“特殊”的话语,用另外一种形式争夺着社会的“话语权”。上海师范大学姚霏副教授在《街头的性别与国族——上海“三八”国际妇女节游行研究(1936-1951)》一文中结合对游行过程和事后舆论的分析,认为其中呈现出女性权益与国族利益的紧密交织、父权对女性追求权益行为的恶意和女性权益诉求的阶级差异。在研究方法上,她则将城市空间概念引入妇女与性别史研究。

在社会秩序中的妇女状况方面,常熟理工学院程新贤副教授聚焦城市管理的视角,从城市空间安排、日常生活规范和法律制定三个方面来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中男性和女性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及其中的性别关系。她发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政府对城市空间的安排和规范上,性别是重要因素,女性特别是已婚妇女的行为是政府规范的重要对象。研究者应当从性别关系视角重新审视文艺复兴。南开大学李卓教授回顾了日本历史上女天皇的执政情况,分析了二战后颁布的《皇室典范》对于女性继承皇位的限制,认为现任日本首相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持保守立场,以女性继承皇位来解决皇室继承危机依旧希望渺茫。

(三)战争环境中的女性

学者们首先讨论了直接面对战争的女性群体的状况。黑河学院孙丽红副研究员用详实的档案资料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女性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的原因、女性在军队担任作战和后勤岗位的情况,分析了女性战斗员的重要作用,她认为苏联妇女是卫国战争胜利的功臣和苏联历史的创造者,她们改写了两性关系的历史。东北师范大学刘恋介绍了历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的随军女性参与东征的动机、合理性以及她们在东征过程中的角色。

关于处于战争后方的女性,武汉大学马克·柯洛雷(Mark J.Crowley)副教授对二战时期英国的女性、爱国主义和对宣传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阶级属性和二战中女性对宣传活动和政府信息的回应之间有着重要联系,除了居住地位置以及女性选择的信息来源之外,女性的社会阶层也影响了她们对战争行为的认识以及表达爱国主义的方式。

关于战争中受到侵害的女性,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在《女性人权的深渊:中国籍“慰安妇”遭受的性奴役》中,依据20年来在中国各地田野调查的个案研究、档案文献及日本老兵回忆等资料,描述了日本法西斯在战争中推行的性奴隶制度,剖析论述了中国“慰安妇”群体被日军强行抓捕、殴打、性蹂躏以及遭受苦难的日常生活、精神伤害、死亡威胁等方面状况。他强调,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铁证如山,日本政府必须低头反省,承担责任。

(四)法律制度中的性别关系

针对法律中的女性权利和地位问题,淮北师范大学李倩博士从性别关系的视角探讨江、皖、浙、沪地区法律近代化进程中宗族女性权利和地位的转变,并就无锡惠山区村前村胡氏宗族进行个案分析。她认为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原处于父权与夫权交替包围下的宗族女性逐渐获得了法律意义上的自我权利,取得了婚姻自主、财产继承等权利,从性别关系角度而言,法律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易青博士就1928-1931年民国时期法律中女儿财产继承权问题的出现、司法实践中该问题的发展及国民党的补救措施进行了探讨。

在家庭政策史研究方面,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蕾在《冲突与融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家庭政策变革的探讨》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家庭政策,立足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历史情境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家庭政策的变革,分析了家庭变革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遭遇的冲突及融合中所历经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她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进行的家庭变革与调整,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一种现实选择,这场家庭变革有效地动员了最广大的农村妇女,提高了其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使得妇女获得平等权益,也冲击和动摇了父权制。

有的学者从法律著作史的角度探讨了法律与性别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顾斯文教授(Sven Günther)在《消失的女性?庞波尼乌斯和他罗马法制史中的“无女性偏见”论述》一文中介绍了二世纪罗马法学家塞克斯图斯·庞波尼乌斯的法律手册中几乎未提及女性的现象。在对法学家著述目的进行分析后,他发现,该书主要体现法理学家的重要性,具体的女性或男性个人都被弱化了,法学家庞波尼乌斯将他们仅仅看作改善法律的施行者,这清晰地展现了他著作中没有性别偏见的意图。

还有学者进一步从法律角度探究了女性与政权更迭,东北师范大学的徐家玲教授和贵州师范大学李继荣博士在《伊琳娜称帝:合理性与合法性契合》中梳理了八世纪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利奥三世颁布的新律《法律选编》,认为法律在家庭地位、监护权、继承权等方面提升了女性权利,该法律对伊琳娜称帝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

关于女性犯罪行为,江苏师范大学宋严萍教授考察了英国工业化期间女性犯罪的数量和类型、司法对女犯的处罚方式以及司法处罚中的性别差异,认为该时期英国司法界在对女性罪犯的处罚过程中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

(五)经济活动中的女性

女性从事经济活动与女性的经济地位研究也引起了专家的注意。浙江师范大学刘昌玉博士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乳母和保姆》一文中利用宫廷泥板文献、经济合同和文学作品等材料对“乳母”与“保姆”进行了辨析,他认为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楔形文字的术语中已经明确区分了两者的涵义与职能。安徽师范大学傅新球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她认为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妇女在乡村经济生活中担任多种经济角色,其经济活动对于维持家庭生存、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上海师范大学刘伟才副教授作了《非正式经济活动与非洲妇女发展:以赞比亚和莫桑比克为例》的交流发言,他介绍了非洲妇女非正式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探讨了其在非洲社会中所发挥的影响以及对改善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作用,但他认为,非正式经济活动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提升非洲妇女的地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潘迎华教授介绍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中产阶级女性职员出现的背景和状况,指出职员队伍在分工、工资和晋升中存在着两性差异,她认为女性劳动实现了女性经济上的自立问题,女性在公共领域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从而进一步重塑女性的社会角色。沈阳师范大学金利杰博士从经济史的视角探讨了二战前美国性别收入差异的问题,考察了从美洲殖民地时期到二战前美国女性与男性之间收入差异的情况及其原因,认为两者差异逐渐减少。

三、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动态

理论化建设是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就妇女与性别史的概念、方法论、发展方向等理论与方法问题以及中外妇女与性别史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讨论。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编审兼研究馆员高世瑜作了题为《贞节杂说》的报告,探讨了中国古代“贞节”一词的原意、内涵和演变及其与“贞洁”“孝”等观念的相互关系。她认为,“贞”“节”的意义从无褒贬含义发展到形容男女两性共同的忠诚正直等道德含义,“贞”“节”合并后逐渐成为概括妇女终极道德的最常用名词;“贞节”的内核可概括为“一”,即坚守一致。至明清时期,贞节观日益走向极端化,成为针对女性的宗教式美德。“贞节”与“贞洁”语义相近,内涵略有差别,“贞洁”蕴含身体在道德上的清洁、洁净,到了明清时期发展为要求女性为了丈夫、家庭和家族而守护身体的“洁净”。“节”与“孝”之间有时存在相悖之处,但中国古代礼教规范并未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随着贞节观日益走向极端化,“节”成为压倒一切、唯此为大的妇女道德。

华东师范大学王燕博士在《从“阴阳”到“性别”:现代中国性概念的源起》中介绍了晚清以来现代中国性概念的发生变化及其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向过程。她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借用了日本新造的“性”和与“性”相关的一系列词汇,“性”概念的诞生标志着儒家的文化男女观向西方科学生理观的转变,也标志着以家庭、宗族为本的价值观转向以个人和民族国家为本的价值观。

对于妇女与性别史学的研究方法,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强调了口述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她在题为《发展范式的女性口述史——从发生到行动的农村妇女口述比较研究》的报告中,以从个体发声到集体行动的两个中国山村的妇女口述史个案对比研究为出发点,探析了本土发展范式的女性主义口述史的历史走向和意义变化。她认为,从行动女性主义的社会实践看,将口述史作为妇女发展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利器,不止停留在访谈、叙述方面,更是集体赋权、发声、行动的实践;从知行合一的学术女性主义研究看,理想女性主义口述史的运行流程是一个“言—知—行—变”往复互动提升的过程,中国本土女性主义口述史开启了妇女推动社会变革、女性历史文化谱系传承以及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新方向。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审畅引婷在题为《妇女史书写的未来旨向——读汤尼·白露〈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一书》的报告中,介绍了该书在妇女史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并就妇女史书写的目的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问题提出了思考。她认为妇女史书写落脚点在于面向未来,是利用文本历史和社会历史对“过去的未来”的理论构建和赋值;要在方法论层面运用“词语误用”分辨出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理论涵义;“女性写作”对妇女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要既将“妇女”的历史概念理论化,同时实现“妇女”的理论概念历史化,以此体现妇女史书写的真正意义,即通过历史来阐释思想和观点,通过观点来想象和构建人类的未来。

中山大学曹鸿博士阐述了美国“性存在史”兴起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性存在史”的内涵与历史,分析这一领域涉及的主题、研究方法和问题,并反思了性存在史对传统历史研究的突破及其局限性。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苑莉莉介绍了现代法国的妇女和性别史研究与年鉴学派的关系。她认为两者在深层研究脉络中趋于一致,即通过对既往以男人为主体的男性化、中性化史学研究的批判,赋予行动者以性别化特质,用女人、性别的视角对历史研究进行重新解读与建构,并努力论证这种研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上海师范大学梁民愫教授作了题为《希拉·罗博瑟姆的女性主义历史研究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女性主义史学复兴论析》的报告,他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新史学从社会史取向转向文化史为背景,讨论英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史学家罗博瑟姆及其史学观念变革。他认为,希拉·罗博瑟姆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学派转变过程中重要的学者,她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新社会史理论对西方妇女史主题进行研究,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内部走上了妇女史和女性社会史研究的轨道。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郑晓霞介绍了非洲妇女史研究的发展状况。她指出非洲妇女史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非洲妇女研究的对象也从精英妇女向普通的城市和乡村女性扩展,90年代以后非洲社会性别研究兴起,非洲妇女史研究呈现跨学科、多元化的特点。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员陈晨博士以《多元文化与全球化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现状与比较——兼谈二十一世纪中日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表象》为题作了发言,她聚焦21世纪日本和中国社会中的“年轻女作家”和“女孩文化和媒体”,通过对这些文献和文化现象的跨国性别分析,指出了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时代下女性主义理论框架的特征及其变化。她认为,女性主义的派别和理论呈现多样化,而女性这一主题同样也在被解构。

在会议闭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本次研讨会议题丰富、视角新颖、方法多样、讨论深入,在妇女历史经验研究和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进展。她指出,男女两性学者携手共同研究妇女与性别史是此次研讨会的重要特点,与会学者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进行研讨将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引向了深入,他们对于图像与口述史资料的运用扩大了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史料范围;此外,中外学者在研讨会中的学术交流不但开阔了妇女与性别史研究者的视野,而且也促进了国内学界与国际学术前沿学者的互动;同时,老中青学者聚集一堂围绕妇女与性别史主题展开充分研讨,不仅巩固和传承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大量青年学者加入妇女与性别史研究队伍,充分显示该研究领域具有活力与希望。她期待国内外学者充分利用《妇女与性别史研究》这个学术平台,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本次研讨会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支持,它的成功召开对推动中国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绘山

C27

A

1004-2563(2017)05-0113-06

陆建平(1982-),男,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社会文化史。

猜你喜欢

妇女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