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新形势下滇东北山区扶贫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户精准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8)

“精准扶贫”新形势下滇东北山区扶贫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贾璐崔晓冬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8)

本文通过对贫困村的精准识别、帮扶管理以及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关键问题,从扶贫对象识别、项目安排、工作考核、反腐工作等角度,对“精准扶贫”新形势下滇东北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问题根源,以期对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有所裨益。

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考核机制;基层腐败

滇东北地区地处西南边疆,是集民族、山区、贫穷省情为一体的典型代表,也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上甘岭”。笔者所在单位云南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按照省委及省体育局的统一安排,积极参与了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等工作,先后帮扶了昭通市威信县双河乡、长安镇安乐村,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发现新时期扶贫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

一、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

“准确识别”是实施扶贫工作的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研究表明,在“识别”这一环节,往往将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排除在外,暴露了扶贫工作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对象识别排除,可分为两类:恶意排除和疏忽排除。

恶意排除是指为了优待亲友,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占主导地位或进行准确身份认定的人员,人为识别错误对象的扶贫现象。一是在确定的贫困乡镇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打分的方式来确定,但如何打分,如何监督,如何公正?使得打分流于形式。二是从村镇到贫困户,存在少数村组干部总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模糊公私界限,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利、优亲厚友等问题。虽然有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程序的要求,但农民代表的选择、宣传,公示等重点都是村干部说了算,贫困户很少或根本没有参与监督的机会,所以经常导致与村干部的关系好的才能被确定为贫困户。这种”近亲繁殖”的扶贫政策在偏远山村尤为严重。

疏忽排除指的是由于主观原因没能客观承认贫穷户而造成的。首先是涉及的人员准确把握不准政策和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民参与精准识别的主动性也不够,热情不高,导致身份信息不准确;其次是贫困识别标准,界限模糊,主观性较强;三是入户调查核实与公示环节。作为家庭调查核实的主要执行者,村干部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公示环节也是,如何公示,如何确认以及如何处理公众的反对意见。调查显示,许多村直接跳过了公示环节,造成识别错误。

二、扶贫内容安排不科学

一是帮扶项目不合理。扶贫项目应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按照省扶贫政策的实施发展规划,科学论证,才能真正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减少贫困发生率。但是,在精准扶贫的项目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为了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只注重项目申报,却没有因地制宜而脱离了实际。在必要性方面的一些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由项目主要负责人确定,有些项目没有充分的调查,项目资金也十分仓促,使得实际情况脱离了初衷与构想,最后不得不停止该项目的实施;二是选择的权利,在县、乡、村级决定扶贫项目,贫困农民没有资金和项目的自主性、自由裁量权,对项目的安排不符合实际,致使村民们相当被动,热情度很低。

二是帮助内容不是实际需要。由于贫困户在贫困、贫困、贫困和减贫等方面的根本需求差异甚至显着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帮助贫困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但实际的帮扶工作,很少或不考虑实际情况,帮助开发人员想当然,提供一些有助于简化工作程序的帮扶措施,或提供部分资金以及不完全的生产资料(如牛、猪、果苗等),没有广泛征求贫困户的意见,使得帮扶工作不符合实际需要。

三是帮扶项目投向不精准。帮助项目投资靶向性不明确,不能保证扶贫援助资金能被真正需要的贫困户拿到手里。而多数乡镇还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贫困户个体的发展意愿及寻求项目的差异性,很多扶贫产业项目仅仅是用援助资金购买一些简单的厂房、设备、机器,以此作为一项日常性质的项目采购。既没有注重制定扶贫战略的差异性,也不能保证投资收益的连续性、合理性,从而导致贫困户、贫困村的财政透明度受到质疑,项目收益入不敷出,财政帮扶资金效果不明显。

三、扶贫考核机制不完善

一是扶贫机制不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只对资金的违规使用进行处罚,然而运行成本,基层扶贫机制尚不明确,大大挫伤了乡镇机构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而且由于跨区域扶贫功能和扶贫资金管理缺乏长效机制,使扶贫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清晰,并缺乏相应监督与协调机制。

二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长期以来,把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县上,配套资金是交叉的,在他们面前很容易超过门槛,错过了很多扶持资金不到位或不及时足额到位的机会。由于贫穷,贫困地区需要资金注入,最初为该项目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扶贫,但由于扶贫项目配套资金,但对于穷人,重点村、乡贫困负担,债务负担,这就偏离了扶贫资金的使用,使更多的”扶贫资金的使用,越来越少的”马修效应”的现象,导致扶贫项目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多的债务。

三是脱贫增收量化目标不具备可持续性,无法确保经济薄弱户和已脱贫村不重新返贫。在一些地区,为了完成年度扶贫指标任务,我们过于关注数字扶贫忽略真正的扶贫,只有通过数学计算可以衡量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扶贫标准,而不管贫困人口是否真正实现不愁吃、不愁穿,是否做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是否得到保障,是否能够持续收入,住房是否能够安居,是否能够持续性收入、不重新返贫。

四是扶贫评估体系不准确。地理位置不同贫困县的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贫困程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滇东北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民情意味着贫困县考查机制变革,应进一步细化到省,再以省为单元来设定乡镇一级考核的指标和权重。调整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权重和指标,增加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年度扶贫开发目标,并提供地方财政资源用于扶贫开发等指标的考核比例。

四、扶贫项目腐败问题严重

近年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16年11月以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346个,目前已办结193个,其余问题正在督促整改中。

腐败是扶贫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也是实施扶贫项目实施的绊脚石。近年中央高压反腐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基层政府官员抱着”天高皇帝远”的心理伺机冒险,顶风作案,贪图暴利,从近期曝光的问题看,涉案的党员干部对纪律规定毫无敬畏,有的肆意吞占扶贫资金款,有的在扶贫工作中严重失职失责,有的在办理群众事务中借机”吃拿卡要”,有的为了中饱私囊而违反廉洁纪律等,这些情况都应该严肃处理。

[1]莫任珍.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5,(02)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6,(08)

贾璐,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教师,于2016年作为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参与了昭通市威信县长安镇安乐村的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党建扶贫等工作。

本文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课题“滇东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的对策研究”(编号为YJ20161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贫困户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