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探析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历史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网络时代下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探析

罗皓文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网络时代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广大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以及成长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上网的便捷化。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篡改国家历史、篡改社会历史,诋毁、丑化国家领袖、民族英雄的文章、帖子、段子,甚至有很多知名的大V以及明星在微博上大肆的发表和转载一下歪曲历史、抹黑英雄人物的微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这新的历史时期下,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于网络平台大肆的传播,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同时,对于广大青年朋友,尤其是广大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中的泛起并非是个偶然事件,而是有着其较为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发展依托。

首先,从国际背景来看,上世纪90年代的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急剧转入低潮,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走向,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思想走向。而在这个时期,西方反共势力则更加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其次,从国内背景来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社会上突然出现了一股怀疑和反对思想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他们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在思想领域提出了所谓“告别革命”、“告别乌托邦”、“告别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张。他们在“反思历史”的名义下,利用我们党经历的曲折,任意夸大党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蓄意歪曲历史,制造思想混乱。

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日益先进,日益普及。现在大多数人都有电脑,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信息传递比较快速,信息传递范围广。在当今这个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信息的传递变得极其的方便和快捷。人们随时可以浏览到最新的新闻消息,可以随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在这广大的网络用户当中,青年朋友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在广大的青年网络用户当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

二、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方式及其特点

大学生在广大的青年网络用户占有着很大的比例,而广大的大学生又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未来的成长中很多人都将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甚至可能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充满我国的政权机关。因此,大学生就成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

(一)传播媒介日益丰富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下的传播表现出了媒介的日益丰富性,比如通过微信、QQ、博客、微博、网页等等。微信、微博和QQ现在几乎成了每个网络用户每天必须要使用的软件,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们更加热衷于使用这些社交聊天软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散布者大量的使用这些软件平台,向广大的网络用户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由于这些社交软件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潮的传播。西方敌对势力不惜花重金雇佣专门的写手甚至一些网络“大V”,专门写一些文章、帖子、段子来定向的推送给目标浏览者。

(二)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

网络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从过去的单一日益呈现出了内容多样化和碎片化,比如现在网络上到处都充斥着对我国领袖毛泽东等人物的歪曲、抹黑,大肆的夸大他的历史错误,否定他的一切功绩,说他对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甚至无端编造一些他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还有大量的诋毁我们的民族英雄的段子、帖子,比如对于刘胡兰、黄继光、雷锋、邱少云等等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英雄人物。再到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问题、宗教问题以及我国的改革事业,制造网络谣言,夸大社会阴暗面、诋毁社会主义制度,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挑起事端,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给我国的发展造成制一定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的宝贵人才,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稳定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网络大肆的向他们灌输错误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他们已有的认知,对其造成了严重危害。

(一)削弱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阶段,其想法具有不稳定性,对于是非的判断力还不成熟,容易被网络上各种经过伪装后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因素所迷惑,阻碍正确信仰的确立。历史虚无主义颠倒历史,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给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削减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丧失其对共产党的信任,降低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网络是虚拟的,网络的匿名性致使一些大学生非法甚至歪曲一些社会事实,将其发到网上,并进行传播,导致不负责的社会行为出现。而网络中隐藏的历史虚无主义,又对“三观”尚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不良的思想冲击,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三)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的“新历史故事”,使大学生片面、感性地理解历史,产生认知障碍,面临困惑。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性格扭曲,愤世嫉俗、易走极端;在思想上重表象轻实质,重特征轻内涵;在行为上重结果轻品行,重眼下轻长远,以极端个人主义等作为人生哲理,价值取向发生严重偏差。

四、大学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网络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大学生朋友们要提过自己的甄别能力并自觉的抵制这些错误思潮,同时高校和媒体以及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网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给大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端正价值取向

各大高校应该在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一些能够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课程以及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真题错误思潮的能力,同时注重对于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自己真正能够抵御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另外,高校还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比如通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以及进行党组织活动等等。

(二)加强网络媒体监管,净化网络空间

国家对于网络以及网络媒体加强管理和引导,利用网络弘扬主旋律思想,占领网络制高点。国家对网络的监管应包括:第一,加强立法,以法律来规范网页、微博、空间的行为。第二,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增强网民的责任感,提倡文明上网。第三,及时疏导网络中的不良情绪型言论,对于网络中出现的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帖子进行删除,并对相关的账号进行查封,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相关的发帖人进行诉讼。

[1]龚云.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2]王增智.试析目前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特征及扼制途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罗皓文,男,汉族,甘肃景泰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方向)。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历史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