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贫困形成路径及其应对举措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救助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我国城市贫困形成路径及其应对举措

康莹莹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转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城市贫困问题,在城镇化加快的今天,怎样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本文就城市贫困的形成路径和应对举措进行了讨论。

城市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就业困难;扶贫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形成路径

(一)政策制定问题

政策的缺失问题,市场经济就是让资源充分流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管制,经济的发展相对的自由,这也就必不可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让步导致政策的缺失问题。

政策的不合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国家发展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上,国家发展的其他方面为经济的发展让路。我国的政策制定的不合理使得社会保障,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缓慢,各项保障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严重。财政政策对民生方面重视程度不高,投入较少。这些问题使得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改善。

在已经制定的政策上,不管是经济政策还是社会政策,在内容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城市贫困出现的原因。经济政策在内容的制定上使得富人和穷人获得的机会不平等。社会政策在内容的制定上存在一些资源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变化出现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因为劳动力人口较多,劳动力成本也较低,所以一直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占了大部分,但是我国逐渐发展,社会开始转型并且产业结构开始变化,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对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信息化产业等第三产业开始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和产业结构的劳动者,他们大量失业,部分成为贫困人口,城市中的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主要从事的是第二产业。

(三)城市贫困人口文化和劳动技术水平问题

城市贫困人口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贫困人口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教育水平低和劳动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之中,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城市中的就业更加看重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脑力劳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资的高低。城市人口的文化越高,他们成为贫困人口的几率就越低。

(四)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问题

我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一直处于不完善和不健全的阶段,出现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制定的标准较低,使得处在贫困边缘的人口得不到完善的救助从而成为贫困人口。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保障水平也较低,一些失业人口逐渐出现了贫困的问题,但得不到再就业的保障帮助,很容易成为贫困人口。

二、我国城市贫困的应对举措

在上文提到过,城市贫困问题并不是只有我国存在的问题,这是世界各国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城市社会建设发展中必然面临的问题。但是,我国因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我国的社会发展情况较为复杂,需要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的国情来应该对城市贫困问题。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对于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来说,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加强政策上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根本。贫困人群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各种合法权益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社会对他们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所以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解决就业问题

应对城市贫困问题就要解决就业问题,要促进失业和贫困人口的就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采取措施去扩宽就业的渠道。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更加全面、更加快速地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系统,提供给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机会,使贫困人口拥有或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能力。国家政府要制定政策规定去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多,给予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增加就业岗位。

(三)加大教育扶助

由于贫困人口教育水平较低,并且无力支付下一代的教育费用,这加大了城市贫困人口的脱贫困难程度,所以国家和社会加大对城市贫困人口的教育扶助是脱贫的关键。加大教育扶助需要国家教育部和相关部门、社会上的学校和一些非政府的教育机构共同的努力。还要提供更多的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学校,增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对已经陷入平困或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大教育扶助不仅要加强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教育帮助,还要对贫困人口下一代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水平和保障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着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应对举措的关键。

社会救助的重点内容有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对贫困人口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保障线。我国需要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的重视,根据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完善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增加社会救助的范围和类型,增加对社会救助机构和人员的配备,健全和完善慈善和公益事业,通过多渠道筹措社会救助资金,增加社会对社会救助的参与程度,完善社会救助的法治建设。

社会保险需要重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来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权益,要对着几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并且扩大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改进医疗卫生水平和保障水平也是应对城市贫困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都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这也是城市贫困问题的一大成因,所以我国一直都很重视改进医疗卫生水平,我国要控制医疗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制定保证医疗合理收费的规定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使社区医疗得到合理的利用,增宽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范围,增加救助力度,对确实的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免费,使他们能够真正有效受益,尽政府和社会各界最大的努力使“因病致贫,因贫反病”的恶性循环不再出现,降低就医门槛,降低虚高的医疗费用,对医疗体制内的各方面运行提出明确的规章制度,设立特别需要救助基金,对贫困人口提供长期的医疗救助资金,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五)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

一直以来扶贫的重点都只放在了物质扶贫上,其实对城市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也非常重要,要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防止城市贫困的恶性循环。脱贫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的城市贫困人口都是从精神上首先认为自己难以脱离贫困,所以,要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让城市贫困人口认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增加他们对建设社会和改善自身状况热情,维护社会的稳定。

[1]陈琦.我国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政策原因及其调整路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2012(4).80

[2]梁月.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J].南都学坛,2015(7).10

[3]杨东民.马鸿雁.潘圆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城市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分析[J].西南邮电学院报,2008(6).2

[4]田庆峰.城市贫困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7(1).51

康莹莹(1993-),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研究生,河北大学,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水下救助抢险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