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2017-04-15张团和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垒球传球统计图

张团和

(上杭县溪口中心小学,福建上杭364200)

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张团和

(上杭县溪口中心小学,福建上杭364200)

“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块,编入数学课程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描述以及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可以帮助学生对某些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与科学的预测,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因需要而统计;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多层面分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要重视运用动态的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数据的运动变化现象,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分析,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数据分析;教学策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当今科学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统计学越发凸显出它的生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块,编入数学课程中,这与传统的“统计初步”相比较,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概率”,而且把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内容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描述以及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对某些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与科学的预测,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1]

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们经常看到,学生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画出了统计图之后,教师问学生:哪一种量最大?哪一种量最小?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这些问题,教师的目的是想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判断和推测。然而,这种千篇一律的提问方式割裂了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不是建立在一种现实需要或自身需要基础上的分析,而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数据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教师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数据分析的需要是由教师的指令性活动产生的,还是由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实际需要产生的。只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需要,学生才会对统计结果自然而然地作出有意义的判断和推测,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联系实际分析——让学生因需要而统计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需要统计的数据一般也是带有背景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数据分析的需要,借助生活经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特点或变化规律,进行合理地推测,进而作出有意义的决策。[2]

例如,在“六一”节后,笔者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体育游园项目”调查,展示调查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示下面统计人数:垒球击锣45人,传球接力5人,集体跳绳11人。因为垒球击锣45人,传球接力5人,说明喜欢垒球击锣的人数最多,喜欢传球接力的人数最少,所以可以做出今后要多开展垒球击锣活动,少开展传球接力活动这个决策。这样分析数据对吗?学生说:“对!”笔者说:“不一定对。比如“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评选活动中,从网上的统计图可以看出,魔术表演的条形最长,表明很多人喜欢魔术,那么,是不是明年的春晚就安排多一些魔术表演呢?实际情况是:不一定!策划人不一定会那样去做。所以,对这三个数据分析,不能认为垒球击锣的人数最多,就要多开展垒球击锣活动,而少开展传球接力这个项目了。而是应该对这些数据分析后,猜测到垒球击锣更有趣味性或者说传球接力的组织者不够用心,没能吸引学生,或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传球接力,或者有其他推测。最终得出决策是:学校要精心组织,多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兴趣爱好的有趣味性的活动。通过联系实际的判断与推测,作出有意义的决策,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发展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应对信息时代的实际能力。

二、从多层面分析——让学生因拓展而深入

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得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分析,最后做出决策,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适应信息社会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多层面分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例如,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例1后,可以呈现“各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解读信息,与学生交流:统计图中呈现的是某商店售货员在向销售经理汇报上周售出各种品牌的矿泉水,她给经理一份销售情况条形统计图。这时,我们可以问学生:从这份统计图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信息?这是第一层面——直观性分析。这一层面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这是学生对统计图的数据作最表层的感受。然后,问学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是第二层面——数学性分析。这一层面体现了统计的数学性。接着,继续问学生:从图中你猜想到什么?这是第三层面——应用性分析。这一层面要注重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引导他们采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种思维去判断、推测。(比如:从上周情况预测下周情况,从这个商店情况预测本地或外地其它商店情况等。)最后,问学生:如果你是销售经理,你会怎样选择购物清单?这是第四层面——角色变换。这一层面是决策性的,要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多角度去分析。这样引导学生解读信息,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的多层面分析,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进行动态分析——让学生因变换而灵活

“统计学源于无处不在的变异现象。”数据变异性是区分统计与其它数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志。[3]教材中的问题以及教师要求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大都是受一定圈子影响的。因此,教师们应重视运用动态的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数据的运动变化现象,学会运用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

例如,教学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本学期一至六单元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并制成折线统计图。一位同学说:张明下次考试可能考100分,对于他的猜测,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明前几次单元考试都是在60—80分之间,从这种变化趋势来看,下次考试,他不可能考100分。通过比较,大家更认同后一位同学的观点,他运用了动态变化的运动趋势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接下来,教师又呈现了第六单元考试错题情况统计图,让学生对错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对不同题型出现错题的人数的多与少,进行统计与比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和这次单元考试的错题情况,从自己的、他人的或教师的、出题人的等不同角度去动态分析,然后再对统计结果作猜测与推断,就会有形式多样的推测结果。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提倡个性分析——让学生因独特而收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统计结果,对不同类型数据寻找独特的切入点分析,分析时,不仅要观察各种数量的多与少,相差的情况,还要观察各种数量的增与减,增减的情况,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推测。

例如,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后,可以出示“某小学图书馆上周借阅情况条形统计图”,其中“文学类借出103本,科普类158本,故事类126本,历史类120本”,让学生分析统计图数据,决策图书馆应该如何购买新书。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会千篇一律地认为科普类图书上周借出本数最多,所以图书馆应多添置同学们喜爱的书。如果引导学生于独到处思考,分析数据,就会有多种结果。比如,有学生从文学类只借出103本这一信息分析,可能是学校文学类图书藏书量少,学生可选书不多,所以,学校应多添置文学类图书;也有学生认为,上周学校通知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所以,这类书近期借得较多,按这个数据分析推测不够准确;也有的可能会认为,各年级学生人数不一样,再过两个月同学们都升到上一个年级了,要统计各年级人数的借书情况才能做出决策等。对统计结果作不同的思考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判断与推测。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引导学生对统计数据作分析时,教师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一些误导数据进行合理质疑,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去选择、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泠沅,吴颖康.统计概率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A].数学课堂教学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66-167.

[3]顾泠沅,吴颖康.统计概率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A].数学课堂教学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82.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垒球传球统计图
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内侧传球》教案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我国高校慢速垒球教学方法改革略谈
扔垒球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