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
2017-04-15
(沈阳铁路局大连车务段 辽宁 沈阳 110000)
试论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
侯坤
(沈阳铁路局大连车务段辽宁沈阳110000)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铁路行业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良好的运行秩序以及行车环境、创新的机械设备以及对机械设备的维护都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所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而且必须积极落实。对于行车的安全而言,行车环境、人为因素以及机械设备对其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就结合铁路的具体运输情况,对其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和行车安全进行分析与研究,愿对今后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具体分析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铁路行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导,而且深受广大人们的重视。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心理想法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均对其有着重要影响,而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行为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1]。只有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以及工作规律进行详细了解与掌握,才能提前进行控制与管理,进而降低行车的安全事故,使得铁路运输安全抵达目的地。
二、简述铁路运输中企业员工作业行为
在具体的铁路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行为占其主要原因,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几率、影响范围以及严重性等。所以,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必须从本质上保证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行为,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影响程度以及严重性。
三、分析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以及行车安全
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便于观察,而且比较明显,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步骤、工作要求以及具体技术情况反映出来的。作业的本质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机械设备之间的密切联系[2]。所以要想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作业进行研究与分析,就必须从具体的人为、环境因素以及机械设备方面着手。
(一)概述作业行为与安全行为
在具体的工作中完成工作任务所表现的行为统称为作业行为。大部分的作业行为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培训得到的,而且经过具体的研究资料显示,工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之间必须通过良好、默契的配合,才能使其作业良好完成,突显其作业成效。与此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二)环境和作业人员的行为关系
作业人员对现场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做出的反应,充分表现工作人员的心理活动变化。具体行为是环境与作业人员互相联系的结果,其表现形式会追随环境与作业人员的变化而变化。
(三)工作人员过度疲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在具体的铁路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着高度集中的状态,难免会出现疲惫的状态,进而导致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给生产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建立工作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运输旅途的通畅。
四、铁路运输中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一)工作人员的心理原因
在具体的工作中,每一个员工都有着自己的心理想法,例如好胜、标新立异、冒险以及自负等想法,可是相关的管理人员总是会忽视这些问题,进而导致出现一系列不安全的行为发生。
(二)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
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工作人员的心理想法,工作习惯,久而久之就使员工在工作上出现懈怠心理,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比如,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规章制度相互矛盾问题。
(三)工作人员的不良习惯
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工作者周而复始的重复重复同一项工作,就会使得工作人员的出现厌烦、躁动等情绪,导致工作不认真,出现打瞌睡、精神不集中和走神等现象,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行车的安全,使其处于危险之中。所以,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组织一些活动,帮助他们排解烦恼、躁动的心理,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3]。
五、完善列车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其管理结构
(一)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
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比如运输过程中出现机车的检查、信号的检查、车机联控、吊车作业等,这时就要对其进行及时检查,落实其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作业的准确、安全的进行,进而保证铁路运输的高效性。
(二)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各个工作人员的性格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实施培训教育方案,进行针对性教育。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工作人员全方位的认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工作人员的具体文化水平以及对安全的认知意识对行车的安全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各个部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进而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确保行车安全。
(三)激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企业定期的组织一些安全活动,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因为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让工作人员多参加一些安全活动,有助于提升其安全意识,而且效果明显,比如参加行车工作的检查、参加行车安全知识竞赛、参加行车事故处理、参加行车安全制度的建立等。
(四)进行实时监控与定期审查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这样能避免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现不细心行为,而且要定期进行工作审查,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值班人员进行指令交接时,其列车管理人员的应答确认等,必须进行核查,避免其危险情况的发生。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车安全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4]。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良好的机械设备必须要靠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还要对其进行维护与保养,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而和谐、良好的行车环境以及行车秩序都是需要工作人员去维护,采用具体的管理制度,进行积极的落实。由此可见,企业工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铁路企业员的工作业行为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和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确保我国铁路运输行业良好发展。
[1]李强,周云来,王梦云.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7):00013-00014.
[2]郭方超,吴爽.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7):275-275.
[3]黄勇,李东升,黄佳畅,等.浅析铁路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评价[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20):273-273.
[4]王艳敏,李华新.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2(7):1125-1126.
侯坤(1976.4-),男,工程师,1998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运输专业,现从事铁路运输管理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