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科普素质

(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加强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对策研究

王显

(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针对黑龙省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健全工作机制、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黑龙江省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民科学素质;黑龙江省;对策研究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前提。目前,在黑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性别差异明显、公民对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积极寻找解决对策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健全工作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是科普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第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在科普工作当中,充分落实领导责任制,各地区各级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改善工作消极,互相推诿的状况。各级领导定期召开科普工作会议,制定科普工作阶段性任务,积极动员各级工作人员参与到科学素质建设中去;第二,制定详细可实行的政策激励机制。对于科学素质建设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积极组织各级单位向其学习,进行交流。同时,对于科普基础设施及科普人才的培养,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如为优秀的科普人才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以或现金奖励等;第三,健全考核督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对各地区进行实地评估指导,提高科普工作的质量。

二、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水平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国际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研究表明,基础阶段的科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渠道,对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1]。利用各种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手段以及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科技知识,增加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方面,第一,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更新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内容,普及科技知识;第二,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大力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探索开展与科学创新、技术实践有关的跨学科探究活动;第三,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创业实践项目,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2];第四,大力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辅助作用,推动建立校内和校外联动的科技教育体系。最后,均衡配置科技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技活动的融合发展[3]。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提升农村人口的科学素质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农民科学素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发。第一,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第二,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普示范性活动。组织科普专家科技入户,为农民定期普及科学常识,提供咨询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利用激励政策定期举办有奖科技常识比赛等。第三,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加大基层科普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质量。通过远程教育系统、科普活动栏建设等项目,改善农民科技服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加大农村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第四,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结合“互联网+”趋势,做好电子设备客户端的科技信息宣传、科技信息交流等工作,提高科技信息普及效率,保证农民的科技困惑及时解决。第五,对黑龙江省科普效果薄弱的地区加强科普精准帮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鼓励制度,借鉴成功经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提升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社会工程。由于城镇劳动人口的数量规模巨大,人群组成较为复杂。因此,在科普素质建设中难度较大。第一,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重点,广泛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培训、在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教育活动;第二,加快城镇劳动者科普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广播剧、公益广告、自媒体等城镇劳动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城镇劳动者参与科普活动,提高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推动科技知识在网上与生活中流行;第三,加大政策鼓励力度,营造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鼓励城镇劳动者学习科技常识,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领导干部掌握着地方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权力,直接参与地方管理或重大经济社会事务,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科学决策能力。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也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一,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第二,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如定期举办关于地区发展的高层次科普论坛等;第三,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依托自媒体平台以及电子设备客户端等信息化宣传手段,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态度,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一)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一是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训和研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学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师范类院校设置科技教育专业,培养专业的科学学科教师,并将科学教育课程教育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的整体规划中,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科学素质[4]。二是加强各类人群科技教育培训的教材建设,根据不同类别的人群的接受程度、教育水平等情况,出版不同的教材,使得各类人群都能够对教材产生兴趣。例如在农民这一类人群中的教材中,内容应该尽量简单易懂,同时多穿插图片,使得内容更加生动。三是改进科技教育教学方法,以往的填鸭式的把科技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发挥的作用往往达不到预期,需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采取实证教学、活动教学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从而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四是强化科技教育与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科教结合、共同推动科技教育的有效模式。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等基础设施,促进科普教育与培训功能的提升。

(二)实施社区科普民生工程

一是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通过科普活动进社区,举办一些技能大赛、科技展示、同时进行就业、再就业培训等,使得群众对于科普知识有些更新的认识。二是大力改善社区科普基础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科技展厅、科技信息宣传栏等设施,使得社区居民有着更多的了解科技、知识的途径[5]。三是促进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居民参与的社区科普结构,政府进行宏观指导,提出方向性建议,给予社区科普工作重视,社会媒体、企业等积极响应,举办各种科普活动,群众积极参与和响应,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新格局。

(三)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一是实施黑龙江省“互联网+科普”行动。一方面,建立自己的科普网站,实时发布最新科技成果以及即将要展开的科普活动的具体信息和后期科普活动开展情况,定期更新科普知识,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向群众详细解释科普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科普与互联网的合作,大力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宣传优势,与几大知名网站进行合作,如新浪、百度等网站,开辟专栏,搭建科普网络平台,推广科普活动。二是强化科普传播协作,与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平台进行合作,推广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精准定位科普人群,如,通过广播定位农民、司机、老人;通过电视定位各类群体;通过报纸定位老师、公务员等知识分子;通过互联网定位青少年群体,当然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也将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四是完善科普信息化深度应用和精准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物联网、互动平台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有深度的科普活动。如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实时的让群众发布生产的流程、市场状况等信息,更加深入的普及科普信息。

(四)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一是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注重对科普设施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这有利于地方更好的实施。二是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馆建设发展经验,积极进行科技馆的建设,不断增强和完善科技馆的功能[3]。从以展品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科技馆建设及展示内容应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和观众的感兴趣程度,同时让观众有一种受尊重的感觉,让观众能够在一种乐于接受、舒适的情况下接受科普教育。同时加快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科技等现代科技,使科技馆通过更加科学、先进的方式,向观众科普信息。三是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实现科普设施进社区,使得城镇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接受科普教育,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社区里可以放置科普电子屏,及时更新科普信息等等。同时注重科普设施在农村的普及,实现每村或者在农民活动范围内,设立科普设施,如设立电子屏、科普展示厅等。四是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注重科普示范县建设,通过评定工作,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使得优质资源能够有效的开发开放。

(五)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一是培育发展科普产业,科普产业涉及旅游、动漫、展教产品等多行业领域,发展科普产业需要融合多领域知识,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等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形成科普产业。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方式运营,培育孵化出一批科普产业带头企业,打造出一批科普产业服务中介机构,促进科普产业集群形成。二是加强科普产业市场的培育,积极为科普产业提供一些平台,例如在一些国际性贸易交流会、旅游景区产品展示区上,如在“哈洽会”上积极支持科普产品的展示和贸易、“冰雪大世界”景区运用推广最新科普旅游产品等,是科普产品产生市场需求,从而更好的培育科普产业市场。

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政府应对科普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将科普工作纳入到重要议程中。同时协会也要主动谋划工作,协调、组织各方活动,使得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利用各种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合理规划人才培养计划,从而推动科普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要重视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培训,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从而更好的普及到青少年的队伍中。三是加强农村、城镇社区科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面、科学的科普专家库,集智集策为农民和城镇社区居民服务,选拔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优秀农村科普人才。通过严格的筛选和把关,挑选出真正适合参与农村、城镇社区科普工作的专家,能够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有效的种植、创新等技术。帮助城镇社区居民科普教育,了解科技信息等。同时企业里,应组建一批技术成熟的科技人员队伍,帮助企业基层技术工人精进技术,同时了解其他方面的科技知识和最新的科技发展情况,扩充知识面。四是大力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与高校的合作,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同时在科普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科普人才。同时鼓励一些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其技能和知识特长,进行科普工作。通过这些途径组建出一支强大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

[1]郑明希.基于科学素质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文化教育研究网.http://edu.chinairn.com/news/20160826/142402398.shtml.科学素质列入公务员考试内容

[3]编辑部.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J].天津教育,2016,(5)

[4]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http://www.hljkx.cn/qmkxszxd/gzdt/201511/t20151123_322056.htm.关于黑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2015年)实施工作自查情况的汇报

[5]彭金林.创新型城市科普模式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

王显(1991-),女,汉,黑龙江省,硕士学位,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餐饮与快餐管理。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科普素质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