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薪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薪酬管理研究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薪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陈世荣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薪酬管理系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向员工传递着企业的价值导向,一个健全的薪酬管理系统是企业吸引、激励、发展最为有利的工具。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薪酬管理的研究以及对于我国薪酬管理的相关启示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我国的薪酬管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综述

一、薪酬管理的概念

对于薪酬概念的界定,美国著名学者加里·德斯勒认为,雇员薪酬是指雇员由于雇佣关系的存在而获得的各种所有形式的薪资和报酬[1],薪酬由两个部分构成:直接经济报酬和间接经济报酬。我国学者刘昕认为,薪酬的界定通常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宽口径的界定,将薪酬等同于报酬。第二种是中等口径的界定,即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第三种是窄口径的界定,即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2]。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企业界越来越习惯于运用上述第三种关于薪酬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在劳动者所获得的总经济报酬中,福利占得比重很小,基本上是从属于货币薪酬的;而现在,福利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因而有必要从薪酬的概念中分离出来。薪酬管理则指的是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员工的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水平、结构、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动态管理过程[3]。薪酬管理作为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手段,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薪酬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4]。

二、国外对薪酬管理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薪酬管理问题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学等方面来把握。从经济学理论的视角,该观点认为薪酬问题主要是两个[5],即工资的性质和工资的决定机制,其中,亚当·斯密在此阶段最早提出了工资的性质,并且开创了著名的工资差别理论,而在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家们则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于影响工资决定性因素的研究。其次,从管理学的视角则开始于美国“管理之父”泰勒对薪酬问题的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计件工资制,即员工的薪酬是根据员工生产的合格产品或完成的作业量,按预先商定的计件单价来确定给予劳动者的报酬。

理查德·I·亨德森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指出要确保薪酬系统的有效性,除了管理阶层的互相沟通之外,他们与行业联合会的代表及职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不仅能够促进相互信任,也是早期预警报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乔治·伯兰德和斯科特·斯内尔认为应该从战略性视角审视薪酬管理体系。他们认为薪酬管理应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动而有所改变,同时强调将薪酬管理战略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劳埃德拜厄斯、莱斯利鲁认为:健全的基本薪酬制度的最关键是为组织内部多种职位确定不同的工资范围。

近年来,已有的文献主要研究两个领域的问题:一是薪酬决策理论,主要讨论薪酬决策的依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薪酬形式,并对薪酬的产出进行检验;二是薪酬管理理论,主要讨论在各种情景下薪酬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对前者的研究主要发生在经济学、心理学领域,后者的研究主要发生在管理学领域。

三、国内对薪酬管理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进行将近20多年以来,国内对于薪酬体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和较大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薪酬管理都是在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从国外引进来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理论基本上集中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中,我国当前的许多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的观点、思路及技术,总体上大多是从国外借鉴而来的。我国的薪酬管理主要从薪酬管理的基本要素、影响要素、管理效能、体系设计、国际薪酬比较研究等方面展开。

我国著名薪酬管理专家王琪延指出,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竞争优势就必须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因为能否制订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对吸引、维系及激励优秀人才为组织所服务、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建立起对组织的归属感、有效完成组织的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

孙海法主要针对经理人员的报酬进行分析,其认为和一般的职工相比,经理人员的报酬不但有数量上的巨大差异且在结构上也有不同。周晶指出:必须对分配制度进行改良与完善,解决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中的弊端。设计一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方振邦、陈建辉认为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要适应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即企业发展阶段和薪酬战略之间联系得越紧密或彼此越适应,企业的效率就会越高。

吴晋雯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战略、企业运营模式、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等都对薪酬产生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关于企业对薪酬影响的问题也主要集中于这些方面[6]。

四、分析评价

在总体上来看,我国国内相关于薪酬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多数是沿袭了国外的框架。在对比几个国家的研究文献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薪酬管理研究的现状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如都从薪酬管理因素研究、薪酬管理效能研究、国际薪酬管理研究等角度开展,目前,我国在薪酬管理领域的研究虽然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诸多缺陷:

(一)在薪酬管理方面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了理论和实践这两大类,而国内大多数是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变革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深化,使企业在薪酬问题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而我国目前从管理实践角度研究的内容比较少。薪酬管理必须要始终与企业的发展战激略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凝聚力[7]。

(二)薪酬管理研的究方法方面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但国内目前薪酬管理方面的文献过多的关注在描述性分析,这也已经成为了国内研究薪酬管理的一个主要方法之一。

(三)薪酬管理内容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战略、薪酬支付形式等研究,其中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战略的研究较为成熟,形成了理论和经验证据的有效整合,而薪酬支付基础的研究较少,仅仅局限于通过经验证据的形式来获得研究,没有从更深层次、从多个学科角度来思考薪酬支付基础。

总而言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总结已有的问题,找出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的薪酬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全面地、多角度地去综合分析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民情去合理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管理制度,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昕.薪酬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国军.薪酬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苏列英,杨睿娟.薪酬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周晶.探讨企业薪酬的最佳优化组合[J].管理世界,2008.

[7]易光华.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J].财经界.2016.

陈世荣(1993-),男,陕西旬阳人,延安大学2016级行政管理研究生。

猜你喜欢

薪酬管理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