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异同的原因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雅典苏格拉底孔子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异同的原因

贾圆鑫刘友田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不仅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更是发展出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式、碰撞出不同思想火花的轴心阶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国的孔子开始用理智的方法和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不仅实现了对各自原始文化形态的突破和超越,而且塑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探究他们思想倾向上的异同以及这种异同产生的原因,对于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中于我有益的东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文化体制和价值观念的确立,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孔子;苏格拉底;差异;原因

一、同中有异的政治环境是思想差异的催化剂

(一)高度集权下的仁政思想

在古代的中国,无论是西周还是各诸候国争霸的春秋时代,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能够在乱世中统一民心,立有一席之地,在政体选择上,实行的都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在这种政体的统治之下,只有君主一人,高高在上,是大写的人,其他人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丞相大臣都是君主的奴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更能给臣民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与此相对应,君主的统治能否巩固,成为天下之共主,这也完全依赖于他在争霸中获得的土地和他的统治笼络了多少民心。为此,在这样一种双重需要的政治体制下,必然要求一切社会思想和社会实践都要对君王的政治统治服务,君主更要给自己的臣民提供了一个安定优越的生活条件。在这样一种政治环境的陶冶下,必然会产生出传播统治者思想,巩固统治者威严的思想家,这些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在制定政策和思考如何治理社会难题时,必须要重视“人”,突出“人”不可忽视臣民百姓的安危,但又不能将百姓地位的提高和改善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为其重民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君王的有序统治。孔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正是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如何安民、重民便成为了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深刻地认识到春秋时期周天子所以大权旁落,诸候国国君亡家亡国,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重民,没有将解决民的基本生活条件问题放到突出的位置上,相反重神超过重人,残民、害民之事层出不穷,所谓“苛政猛于虎也”。为此,孔子强调复礼来经世治国,他在教育上,十分注重周礼,要求人们的言行合乎礼仪和规范,安分守己;在道德观上,他提出仁爱、宽恕,他还要求政者要爱民,臣民者忠君等这些思想最终都被用于维护当时的政治统治秩序。

(二)奴隶制民主制度下的知识即美德

一提到古希腊雅典,都会在头脑中立刻反射出“民主”一词。众所周知,雅典是民主制的发源地。尽管这种民主制的局限性众多,但是,不管其局限性如何,它不像我国古代一样,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这种民主制的特点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而非金字塔式的集中于君主,不仅仅君主高高在上,有独立的人权,享有公民权的所有人都被作人看待,他们享有政治参与权,可以参与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决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但由于当时的雅典的民主制还仅仅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制,而且,那些享有公民权的人是以无偿占有奴隶劳动来保障他们政治参与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闭暇时间的。公民权的享有程度与每个人的财产占有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那些为了维护和提高自己公民地位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忙于从事各种有利于聚积钱财的工商业活动,忽视或漠视了公益活动以及必须的社会奉献精神。当时雅典的状况又是个人离不开城邦,离开城邦将丧失公民资格沦为奴隶,这种现实需要每个人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不可分割性,在享有权利的时候绝对不能忘记自己应尽的义务,否则,个人权利的实现是不可能得到很好保障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苏格拉底不再将思想的关注点放在自然界的领域,而是将关注点首次放在“人”上,他要求人们第一位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要求人们在自知自己无知后,通过求知、求真、求善来达到治国治家的目的。苏格拉底重视人的目的在于使个人的心智得到最大的发展、个人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避免因为人的过分自信与乐观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形态各异的经济形式是思想异同的源动力

(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工商业的比重很小。形成了一个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方式的运用上与早期的奴隶制社会下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人们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了自身的力量,生存方式也从原有的依附自然逐步转向依靠自身。对于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来说,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经验的积累,只有积累过去长期以来的农业经验,确实的落到农业实践之中,人民便能五谷丰登,有一个好的收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人们重经验、重历史、重传统、重继承的思想观念。受这种经济形态的影响,孔子也经常强调学习古人经验的重要性,我们熟知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就是鲜活的写照。孔子对夏商、对西周孔子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周礼,他更是赞叹不已。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即他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不要做出不合乎自身身份和道德规范的言行,通过外在行为的规范来约束,最终达到仁德。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强调单向灌输的作用及意义,重保守、轻改革等,也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所在。孔子虽然也主张反思性学习,重视“思”,甚至还提出过“九思”和“反思”,但更多的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即“举一反三”的能力;并且直接了当地告诉学生结论或答案,重在养成学生的具体操作性行为。

(二)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击退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波斯人进攻之后,雅典城邦凭借着优越地理位置,一跃成为希腊霸主。由于四面环海,交通便利,利于雅典人民经商出海,发展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地不断发展,不仅仅造就了奴隶制民主之下的人们的主体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还客观上培养了雅典人们独立的人格以及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开放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代,苏格拉底则不主张因循守旧,泥于古人,而主张积极创新,主张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在教学方式上,苏格拉底强调引导和启发,主张教弟子以方法而非告之以结果。他曾将自己喻为助产士,他说“在下面这一点上,我与接生婆相似,她们不生子,我缺少智慧……他们(和我交往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从我这学到什么东西,而是因为他们在自身发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并把它们产生出来。”同时苏格拉底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也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古代中国依附性人格的思想观念。他指出了个人应该做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城邦给予其权力的保障,,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有序性。苏格拉底还强调“由三而一”,即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重在培养学生的由归纳而综合的逻辑推力能力。

三、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是思想异同的助推器

(一)周礼崩溃的社会末世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被尊为“圣人”。作为中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者孔子,生活在一个繁荣的社会末世。在孔子时代,周初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的统治秩序,即所谓的周礼,已经崩溃。孔子生活的主要时期周朝日益衰微,正是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孔子不满意当时礼乐崩溃、社会秩序混乱的状况,提出了仁学思想。同时,在古代中国,传统的部落血缘关系也进而逐步演变为国家状态下的宗法制,过去个人对部落的依附不仅没有削弱,相反,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制下更加强化了,再加上,在古代中国王朝的兴衰依赖的是家庭和家族而非个人,是家庭和家族将一个个人结合到国家这个整体之中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更加强调个人对整体的服从,尤其是对家庭和家族的服从。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奉献精神,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造就了其思想核心是“仁”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核心思想中的“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二)私欲横行的社会风气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商品经济也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年轻的苏格拉底才有机会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时至苏格拉底中后期,历时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使雅典的民主政体受到了致命的摧残,农村经济和城市工商业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极大的危机和混乱中,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的边缘。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兴盛繁荣到腐败衰落的全过程。雅典民主制的极盛时代,也一去不复返。苏格拉底满怀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同时,立志为社会开出药方。苏格拉底作为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对传统的知识提出了疑问,他想在伦理道德领域寻求真知识,古希腊雅典的工商业比较发达,权利和利益观念巳深入人心,功利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标准。对于这种情况,尤其对于那些唯利是图的现象,苏格拉底优心忡忡,认为这是导致雅典社会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经常批评和抨击那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聚敛财富,猎取荣誉,而不追求智慧、真理和性灵的最高修养,这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下降,降低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人们对城邦的认同感,埋下了祸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光辉命题。

综上所述,在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比中,使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中西方思想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所在。为此,文化不分优劣,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应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对于由苏格拉底开启先河的西方文化应在批判中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不仅体现我们博采众长的胸襟,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1]张顺军.苏格拉底和孔子比较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2期.

[2]王大庆,孙红军.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倾向之异同.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5页.

[4]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页.

[5]张一平.苏格拉底和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6][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东方论坛.1994年第4期.

[7]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8.

[8]陈乔远.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论说方式及其影响[J].学术月刊,2009,(5).

[9]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1997.

[1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65.

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SDYY15095);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贾圆鑫(1993-),女,汉,山东滨州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刘友田(1968-),男,汉,山东日照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雅典苏格拉底孔子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雅典学院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苏格拉底的“收获”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