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简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

仲丽晨王曼昱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本文对中国的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作了简要阐述。除此之外,对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寻回本国建筑文化,本文也做了简单的探讨。

建筑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当下历史发展的阶段。文化是随时代历史发展不断累积的精神积淀,建筑是文化的容器,它既是社会环境的塑造者,又是社会意识的直接反映,与经济文化的兴衰息息相关。建筑反映出当下时代的发展程度,是对人们的生活习俗,意识,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

建筑文化

一、建筑文化的特征

(一)建筑文化的时代性。每个时代都有各自发展的趋势,建筑都反映各自独特的时代特征。原始时期,人类因自身的渺小弱势,为躲避猛兽袭击,自然灾害,采取穴居和巢居;中世纪时期,宗教色彩浓重,信仰主宰生活,哥特式建筑高、尖、直都反映出人类对神灵的向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崇尚自由,创造的热情高涨,这个时期的建筑推崇人道,建筑既有古典建筑比例的典雅,又极富浪漫。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化的大生产,推动现代材料、结构、理念的出现,简洁实用的现代建筑也随之诞生。后现代主义时期,反对现代建筑的冷漠,规整而出现了以玩弄形式,戏谑手法的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当代,由于自然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化,绿色可持续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同时,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层次,即精神上的丰富。

(二)建筑文化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建筑因气候特征,地域环境,建筑材料不同而孕育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冰岛用冰块砌筑的穹顶状冰屋,英国古堡,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等。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都是根植于对地域特色的深度挖掘和智慧呈现。可以认为,地域特色不仅从根本上诠释了建筑原创性,也从一个方面定义了建筑的适宜性。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木构架建筑一直是传统建筑的主流,但是不同地区也因其独特的地域性而形成符合当地环境的适宜的建筑类型。长江以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形成干阑式木构建筑,即将建筑抬离地面,底层饲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既可避免地下湿气又可做牲畜处所。北方地区因气候寒冷,采光要求高,建筑以院落式布置来抵御寒风,同时围合成庭院作为家庭内部的活动场所,并引入充足的光照。除了主流的木建筑,其他形式的建筑也因不同的地域环境产生,如华南地区的客家土楼,由圆形的夯土墙围合形成环形建筑,中间形成巨大的圆形庭院,环形建筑下层做储藏及牲畜居所之用,上层住人。出于对防御性的考虑,土楼外圈墙壁厚重且窗洞小且少,各家各户都向庭院开窗。总之,东西南北中部地区都具有其各自独特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对地域性的探究也是当代建筑发展越来越重视的因素。

(三)建筑文化的人文性。相较于从前,当代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极大满足,促发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的追求,关注人文情怀的建筑理念被提出,建筑建筑创作不单单是单体建筑设计,而是扩展为由各种类型建筑组成的街区和城市空间的创造。建筑创作不仅仅是红线内的设计,还要关注红线外的空间,创造更具文化兼容性的街区和城市工作、生活空间。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在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中,很多人表现出对复古方案,形式的推崇和赞赏,这折射出民族精神的回归,从情感上说十分可喜,但是建筑的时代性是不可忽略的,一味地仿古,想要去延续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的文化及形式,这会阻碍当代建筑的发展,造成我们这个时代建筑文化的空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力发达,建设速度迅捷,但对建筑设计方面的考量却越来越不深入,千城一面现象严重,建筑也难逃千栋一面。建筑不能因地制宜得被设计,导致建筑的地域化、特色化不强,不同经纬度的建筑在形式结构上并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建筑只是因地理位置不同,所处城市不同而不同。

究其原因,我想这都是一直在仰慕模仿所谓的优秀建筑,忘了什么是适宜当地特点的建筑,造成当地建筑文化缺失。关注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建成的建筑,却不深入思考优秀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出发点等设计方法,如此种种,使得我们只会干,不会想,只能靠抄袭来建造建筑,导致当今的尴尬局面。

三、中国建筑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一)深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延续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首先我们要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有深刻而理解,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璀璨文明沉淀,我们传统的建筑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仍然非常受用。古代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通常借助园林,园林是连接建筑与自然的媒介,是建筑与自然共生的方式,我们应该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不断发掘,反复思考剖析,对我们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理解,达到可以将其运用自如的程度。

(二)对当代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学习吸收。引入西方先进的理念及新材料新结构运用的技术。有目的的借鉴学习,发掘其优势,摒弃并改进不足之处。首先要对其他国家先进的信息理念持积极的态度,抱着学习而不是拿来主义的态度,只有对那些先进的经验有了深刻体会,才能融会贯通,灵活的运用到本国的文化建筑中来。

(三)兼顾民族性与时代性。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但是在重建的过程中,日本仍然保留了很多历史古迹,让建筑文化得以传播发扬,他们认真思考当地建筑文化的特色,在新建建筑中,发挥传统建筑的特点,使得当今日本建筑既富有民族特征,时代气息也很强。日本在复兴其传统建筑上有较高的造诣,同时日本的传统建筑是由我国传统建筑衍生的,我们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同时,中国的国情与日本的国情不同,不论是地域面积,所处位置等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还要探索真正适合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复兴之路。

(四)关注自身创新发展。坚持明确的建筑创作方向,不跟风,坚持人本主义,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脉,努力创造融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建筑作品,努力创造符合国情、服务大众的良好人居环境。发挥本民族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大杂居小聚居国情的道路。要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创新,提高原创能力,促进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结论

要重拾国人信心,复兴我国建筑文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踏踏实实真正做点什么。从国家层面到建设单位到个人,我们都应该把建筑文化归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建筑文化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都要把此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的一部分。

[1]文一峰.建筑符号学与原型思考——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反思[J].建筑学报.2012

[2]李晓东.媚俗与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M]/建筑理论历史文库(第1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丁沃沃.胡恒.建筑文化研究(第2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仲丽晨(1992-),女,汉族,河北,学生,工学硕士,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方向高校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