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高职院校教育中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研究
——以纺织品跟单课程为例
2017-04-15刘雷艮牛建涛黄紫娟
刘雷艮,韩 如,牛建涛,周 燕,黄紫娟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纺织高职院校教育中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研究
——以纺织品跟单课程为例
刘雷艮,韩 如,牛建涛,周 燕,黄紫娟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工商融合课程是将“工科”知识与“商科”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的一类课程。高职院校教育中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的意义体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实现产教结合、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制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是高职学校教育中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高职学校教育 工商融合课程 课程开发 纺织品跟单课程
职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形式开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重要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专门职业技能人才的必要途径。高职学校教育中的纺织工程专业主要为国家培养纺织领域的高级专门技能人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以及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发展,对纺织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具有深入的纺织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具有从事纺织品流通、销售等相关贸易知识。因此,也对纺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挑战,即纺织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学生扎实的纺织专业理论知识、从事纺织生产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从事纺织品流通和销售的贸易知识,将纺织专业和贸易专业相融合,培养工商融合的复合型高技能纺织行业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实现。因此,纺织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涵盖纺织专业理论、生产实践操作以及商品流通和销售等多方面知识领域的课程。纺织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工商融合课程正是基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产生和发展的一类课程,这类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为培养工商融合的高技能纺织专业人才提供了新方向。
1 相关概念界定
要探讨纺织高职院校教育中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的问题,有必要厘清“工商融合课程”和“课程开发”的含义。
1.1 “工商融合课程”的含义
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是综合课程的一种,亦称为合科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学科之间原来的界限不复存在”,“融合课程并非原先几门传统学科的拼盘或混合,而是打破或超越了被融合的各学科的固有逻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体——融合课程的逻辑”。[1]“工商融合”这一概念则是由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建华教授提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工科”与“商科”有机地融合起来。[2,3]而“工商融合课程”则是将“工科”知识与“商科”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的一类课程,其涵盖范围较广。具体到纺织工程专业的高职教育课程领域,“工商融合课程”应该是“经济与贸易类”和“纺织类”这两个一级学科的有机结合。如纺织品跟单课程,既要包括纺织学科中关于纺织品的科学认知,同时也要包含经济与贸易学科中的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工商融合课程”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打破了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能“工”会“商”的综合素质;第二,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第三,该类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1.2 “课程开发”的含义
“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指“决定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取向”。[4]在课程论中与“课程研究”、“课程设计”通用。具体而言,课程开发就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要依据教育目标、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开发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中的专业教师而言,课程开发研究是其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工商融合课程开发”正是基于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复合型高性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而产生的。[5,6]
2 工商融合课程开发在纺织高职学校教育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育要实现培养合格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课程设置是关键。纺织高职院校教育要实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工商融合课程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商融合课程开发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的终极目标。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该实现这一目的。纺织工商融合课程就是将纺织教育理论与纺织产品的生产、流通及交换领域的实践活动(即纺织品贸易)紧密结合的课程,该课程的开发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工”会“商”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接受纺织工程专业教育的高职学生而言,“纺织品跟单”这一工商融合课程的开发弥补了纺织学理论知识与纺织品流通的缝隙,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变了他们仅掌握纺织学理论与应用知识的片面性,使他们更能适应纺织品贸易和生产市场的需要。
2.2 工商融合课程开发有利于实现产教结合原则
产教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范的。所谓产教结合原则是指“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7]纺织高职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纺织学科的科学知识,更应该明确作为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柱之一的纺织产业运行规则。“纺织品跟单”这一工商融合课程开发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对纺织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的认知,更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纺织业运行中的贸易规则,从而使纺织教育与纺织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
2.3 工商融合课程开发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和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要遵循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流原则、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第三条原则的解读,笔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沟通,更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就纺织专业学生而言,“纺织品跟单”这一工商融合课程正是涵盖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影响到纺织业的生产、流通、交换领域的课程。该课程的实施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发展和学生就业意义非凡。总之,工商融合课程开发能够通过帮助学生获得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多学科知识而提升他们毕业后的就业能力,更能促进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学科之间有限资源的整合,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健全。
3 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的内容——以“纺织品跟单”课程为例
课程开发中所要关注的课程要素就是其具体内容。当前在课程开发的研究中,一般认为课程开发的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工商融合课程的开发就是要将该课程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组织成条理清晰、有利于课程实施的课程结构,发挥三者的整合功能,形成合力,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纺织品跟单”课程作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专业第一个工商融合课程,是在学院领导全力支持下开发的新课程,体现了学院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该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制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三个方面。
3.1 制定课程计划
纺织品跟单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以完善学生从事纺织行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该课程要培养既具有纺织专业科学知识、又精通纺织贸易规则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了使该课程能更好实施,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应完成《纺织材料》、《机织工艺》、《织物结构与应用》、《纺织品检验》、《纺纱学》、《染整概论》等纺织类专业课程以及《报关知识与商检》、《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经济与贸易类课程学习。纺织品跟单课程开设于二年级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共50学时,课程实施包括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知识部分,并以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大赛为支撑,最终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工学交替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课程考核与评价是以学生是否全面掌握纺织专业知识和纺织贸易规则,并能否完成纺织品跟单模拟考核为标准。
3.2 制定课程标准
纺织品跟单课程开发的背景是基于当前日益发展的纺织国际贸易领域对复合型高技能纺织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在改变传统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弊病的基础上,融合纺织学科与经济贸易学科,制定出本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设计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产教结合原则。课程目标是为纺织企业培养合格的纺织品跟单员、营销业务员以及生产管理员等岗位人员。内容标准包括纺织品贸易、成本核算、机织物织造跟单、针织物织造跟单、染整跟单和综合实训六个方面构成。在实施过程中建议以案例教学为根基,即建议以具体纺织品订单为例,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学科的整体概况,然后根据跟单的具体步骤了解并掌握每个部分的知识,最后进行总结,强化所学知识。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议与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能“工”会 “商”的综合素质。
3.3 编写教科书
当前纺织品跟单课程实施中采用的教科书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周燕教授主编的《纺织品外贸跟单》。该教科书是纺织高职高专“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也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教材,内容包括纺织品基础知识、跟单工作、机织物织造跟单、染整跟单和综合实训五大项目,全面系统地为学生提供了纺织品跟单相关纺织专业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和跟单工作流程。同时作为本课程主要实施者,基于教师职业的创造性特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发该课程,并在连续四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大赛的过程中,以及企业挂职锻炼过程中总结经验,以纺织产品类别(面料、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为主线,建构了纺织品跟单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跟单基础知识、面料跟单、服装跟单和家用纺织品跟单四大板块。本讲义注重纺织专业知识与贸易规则相结合,可以作为《纺织品外贸跟单》的补充材料。
纺织品跟单课程开发是工商融合课程开发的一个具体个案,在纺织高职学校教育中要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工商融合课程开发势在必行。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68.
[2] 张建华,李俊飞.推进工商融合 培育复合人才[J].高职论丛, 2009(4):47-49.
[3] 张建华,李俊飞.关于“工商融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 2009(12):23-25.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94.
[5] 杨毅红,钱建栋,张建华.“工商融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及路径[J].职教论坛, 2010(6):38-40.
[6] 李俊飞.工商融合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 2009(11):164-165.
[7] 刘旺洪主编.教育法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49.
2017-03-20
刘雷艮(1979-),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纺织材料和工商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
G714
B
1008-5580(2017)03-0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