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
2017-04-15刘东渝
刘东渝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基于行动研究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
刘东渝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随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推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凭借其独特优势,科学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及科学的辅导技术,对高职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训练与帮助,确保在情感、行为、意志以及认知等多个方面实现良性发展,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行动研究注重从中小规模范围出发,研究教育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实际情境开展。从行动研究的视角来探索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行动研究 高职学生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构建
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在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情境下,发挥团体的动力与运用心理学方面理论,对班级成员提供探索、自由交流与学习的空间,利于实现个体的心理成长与建构,是大力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行动研究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在小范围内开展的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将其运用在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中,更利于提高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质量,更好改进心理辅导工作,解决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1]。
1 基于行动研究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建构的价值
高职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事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利于构建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体系。我国心理学理论研究发展相对缓慢,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转换机制还有待于完善,这导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不能适应时代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来看,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国外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出现了诸多实践研究成果,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借鉴国外团体心理辅导的诸多经验基础上,从行动研究的视角构建适宜我国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二是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各自为战的局面,班级团体辅导将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建设紧密结合,提升班级凝聚力,构建教育的合力。通过开展班级辅导对班级成员较为了解,负责班级团体的辅导者与组织者自身有着天然优势,探索班级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这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相吻合的。再者,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在同一规划与目标体系中,从自身实际出发,自由组织、灵活取舍,这样不仅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连续性与科学性,也能为班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利于开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2]。
2 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班级团体的情境设计与心理氛围构建
一般来讲,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与团体情境设计、心理氛围的构建有着直接性关系。班级团体情境能为大学生提供生动、特定场所,为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提供沟通交流、模仿观察、体验内化与成长感悟的空间。一般来讲,情境主要包含三类:一类是直接情境。直接情境强调在真实的生存空间中,注重在自然状态下开展,各个成员之间的表现将更为真实、自然。第二类是准直接环境。准直接环境是在经过教育设计和建构的真实活动情境,该情境进一步优化了心理环境,注重心理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第三类是间接情境,注重在虚拟的状态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个体能感觉到身临其境,并促进个体的反思、探索与感悟。
2.2 组建有功能的班级团体
班级团体并不是个体进行简单的组合,功能的发挥主要决定于团体本身的性质、团体内成员素质、人数多少、向心力以及团结程度等。一般来讲,有功能的班级团体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班级团体达到一定的规模;二是班级团体内的各个成员彼此之间能形成共识;三是班级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与互动,成员彼此之间能相互支持、关怀、了解、欣赏、鼓励与协助等开展的正向互动,减少欺骗、讽刺、责备、打击等负面互动;四是班级团体内部成员通过互动与共识形成团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3 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人员的水平与成员需求
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和组建者,其本身的心理理论水平、心理辅导技巧、个性特点、心理辅导的理念等,都会对班级团体成员以及整个团体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班级团体内的成员对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主题设定以及运作过程等,都受到个体兴趣与实际需要的影响[3]。
3 行动研究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措施
3.1 组建行动小组,分类别确定适宜行动研究的具体内容
首先,组建行动小组。心理辅导者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确定小组的队长、口号及小组的名字,并且保持小组内成员相对稳定,在开主题班会时,也可以借助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名字及口号,这样便于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归属感。活动根据年级的差异进行分类,确保行动小组能按照各自差异来进行,这样更有利于不同年级的心理小组能有定位,更好提升自我。
其次,分类别确定适宜行动研究的具体内容。开展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应首先从行动研究视角下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一是适应性方面的问题,比如高职新生入学开展的适应性辅导、学生日常开展技巧性辅导等。二是科学解决高职学生存在的障碍性问题,比如高职学生的挫折应对和压力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学生发展性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自信心训练、素质拓展训练、言语技巧学习、潜能训练的发挥、创新思维的练习、语言技巧的训练等等。
3.2 确定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各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
还要从行动研究视角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在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将几个活动进行拼凑,让学生通过体验模拟情境就完事,需要将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让其确保在逐渐呈现的过程中,去学会感悟生活,感受问题情境,之后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等模式,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感悟。一般来讲,从投入到呈现,再发展到感受、感悟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确定达到的目标。
3.2.1 热身阶段
要求参与到班级辅导的学生,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热身,适当调整个体情绪,并能做到接纳其他同学。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其在紧张的氛围中能获得放松,在不安的心理情境下,能去逐渐放松自我,展现出真情。
3.2.2 冲突阶段
需要根据情境需要,感受情感体验,发现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训练班级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让学生减轻或减除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困惑,展示其好的心理品质,并不断提升个体能力,推动班级内全体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构建良好的班级活动氛围。
3.2.3 分享阶段
让学生对其加以重新审视,并学会进行适当调整自我,解决存在的困惑。让班级内的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与领悟。正确领悟同伴及自我,全面了解自我以及其他同学的盼望,清楚班级建设的目标。分享个体成功的体验以及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成功与友谊。
3.2.4 反馈阶段
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升教育效能,让学生学会去重新接纳一个新的自我。同时,在反馈阶段需要全面激发广大学生的反思能力,做好班级团体心理活动的结束工作。让学生通过写活动感想、活动日记等,让心理辅导者能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实际情况与心态,让学生能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3.3 掌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需要从学生多元智能强项开展活动设计,也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能接受的科学方式,进行科学处理。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一般来讲,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活动与角色扮演。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采用活动法,教师根据主题设计出活动,在辅导活动一开始就导入,彼此之间建构良性互动关系,设计的活动能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对以后开展的心理活动有期待感。而角色扮演是采用行为模式或者行为替代等,对个体心理过程加以影响的方法,是让学生采用一种相似的方式展现相应的内心感受与行为特点,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认知,适当减轻或者消除学生心理、行为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二是冥想与心理短剧。是强调通过个体自己查找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冥想的过程中开展问题假设,试着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比如探寻个体心灵的容貌、提升力量感、采用时间线技术来消除非理性观念等。而心理短剧是通过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情境表演,通过表演来得到释放,并且也能学习控制情绪的技巧,获得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增强对角色的理解力,提升学生共情能力。比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人交际出了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可以模拟其日常生活中与同学发生的真实情境,请同学来扮演该角色,重视从场面的效果,帮助学生寻找内心冲突的本源。
3.4 探索班级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结合,加强对班级辅导员的培训
3.4.1 探索班级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结合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关注人的积极面,将更进一步深刻理解人性,发展人的优点,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的力量之源,营造良好的氛围。所以,班级团体心理辅导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并结合行动研究的角度,注重班级情境与氛围的建设、个体力量的挖掘,将班级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通过团体来教育个人,通过个体的不断成长与团体发展相得益彰[4]。
3.4.2 加强对班级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与专业性强的工作,虽然表面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各类活动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丰富的心理学理念与专业技术,这就需要在充分了解背后的机理后,才能从活动目标出发,进行自由创造,不断探索高职学生班级心理辅导的新模式,全面落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升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水平。
3.5 做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综合评价工作
做好高职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综合评价工作是全面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团体活动评价,主要是帮助形成好的集体氛围,同时好的班级活动集体氛围能进一步推动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有序进行。二是个体评价主要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是开展自我控制与反省,让个体在集体力量中能实现新发展。三是还要将个体心理评价与集体心理评价进行统筹结合,提升综合评价的效益。
4 结语
从行动研究的视角,建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不仅有利于构建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体系,还能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班级团体的情境设计与心理氛围构建,组建有功能的班级团体,以及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人员的水平与成员需求。所以,构建行动研究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首先通过组建行动小组,分类别确定适宜行动研究的具体内容,确定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各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其次,掌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探索班级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结合,加强对班级辅导员的培训,做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综合评价工作,全面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张玉萍,张盛文,林丽妹.高职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4-147.
[2] 李爱叶.高职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3):151-152.
[3] 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3.
[4] 王娟,李勇.大学新生开展团体辅导策略与效果探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2-104.
2017-03-20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于行动研究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10SA076)
G444
A
1008-5580(2017)03-0233-04
作者:刘东渝(197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