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建筑施工设备管理探讨
2017-04-15
(吉林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00)
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建筑施工设备管理探讨
朴平王旭刚
(吉林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吉林吉林132000)
文章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建筑施工设备常见的几种管理方式,同时阐述了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建筑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有效管理策略。旨在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确保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的科学和有效。
信息化管理视角;建筑施工设备;管理
一、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管理方式
(一)源自运转和能耗记录的管理方式
做好设备运转和能耗记录管理是基础。针对建筑项目施工而言,在具体施工环节除了需要对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进行考虑外,还应当考虑施工设备购买与使用成本。且在施工设备成本中最主要的构成便是设备在运转状态下对能量的消耗成本。从现场实际了解到的情况看,整个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总成本中设备成本占据了较大份额,这便验证了设备管理对整个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二)源自设备资料的管理方式
做好设备资料管理是关键。这是因为与设备有关的出厂证明、使用说明书和设备维修卡等均包含于资料管理内容之中。在具体管理中,首先应安排专人将这些设备资料有序整理出来,目的在于方便维修者在检修工作时,能够根据需要快速找出不同设备资料。需注意的是除了对一些硬性资料进行管理外,管理者还应当将有关各类设备维修次数、维修账单等资料保存起来,以便日后企业财务部门在核算时,可以在这些单据的帮助下更准确的核算出施工建设成本。
(三)源自数据分析的管理方式
数据分析管理是重点。针对建筑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很多很多的管理数据,且为了验证设备管理效果,便需要将数据汇总进行分析。通常来讲,人们都是以图表的形式来展示数据分析结果。然而从实际出发,涉及于设备管理中的信息数量庞大,若采取图表绘制的方式并不可取,此时便要求管理者针对设备管理信息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分析总结。
处理好的数据再以图表的方式进行表述会容易很多。在绘制图表前应当将所有数据信息都输入专门的信息数据库中,随后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下会自动生成标准的信息图表,通过图表便能更加直观的看出设备管理成效。
(四)源自施工设备的监控管理方式
监控管理是核心。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应用现代化的监控手段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针对施工设备管理方面,监控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额核心所在。监控管理,除了实时监管施工设备外,还会将设备应用环节的各种信息实时反馈给施工管理者,方便他们制定下一步管理任务。监控管理需要针对设备编号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监控设备,且必须连接GPS系统,这是因为连接GPS系统后的监控管理,能够及时关注到设备防拆和损害等问题。
二、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管控机制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环节,并未按照国家规范与行业要求将一个统一且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机制构建出来,即便是一些施工建筑企业早已建立了有关施工设备的管理机制,但也已经过时,并没有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进行构建。
据了解,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施工管理中并未对施工设备引起足够多的重视,而是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置在工人安全问题和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此外在建筑工程社会利益、经济效益和最终用途等方面同样关注,始终忽视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二)关注度不够
发展迅猛的城市化建设水平,提升迅猛额国民经济水平,或直接或间接的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建筑施工的规模,还是建筑施工数量,都在持续扩增。然而从施工现场了解到的情况看,某些建筑单位领导并未对建筑设备管理引起足够多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管理手段,并未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开展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传统建筑管理大多是围绕项目施工成本、项目施工质量进行管控,极少涉及到施工设备管理。加之领导的不重视,下级自然也不会对设备管理引起重视,即便是有的下属已经意识到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管理施工设备的重要性,但他们主观意识告诉他,既然领导都不重视,我又何须多此一举。
三、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有效管理策略
(一)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完善各项设备管理条例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要想提升建筑施工设备管理水平、管理质量,首先要做的便是强化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的各项管理条例与体系。结合国内建筑行业整个的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现状,再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有必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即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实施现代化建筑设备管理。并且有效地信息化设备管理,除了节省人力、物力外,最主要的是同全人工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更高效、更准确,各项管理工作更细致。
诸如:某些建筑施工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较小,全凭肉眼看不见,但是不及时有效地将这个细微的问题解决,一旦问题扩大便会损坏施工设备,严重时耽误施工进程;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后,即便是微小的故障也能察觉,并将相关问题反映给检修人员,以此确保设备运营稳定性。
(二)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提升各阶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
要想确保当代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的有效性,便要求各个阶层管理者都必须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特别是最高领导层,只有他们针对施工设备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才会从单位发展实际出发,在施工与管理决策制定时,渗透足够多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和要求。
此外,针对一些老一辈的施工项目管理者,传统设备管理思想和方式在他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作为管理层为了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转变,更好地服从上级安排,除了理论上向他们宣传信息化施工设备管理的优势外,还应当结合实践,让他们自己比较信息化管理同传统管理施工设备,究竟好在哪里。只有让他们心服口服,才能为信息化设备管理工作在施工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强化培训力度
当前,国内大部分施工建设单位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涉及于其中的设备管理者专业度不足,甚至有些单位随意指派一名员工担任设备管理者,显然不利于信息化设备管理目标的实现。
针对此,各建筑企业在设备管理者选拔时,就应当对其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而后还应当聘请专家或高级员工定期对设备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水平进行强化,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经验交流探讨时间,通过彼此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设备管理意识与能力。此外,在管理上取得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发设备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好地为工作服务。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是围绕信息化管理方式出发,分析了建筑施工设备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存在的问题,而后结合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管理策略,目的在于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
[1]高向前,史丽敏.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研究[J].电子测试,2016,08:83-84+54.
[2]郭磊.建筑施工设备信息化管理[J].科技资讯,2015,05:126.
[3]冯忠.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2,09:116+119.
[4]康彩英.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