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服务行业贸易服务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55000)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袁小伟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55000)

服务贸易发展是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一环,是构成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部分,在世界各国的的经济活动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正逐渐成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工具。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对策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特征

(一)服务贸易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服务贸易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发展势头良好。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98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上涨到6043亿美元,规模扩大了61.67倍,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除个别年份外,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水平。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2.6%,与此同时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水平仅为4.7%。细分来看,服务进口38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服务出口2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7.6%。

(二)服务贸易持续存在逆差。在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却长期逆差。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至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曾出现过小幅度的下降,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逆差又持续扩大。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为1599.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具体到服务类别来看,逆差最大的是旅游贸易逆差,达到1078.9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67.5%。其次是运输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分别为579亿美元、219.7亿美元,二者均比2013年有所增长。

(三)服务贸易结构特点。2014年,中国三大传统服务贸易(建筑服务、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总额合计3765.5亿美元,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62.6%。三大服务出口合计增长10.7%,占服务出口总额的50.4%。传统产业之外,中国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也快速增长,金融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59.5%、24.6%、25.4%。其中金融服务出口大幅增长57.8%,达46亿美元;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9%,达183.6亿美元;咨询服务出口也增长了5.8%,达429亿美元。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助力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的结构不合理。目前国际服务贸易趋于资本化、知识化和技术化,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金融、电讯等)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专业服务、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处理等)将逐渐取代传统服务行业,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性行业为主,在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方面发展较为薄弱,从而使得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还处于产业链的末游。

(二)缺乏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由于中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使得专业人才十分匮乏,金融资本的相对不足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致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于依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出口模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人才、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阻碍了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抑制了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体制机制弊端。首先,促进发展服务贸易重视程度远小于货物贸易,外贸促进政策偏重于货物贸易。这一点从服务贸易数据统计频率和完整性同货物贸易统计的差距可以看出。其次,中国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仍很不完善。虽然服务贸易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但服务贸易促进政策仍然缺乏系统性,促进力度也远未满足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第三,中国服务贸易促进政策的精准性还有待提高。

(四)服务贸易领域法律规范不足。我国服务贸易缺乏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一些法律法规缺乏实操性,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这样使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缺乏规范,透明度不高。其次,一些法律法规与国际社会通行的贸易规则不接轨(WTO贸易规则特别是GATS),这样导致在国际贸易中摩擦频发,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也不足。除此之外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专利权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一直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善。

三、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我们必须让新型服务行业和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传统服务贸易的优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配套产业要大力扶持,为传统服务业注入新的活力,如互联网加、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成果。传统服务行业实现自身转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高附加值服务行业的发展,实现服务和技术的双创新。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带动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努力使之成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

(二)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服务贸易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关键是要提高国际服务贸易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要从大学高等教育入手,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加入细分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制定服务行业的人才引进和留用计划,为相关技术人才提供综合全面的保障,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灵活的手段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急需人才的行业,要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三)促进服务贸易机制体制创新。我国要成立服务贸易促进主管机构,统筹相关发展、改革事宜;要成立一个由政府、学界和行业组织代表的服务贸易外部机构,用以辅助政府对服务贸易进行管理;要转变传统只重视货物贸易的发展理念,统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思想,争取在新阶段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国家要进行顶层设计,指明服务贸易发展的前景,扫清服务贸易发展障碍,推进服务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我们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服务贸易相关法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之既符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又与WTO贸易规则特别是GATS接轨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从而让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的事项以法律、法规规范下来,以提高我国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结论

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但是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优化服务贸易内部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培养和加快机制体制改革等措施,从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1]刘丽杰.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途径.襄樊学院学报.2014(2)

[2]郑志国.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4(3)

[3]张芳.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

[4]文华,崔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政策性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5]史丹,夏杰长.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袁小伟,男,汉族,南通,研究生,苏州大学,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服务行业贸易服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建设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统计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经营管理研究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