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导向的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设计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婴儿导向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 200090)

行为导向的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设计研究

张舒沄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00090)

婴儿时期是观察、运动、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对相关能力进行适时、有效地强化能够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在婴儿成长持续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婴儿产品设计也需要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适应。本文从行为导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婴儿成长发展产品的设计理念进行了介绍。

产品设计;成长发展;行为导向

在本篇文章中将0岁至3岁的儿童归类为婴儿。婴儿心理的成长是建立在一定动作与物质发展基础之上的,其中物质基础是婴儿的神经系统和脑系统。心理发展来源于动作发展,动作发展也能够促进婴儿感觉器官与感知觉的发展。婴儿通过现有的感知觉与动作模式来应对外界刺激,取得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独立行走与手的抓握动作则能够形成婴儿对于空间的认识。由此可知,婴儿感知觉与动作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起到了纽带与链接作用,这也是婴儿成长产品设计的切入点。

一、婴儿成长发展产品的需求

婴儿成长时期的需求可以划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感知的需求、求助的需求、玩的需求、归属的需求、变化的需求以及自我表现的需求。其中感知需求是最为重要的需求,婴儿几乎每分每秒都在感知周围的信息,各种感官的成长也离不开各种信息的刺激,自我内在世界的形成也来源于此。其次是玩的需求,婴儿对小玩具、小餐具、爸爸的眼镜和妈妈的项链都有着强烈的好奇感。感知周围世界对婴儿是快乐的重要来源。

二、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设计原则

(一)兴趣启发原则

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精神发育的第一动力,浓厚的、正确的兴趣形成也是心理发展的必经过程,兴趣几乎是人类在婴儿阶段唯一的老师。一旦孩子对具体的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不会考虑目标事物是否重要、是难是易,无论理解还是不理解,他们都会通过不断的琢磨与分析,逐渐掌握直至领悟。

(二)适度引导原则

婴儿动作的发展需要以一定的准备性为基础,即动作的发展基于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婴儿一定要在自身具有准备性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刺激,若在没有达到准备状态的情况下接受动作训练,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知,在未建立起心理与生理基础的情况下指导婴儿进行训练是无效的。婴儿所接受的动作训练一定要与婴儿自身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互动创新原则

经实验研究发展,婴儿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摹仿以及集体活动能够使儿童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这种人类相互之间的作用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婴儿与婴儿间的互动也十分重要。因此,在对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婴儿与婴儿、婴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婴儿与产品之间的互动。

(四)循序渐进原则

婴儿阶段的人类,其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的变化与成长十分迅速,这种成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连续的过程,婴儿的成长正是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形成的。在对婴儿产品进行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使婴儿产品能够随着婴儿操作能力、认知能力的加强体现出更多的内涵,具有更多的使用方法与表现形式。

三、基于行为导向的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设计方法

(一)情景观察法

情景观察法指的是以了解婴儿行为方式为目的,将婴儿置于某一特定的情景中,在不施加任何干预的状态下,对婴儿的行为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结束分析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对设计中所需要的资料进行直接的获取,灵活性强、简便易行,无中间环节。同时,这种观察方法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直观性,观察结果不受婴儿反馈能力的影响。其缺点在于受时间限制,设计者所需要分析的婴儿行为只有在某一时间段内才能够出现,另外这种观察方法对于观察者自身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由于不同观察者理解、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观察结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

(二)实验分析法

实验分析法指的是通过对某种变化的操作对该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观察与记录,根据记录结果进行专门的分析。在婴儿成长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在各种设计因素的作用下,对婴儿的反应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婴儿对于产品的适应性与喜好程度。

自然实验是实验分析法的主要手段,即在与婴儿生活日常相关的自然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某些条件进行控制,这种实验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接近实际生活,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题的研究中。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需要重点设置各种制约条件,逐步分析所各种制约条件所造成的结果,对照相关现有资料,通过反复的核检与检验,得出科学、有效、可信的结论。

(三)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指的是设计人员自己充当婴儿的角色,在与婴儿实际生活场景相同的情境下对婴儿的行为进行模拟,以获取设计灵感,从婴儿的角度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分析成人产品与婴儿产品之间的差异,通过角色体验来感悟、体味、想象婴儿的心理世界。角色体验法能够加强设计者与婴儿之间的联系,得到与婴儿相似的情感,设计出与真正与婴儿心理需求相适应的产品

以上三种产品设计方法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渗透、共同实施,取长补短,相互组合。

四、行为导向下的婴儿产品设计实践

行为导向设计指的是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具体的操作动作进行分析,进而决定产品工艺、尺寸、色彩、材质以及选型。设计工作一方面需要对产品的机能问题进行考虑,同时也需要研究生产工艺、材料特性以及用户驭性等诸多因素。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的设计理念也会随之产生,这也是创新设计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创新设计与行为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联系,使产品设计的创新思路得到更加大的扩展。通过对行为方式进行设计,能够给用户带来有趣、新奇、耳目一新的感觉。

行为导向下的婴儿产品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对观察场景进行选择,所设定的观察场景一定要与婴儿的日常生活环境相一致,比如在早教园中进行随园观察或在婴儿家中进行入户观察。在情景观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婴儿的行为方式造成人为的干扰,只能纯粹对婴儿的客观行为进行记录。

五、结束语

行为导向下的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设计工作,需要通过归类、分析等方法对婴儿日常行为进行研究,根据分析结果了解婴儿对于产品的需求以及婴儿的日常行为特点,为设计工作积累更多的素材,设计出更多创新性强的产品。

[1]赵华.基于行为导向的婴儿成长发展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赵华.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婴儿产品设计原则浅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2,204:56-59.

张舒沄(1989.05-),女,汉,福建,助教,研究生,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婴儿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智能产品设计
“偏向”不是好导向
《冷·暖》
《教堂之夜》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房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