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析述

2017-04-15刘晓帆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萨拉失灵非营利

刘晓帆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 唐山 063210)

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析述

刘晓帆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 唐山 063210)

20世纪80年代,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并迅速引起了公众和学者的极大关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 M.Salamon)在传统非营利组织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志愿失灵理论,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组织的一种,同样存在固有局限,产生失灵现象,而政府的优势恰能弥补非营利组织的不足。萨拉蒙把政府看作是对非营利部门的固有局限性导致志愿失灵而做出回应的派生性制度。

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非营利组织

萨拉蒙认为传统非营利组织理论将非营利部门视为派生出来的、次要的,只是替代那些制度不足的地方,但把这个理论颠倒过来更有意义。萨拉蒙不认为非营利组织是由于政府作为提供集体物品机制的固有极限而弥补政府失灵的派生性制度,而把这种观点倒过来,把政府看作是对非营利部门的固有局限性导致“志愿失灵”而做出回应的派生性制度。

实际中“利用政府来处理集体物品不足问题的‘交易成本’会比利用志愿行动高。”例如,对于政府行动来说,需要告知官员,起草法律,实施项目等。与此相比,非营利组织则只需要少数个人依靠自己的行动或外部奉献的支持,就可以产生志愿部门的回应。因此,“私人非营利部门会对被察觉的‘市场失灵’作出迅速的反应,只有在志愿部门回应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依靠政府部门。”即政府的参与不是对非营利组织的替代而是补充。更重要的是,该理论是对“市场失灵”的修正,可以更好地理解存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良性合作的伙伴关系。

赛拉蒙用“志愿失灵”理论来说明非营利部门的缺陷,进而论证政府支持志愿部门的必要性。在他看来,非营利组织作为组织的一种同样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志愿失灵”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慈善不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与非营利组织提供之间存在差距,使非营利组织无法产生充足可靠的资源来对公众的需求作出回应,导致公共服务覆盖面上的严重缺口。一方面,体现在公共物品供给的“搭便车”问题。由于公共物品自身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一旦被生产出来,不管个人是否付费,都可以免费共享。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每个人都想让他人承担绝大数成本,结果志愿制度导致慈善资源稀缺,最终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的多变性。非营利组织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慈善捐赠、收费收入这三个方面,且资金数额时常出现较大波动,因此,非营利组织无法获得稳定充足的资源,结果导致慈善不足。尽管非营利组织行动较政府行动“交易成本”低,在塑造社会责任感和合法性方面有许多优势,但仍不能产生可靠的资源对社会公民作出足够的回应。

(2)“慈善的特殊主义”。非营利组织及其捐助人通常集中关注人口中的特殊亚群体,不仅导致覆盖面上的严重缺失,更导致服务的重复和浪费。在一些理论中,正是这种特殊主义成为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亚群体的多样性,使非营利组织不可能将同质同量的资源支配给所有的亚群体,导致一部分亚群体给予过度的关怀,而更多的亚群体可能被非营利组织所忽视,结果不仅覆盖面出现缺失,而且导致服务的重复和浪费。从另一角度讲,非营利组织的慈善行动,不仅仅是由社会需求所推动的,而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而激发推动的。非营利组织机构建立通常是沿着宗教的、民族的或宗派的方向展开的,结果机构的数量远远超出了社会所容纳的限度,不仅增加了成本,更降低了机构的整体效率。因此,机构的重复和由此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被视为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缺陷之一。

(3)“慈善的家长式作风”。由于慈善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慈善捐赠者就不可避免地影响非营利组织中资源分配问题。尤其慈善捐赠是唯一收入来源的非营利组织,为组织提供主要资金来源的人,往往也是控制组织最重要资源,并掌握界定特殊群体需求的权力的人。他们决定了该部门该做什么,为谁服务,而将组织的宗旨以及真实的社会需求抛之脑后。结果导致,非营利组织的特性不是由社会需要的偏好所塑造,而是由社会中的富人所决定。结果,导致一些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弱势群体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反而那些掌握服务资源的富人所偏向的服务却得到了积极的推动。例如,一些富人喜爱的服务,比如艺术类,有可能会被满足,而其他穷人想要的服务却被抑制了。因此,这种状况不仅是不明主的,而且会给穷人带来有损自己利益的后果。

(4)“慈善的业余主义”。非营利组织通常包含大量的志愿者来参与行动和提供服务,虽降低了组织的运作成本,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一方面,社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方法,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和顾问成为组织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大多是通过社会招募的非专业社会爱心人士,没有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因此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就越显业余,势必影响到组织绩效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组织的服务资金有限,且非营利组织服务提供的无偿性以及组织自身所特有的非利润分配性等特点,使组织无法给予雇员较好的薪水,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的生活补贴,更难运用高薪酬来吸引该领域内比较优秀的专业人员加入,从而使非营利组织呈现慈善服务的业余性。

在萨拉蒙看来,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同样存在着固有局限,而这些缺陷却是政府所擅长的。例如,政府能够通过立法和税收能够获得充足资源开展福利事业;能够用民主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资金的使用和提供服务的种类;能够通过赋予民众相应的权力来防止社会服务提供中的家长式作风等。这也正是政府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比政府的低效率,非营利组织拥有更强的自治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使其能对察觉到的“市场失灵”做出迅速反应,比政府更能提供个人化的服务,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运作,可以更具公民的需求而不是政府机构的结构来调整服务,并且允许服务提供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竞争。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非营利组织替代政府,还是政府替代非营利组织都没有两者之间合作更有意义。“志愿失灵”使政府的行动成为必需,并使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支持有着更充足的理由,政府的参与不是对非营利组织行动的替代,而是补充。同时,该理论对市场失灵理论进行了修正,可以更好地理解广泛存在的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这一基本现实。

[1][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6-51页.

[2]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3][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M].陈一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0页.

刘晓帆(199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在读,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萨拉失灵非营利
失灵的指南针
信猫萨拉的小纸条
信猫萨拉的小纸条
2020年一汽奔腾T99智能钥匙失灵
“幸运拍”失灵了
Vikor methods basic in risk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in Yemen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浅论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政府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