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分析
——以“美食之都”四川成都为例

2017-04-15李大强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成都美食经济

李大强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创意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分析
——以“美食之都”四川成都为例

李大强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创意城市是伴随创意产业而产生的,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密集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当今世界,创意城市已成为城市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代名词。成都作为世界级美食之都,是创意城市在中国践行的先锋。创意与地区特色的交融不仅将成都的美食产业推向了世界,而且提升了成都城市发展的效率,充分彰显了创意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

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创意

引言

创意城市是创意人才和创意经济的空间载体,是实现传统城市再造,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①。创意城市强调重塑城市形象,开发人类主体资源,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经济发展,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②。成都充分抓住“美食之都”这个金字招牌,发展餐饮旅游、传承美食文化,不仅提升了成都市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增强了成都市的竞争力。

一、创意城市研究综述

创意城市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对其的研究最早是源于国外,而中国对新兴概念的研究一般是“西风东渐”的结果,因此对创意城市的研究要追溯到国外。

(一)国外创意城市研究综述

创意城市是伴随着创意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其所著的《创意经济》一书中认为“创意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不再是技术,也不是信息,而是源于人的创意思想。美国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罗默则指出,新的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更多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因此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③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土地、资本等都不将再是社会的主要财富,取而代之的是人的新创意、新知识。社会正在朝着创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高度融合发展着。阿特金森和科特则明确提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创意为基础的经济。④

创意城市是创意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后出现的。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西方学者HALL就指出,拥有高度创意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旧秩序正遭受挑战或刚被推翻的城市。⑤英国经济学家坎农认为,在创意时代,城市的发展将主要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创意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解决当代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难题,而且可以吸引文化创意人才的聚集和相关团体的进驻,提高城市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英国学者Landry指出,创意经济活动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创意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构建更适合人居住、更具有活力的城市,此外还将会推动城市社会文化传播构成与产业发展形态及社会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变化⑥。

(二)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创意城市的文献最早发表于2001年,主要是引进和介绍创意城市这个新概念以及展示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直到2006年,国内理论界才开始重视对创意城市的研究。厉无畏认为,创意城市是推动城市复兴和重生的新模式;盛垒和杜德斌详细论述了创意城市已经成为创意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新取向,城市将成为创新枢纽,并预测创意经济将渗入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他们提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要参照国际创意城市来建设中国的创意城市⑦;林钦荣认为创意城市所倡导的概念性工具、方法以及流程对于当代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有启发效应⑧;褚大建和黄晓芬指出创意城市的建设需要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环境,从而吸引多样化的人才。此外,大学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要重视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的来说,国内对创意城市的研究是在国外已有基础之上进行的,主要是从创意城市构建所需要的包容性环境、支柱性创意产业的打造以及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了本国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实践。然而对创意城市产业结构的深度剖析、创意城市发展的各个主体间联系及创意城市发展优势等方面的研究是相对匮乏的,本文以世界美食之都-四川成都为例,探索创意城市在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为其它城市打造创意城市提供一些参考。

二、创意城市的内涵和发展效应

(一)创意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英国伦敦市的首席执行官安东尼·梅尔指出“软因素”决定城市的未来,这个“软因素”即人的智力、人的创意。创意城市强调以人为本、推崇人的创造力,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创意的思维和理念将渗透到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意城市就是“人的城市”,是城市中每一个人创造力和智力的结晶。

创意城市强调消费引导经济,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驱动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创意城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具有发达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从供给侧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商品,新的创意体验,它不仅是个巨大的产业群,而且创意成果还可以成为其它产业的要素投入,促使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更重要的是推动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2.拥有良好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的核心,而创意产业是资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创意城市的构建一定有着良好的金融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和发展基金繁盛;现代信息技术发达,从而有效的支持创意思想的展现。3.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包容的社会态度。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聚集拥有奇思妙想的各类人才,而且也会吸引更多的创意公司和相关的机构。4.最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创意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活环境。城市中的生产生活设施都充分体现着人性化设计,让居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自愿参与到创意城市的建设中。

(二)创意城市的发展效应

创意城市几乎都是世界性的,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及天才。与传统的城市相比,创意城市的发展具有以下三种效应:

1.经济拉动效应。创意城市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的主导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城市经济的高效率增长;另一方面,创意城市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创意产业提供的是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在创意城市,你不仅可以享用到各类特色稀奇的服务、购买到各种创意产品,而且也会激发游客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有效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和体验参与感受。因而创意城市越发展,旅游业也越兴盛,二者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2.文化示范效应:创意城市的建设要结合地方性特色,所谓的创意城市就是将城市文化的深刻内涵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展现出来。创意城市的打造有助于推广和弘扬本土文化,比如成都作为美食之都,“吃文化”一直蕴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旅客到此最想体验的方面;城市形象是创意城市的外衣,拥有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的创意城市,不仅高度凝练了城市文化的特征,更有助于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创意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3.空间波及效应:创意城市可以带动城市区域复兴。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有亟待改造的老城区,而老城区的再造既有管理上的难度,也有技术上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完成老城区的华丽转身呢,那就是将创意融入老城区,赋予其新的含义,比较典型的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就是在一片废旧工厂的基础上进行的重新建构。798艺术区既保留了原有厂区的后续利用,而且重塑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区域能级。

三、“美食之都”——四川成都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把以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最主要元素的世界各个城市连接起来,旨在通过创意产业促进城市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2010年,中国的成都市入选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创意城市之“美食之都”。美食已成为成都一张闪亮的名片,“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⑨。作为川菜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成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

(一)美食之都的灵魂——四川饮食文化

成都美食之都的打造,四川的饮食文化资源无疑是其关键和核心:1.久负盛名的川菜。川菜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菜以“麻”“辣”“烫”为主要特点,它的制作首先从认真的选料开始,配以师傅们精细的刀工和多样的技法,最终烹制出味型多样、变化精妙、口味醇厚的特色佳肴。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川菜至今有上千品种,其中名菜如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回锅肉、宫保鸡丁等等,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四川火锅了。2.成都小吃甲天下。特色风味小吃是成都美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各色各样的小吃充斥在成都的每个巷道,来这里的游客常常因自己的肚子不够大而懊恼。成都的名小吃多由小商小贩在生活实践中创制出来的,品种繁多,口味丰富,还具有很强的地点性,众所周知的如龙抄手、担担面、夫妻肺片、韩包子等等,游客在享用这些美食时,更多的是在享受生活。3.浓厚的茶、酒文化。正所谓美酒配佳肴,在佳肴的呼唤下,四川名酒辈出,著名的有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等都是招待上宾的必备,成为全国各地人民之所爱,有些甚至走向了世界,因而素有“美酒之乡”的美称。此外,作为中国最早饮茶、种茶的地区,茶文化在饮食文化中也占有着重要一席。4.旅游餐饮发达。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口味丰富、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使得成都旅游餐饮得到广泛认可。成都拥有24个中华老字号,特色美食街和宽窄巷子6条,此外还有时代特征鲜明的主题餐饮聚集区,共同造就了成都繁荣的餐饮旅游业。

(二)美食之都的发展优势

成都作为国际知名的美食文化名城,对于城市品牌的建设,成都休闲、宜居、宜业的城市品牌形象的彰显以及内需的拉动、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扩大等都有重要意义。

1.品牌形象优势。成都“美食之都”的标识是以红辣椒和花椒组合成的红唇,而辣椒和花椒正是中国川菜菜系烹饪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调味品⑩。这一标识很好的诠释了成都当地美食文化的特征,并且对成都市形象进行了的完美解读,直观的承载了“世界美食之都”这一国际荣誉称号。因而,“美食之都”的城市名片形象将会给游客以深刻的印记。

2.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美食产业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与文化产业、休闲娱乐服务、设计行业等均有着密切的交集,是各产业、各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结点。旅游餐饮业设计是灵活多样的,从几十元的快餐小吃到数百上千的饕餮盛宴供不同消费层次和爱好的人进行选择。同时,美食文化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物质化的内容,诸如土特产食物、食材、菜品等方面,外延则包括了诸多的文创产品设计,厨具、餐具以及其他与美食文化内容相关的众多产品。此外,餐饮旅游具有的吸引力是旅游者会出于对美食的追求,对某种味道的别样情怀而重游故地,从而增加游客在成都的停留时间。

3.文化气息浓厚的优势。美食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旅游,美食体验首先是官能刺激与补偿的结果,然后升华到美食文化的认同,进而再到对城市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文化体验。成都的文化人物、文化古迹及历史事件等都与美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一道菜即一个故事。成都每年都会举办“国际美食论坛”、“美食节”、“烹饪大赛”等活动,既为美食专家、烹饪专家、学者、饮食界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品赏美食、体验美食的文化场所。游客们在成都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川味美食,了解川菜的发展历史,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成都美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四、总结

在创意时代,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然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创意成为了城市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创意城市不仅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更是提高了社区生活质量。成都“美食之都”的建设本质上是对城市经济和文化的促进,是对城市形象的精神内涵、文化属性的强化,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美食之都”成都的建设还是一个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既要注重结合产业经济,同时要与时俱进,学习国外其它创意城市的发展经验,将我国的创意城市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注释】

①黄阳,吕庆华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

②厉无畏.迈向创意城.上海经济,2008.11.

③艾伦·刘.“温州模式”的利弊[A].见张敏杰.西方专家为中国经济诊断[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④彼得·F·德鲁克,张炜译.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⑤Hall,P.G.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⑥盛垒.创意城市-创意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新取向.城市话题.2006年7月

⑦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⑧孙洁.创意城市的研究范畴综述.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

⑨任旺兵等著.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2013年1月第一版

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站.CreativeCitiesNetworkGas-tronomy[EB/OL].http//www.unesco.org/new/en/culture/

[1]黄阳,吕庆华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

[2]厉无畏.迈向创意城.上海经济,2008.11.

[3]艾伦·刘.“温州模式”的利弊[A].见张敏杰.西方专家为中国经济诊断[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彼得·F·德鲁克,张炜译.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Hall,P.G.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6]盛垒.创意城市-创意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新取向.城市话题.2006年7月

[7]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孙洁.创意城市的研究范畴综述.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

[9]任旺兵等著.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2013年1月第一版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ww.unesco.org/new/en/culture/

[11]周睿.针对美食之都形象的文化创意设计探讨.论坛与资讯

李大强(1973.12-),男,汉族,云南镇沅人,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生态公共绩效评价。

猜你喜欢

成都美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美食
成都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