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与文言文相长
——关于《论语》与文言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2017-04-15
(厦门市五显中学,福建厦门361100)
让国学经典与文言文相长
——关于《论语》与文言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丁智惠
(厦门市五显中学,福建厦门361100)
中国文化底蕴丰厚,其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经典,具有思想、文化的经典与语言文字的经典相统一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师应在精心选择国学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国学,注重文言知识在课内文本与国学经典中的联系与迁移运用,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国学经典在文言文本中的体现与渗透,汲取精神内涵,以此促进两者的有效结合。
文言文教学;国学经典;运用;渗透;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和国学经典的研习存在着不少问题。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阅读时文字障碍多。平时除了课本上仅有的几十篇古文外,很少再接触其他古文,以致古文阅读能力不高。而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凸出。学生课余的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更遑论研习没有考试专题的国学了。没有时间的保证,不接触国学,不研究国学,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髓知之甚少,传承国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一个瓶颈。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其教材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亦必然要求国学经典渗透其中。“所有的经典,都是具有思想、文化的经典与语言文字的经典相统一的特点,它所代表的是人类和民族文化的精粹和高峰,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1]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分析国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及其意义。通过师生各种教学活动,将文言文与国学经典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挖掘文本中的国学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引导他们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学生个体的心灵与生命。
中华国学经典著作汗牛充栋,难易程度不一。而中学生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其知识能力的水平尚无法随意阅读国学经典。语文教师必须有所选择地指导,切不可笼统地取相关著作而习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经典著作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论语》作为他们的课外经典读物。因为,《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作至理,可谓“章既简短,辞已质朴”。全书“所包含的仁爱理论是最具普世价值的思潮,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带有人类普遍性的法则,足可与西方《圣经》《法典》并传。而孔子也可以同摩西、梭伦并称为人类文化三圣,高高伫立于人类道德圣殿的最上方”。[2]《论语》即蕴含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极为适用的。
一、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论语》,注重文言知识在课内文本与《论语》中的联系、迁移运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
(一)周末摘记、感悟。布置学生在周末时间,按照《论语》二十篇的顺序,计划每三周一篇,从每篇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感悟较深的若干则,摘抄、记录下来。完成时,不仅摘抄原文,还必须对文句进行翻译,并写下自己片断的感悟、联想,或是他人的评价,同时记录下自己在文言字词句、在内容方面的疑难点,以便事后与他人共同解决。
(二)课前展示、交流。每节课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由学生轮流上台,拿出自己在周末的摘记与教师、同学们分享,或板书在黑板上,或制作成课件,或直接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是学生用心的结果,都应该值得肯定。虽然短短的五分钟左右时间,每次都是学生最期盼的环节。在这里,他们可以聆听他人的解读,可以与教师、同学探讨疑难点,可以生发出自身的见解。
(三)课时联系、点拨。语言都具备着一定的规律,古汉语亦然。学生上台进行课前五分钟展示的《论语》章句也好,教材里文言文本也罢,总有相同、相似或相关的文言知识点。此时,语文教师应保持对语言的敏感性,及时地把它们联系起来,加以比对、回顾,进而带着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言现象的理解,对文言知识的掌握。
(四)早读课诵读、涵咏。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愈是文质兼美、哲理丰富的文章,愈值得诵读品味。在每周的语文早读课里,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反复诵读《论语》的一些篇章,借此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加深其对内容的理解,逐渐地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品性。
以上几个环节,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发挥、教师引导,共同开展、完成。如此一段时间之后,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的文言知识,训练文言阅读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而且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论语》为国学经典启蒙读物,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靠近经典,走进经典。
二、引导学生关注《论语》思想在文言文本中的体现与渗透,汲取精神内涵,增强阅读兴趣
《论语》中包含着很多文化的东西,知识、思想、理趣兼而有之。为了加深学生对其精神内涵的解读,除了进行周末摘记、抒写感悟,还可以开设专题导读,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出思想主张,梳理的过程即加深理解的过程。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历代文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些影响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而教材中的文言文均为优秀的古文,具有典范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时,若能引导学生挖掘文本里与《论语》思想相通的地方,挖掘文言文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找寻国学在文言文中的渗透,并加以涵咏、体味,汲取其精神内涵,而避免文言文教学过度关注文字本身的局限性。由关注语言文字,进而到关注人的心灵、人的生命的教学,学生更加欢迎、更加易于接受,学起来更加有乐趣、有意义。
以人教版为例。关于“忠义”方面,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临危受命,《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侠肝义胆与樊於期义勇刚烈,以及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蔺二人忠于祖国,《苏武传》中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却坚持民族气节的精神,其忠义、其爱国,与《论语》中“臣事君以忠”的思想一致;关于“教育”方面,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学者深思而慎取之”的治学精神,以及必修三《劝学》《师说》的为学之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论语》中“学思结合”“不耻下问”等教育主张进行类比,寻找其关联点;关于“治国”方面,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中提倡的“王道”“施仁义”与《论语》中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来实现国泰民安的思想一脉相承;关于“孝”方面,选修课本《陈情表》中李密之于祖母催人泪下的孝情,与《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而者,其为仁之本与”的重孝思想同声相应。诸如此类,在文言文教材里,无不渗透着《论语》的思想精髓。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挖掘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学生学起来必将更有收获,理解更加深刻。
三、创设多形式的活动情景,导之以行,内化知识与思想
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偏好“求知,求新,求美,求乐”的学习方式,一味索然无味的苦学终将致使他们厌学而效率低下。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寓教于乐的理念,势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以及文言文教材与《论语》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开展以下相关联的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辩论赛、书法比赛等。在活动的准备、比赛过程及赛后总结等一系列程序里,学生无形中就是在内化《论语》的思想,体验其精髓,并且与课堂教学互补,两者相得益彰。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视频,或拓展阅读《于丹<论语>心得》书籍,进而布置学生也撰写自己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以让他们在写的过程中得以沉淀和升华。笔者的学生曾这样写道:“学习国学,学习古文,能让我们更好地品味人生,修身养性,以旷达的心胸、温和的性情、淡泊的心志去生活,将生命融入自然状态中,才能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断增强,能够学以致用,学思结合,逐渐掌握文字规律和文言表达习惯,提升古文阅读的水平。这也是国学经典给予学生的一种精神养料。在周记及写作中,学生引用到《论语》与教材中文言文的语句时有出现,这不失为他们将国学精神内化的一种体现。
教育必须尊德性而重知识,“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受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3]语文教师必须变革传统的古文教学模式,打开一条文言文教学与国学经典有效结合的相通之路,使文言文不再成为学生的心头之怕,让学生尽情感受古文之美,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生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2]贝淡宁.超越自由民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石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