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阈下农村麦秸秆处理工作研究
2017-04-15余利苹
余利苹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人本主义视阈下农村麦秸秆处理工作研究
余利苹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近年来秸秆焚烧及其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完成上级的指示,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三令五申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在2016年很多地区最终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单纯的完成禁烧目标是否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需求,做到了以人为本?农民焚烧秸秆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才能真正解决秸秆焚烧的棘手问题。
秸秆;禁烧;以人为本
一、探析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
由于麦秸秆燃烧,会带来大量的污染物而且可能引发火灾,因此政府和环保部们都特别的重视,各地均采取了一些严厉的措施加以整治,所以在农忙季节很少能看到燃烧麦秸秆的情况了。秸秆“零燃烧”是当地政府严加监管的结果,农民并非自愿。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1]农民焚烧秸秆不是盲目的行为,我们必须要首先探析一下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降低
以前,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燃料资源,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太阳能,电,煤气罐等新型能源逐渐代替了秸秆的作用。可是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不爱烧锅做饭了,玉米秸秆在农村除了烧锅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只有老年人把秸秆捆好拉回家留着用,更多的人选择扔在林间的空地上,所以每年到这时候你就看到随处堆放的秸秆。天气干燥,小孩子调皮,也是一种安全隐患。虽然国家宣传说秸秆的用处多多,可以做很大的贡献,但事实上是,在农村秸秆依然是收获之后农民最大烦恼,除了烧火就一无是处了。
秸秆还田是政府环境保护者为秸秆提出的一个重要归宿,但是现实中秸秆还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波折也有技术障碍。首先,秸秆的有机含量较低,这是最为重要的,即使开发新技术价值不高也会被市场抛弃的。秸秆的深耕掩埋,会增加秸秆处理的技术成本,而且秸秆所含的氮素较低,氮素含量的较低满足不了农作物养分需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秸秆切碎后还田,腐烂时间大约需要4年时间相对较长,如果秸秆没有腐烂会造成种子和土壤接触的紧密度,那么则抑制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二)秸秆无公害处理缺乏劳动力
由于在外务工的收入比较高,种植农作物的收益不断降低,对比这两种收入,很多农村劳动力会把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外出务工,每年农忙季节可能都不会回家收割,更不会说把秸秆拉回家,进行秸秆还田等等。目前留守农村的绝大多数是中老年女性儿童或者劳动能力不强的人,一些农村人可能有恋土情结,或者受农业生产财政补贴政策影响,仍然坚持耕作,在农忙的季节回家收割,但他们只是把农业生产作为附带性的工作,农忙回来应付一下便草草收割。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了既不影响收获农作物又不影响务工,自然是抢抓时间。
(三)秸秆无公害利用的经济成本较高
农民缺少极为快捷,节约的秸秆处理技术与设备,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处理秸秆的回收利用。一套秸秆打捆机组需要四万,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需要投资10万元以上,使用农作物秸秆以麦秸秆为样本的加工碎片生产有机肥成本为87元/吨。[2]84高昂的秸秆无公害利用成本,影响了农民无公害处理秸秆的积极性。在很多农村地区,目前还都是小规模种植,秸秆数量有限,即使有收购麦秸秆的工厂,农民将秸秆从农田集中起来再通过运输运至发电厂,中途的运输成本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秸秆气化发电技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成熟,造价一般在7200元/千瓦以上。最后,秸秆转化为饲料在现在的状况来看,完全没有必要。第一,农作物秸秆中所含的氮元素较少,而且转化成本也比较高。
二、人本思想的内涵及政府在处理秸秆焚烧的缺失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
从古希腊的智者开始,就出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的启蒙思想,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较于自然界的优越性,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突出人的感性内容。[3]18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论证了人对现实幸福追求的合理性。人本主义思想是一种价值取向,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独立性、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把人从各种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不断冲破各种束缚人的体制,从而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塑造人,以人的发展为尺度。如何在现实中做到尊重人、解放人、以人为发展尺度,就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的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这是政府在处理秸秆工作必须遵循的。[4]101
(二)政府以局外人的角度审控和管理农民的行为
公安、环保、林业等地方部门,对于恶意纵火者的惩罚力度是非常大的,主张抓住典型高限处罚、高限拘留、绝不姑息,形成震慑。一些雷人的标语也在这个季节应然而出,比如,“谁家麦茬谁家管,焚烧拘留加罚款”“蹲到地里点火,拘留所里过生活”。在这种双重监管约束下,一些地区尚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的现象,禁烧工作可谓取得了较大胜利。但是,政府也许只考虑到我要把禁烧工作做好,其它就不管了,那么多的麦秸秆难道真的像报道说的可以“秸秆还田”“变废为宝”吗?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以及成为工业原材料在农村已经成为不可能,政府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与管控农民焚烧秸秆行为,而非站在农民的立场来制定政策,一些当地政府为了完成上级领导规定的任务,限制农民禁烧,不顾农民的实际要求。他们还把焚烧秸秆问题界定为农民的认识问题,认为只要进行教育和某种制裁,就能够解决焚烧问题,官方话语对农民焚烧秸秆采取的多是批评的态度和说教的方式,他们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没有给农民提供有效的处理技术与机器,没有站在农民的立场,从农村目前的情况来审视这一问题,而只是以一种说教的姿态告诉农民什么不对,什么对,不应该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这实际上已经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一些当地政府针对农民的秸秆焚烧行为,地方政府以高高在上专家的姿态批评农民短视,愚昧无知,他们认为农民不知道焚烧秸秆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不知道焚烧对田地带来的危害,不知道秸秆的其他用途,不知道秸秆还田的好处等等。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认为农民自私自利,愚昧无知,必须进行教化,或者实行严格的管制。每年的农作物收割季节,有关部门都会用喇叭四处宣传地方政府的禁烧工作,所用语气就像一位严厉的老师教育经常犯错的学生告诉农民焚烧秸秆的危害,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再后就是告诫农民若是一意孤行,就会有严厉的告诉惩罚手段。甚至将问题上升到人性的高度,若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岂不上升到反革命的高度了。这种短视自私论与农民无知论一脉相承,虽然有限度地承认农民知道焚烧秸秆的坏处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但仍然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分析误解了农民。其实农民是知情者也是具有理性的群体,他们懂得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隐患,说农民短视、愚昧就是无视中国农民数千年的农业实践及从中所创造的智慧结晶。
[1]人民网.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
[2]刘同民.农作物秸秆无公害处理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农业,2012(3).
[3]李卓群.人本视域下的中国建设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余利苹(1991-)女,河南省永城市,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