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耕读文化及当代价值
——以Y村门额文化为例
2017-04-15李琳
李 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国传统耕读文化及当代价值
——以Y村门额文化为例
李 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00)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亦耕亦读”“耕读传家”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对当时具有深刻的影响,亦对当前农村生活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本文基于Y村的实地调查,以其门额文化为例,了解门额文化的内容,探索门额家训中体现的耕读思想,进一步分析其当代价值。
耕读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追求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其农业文化绵延至今已有5000余载。耕读文化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一种,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一种生存形态。它既是中华民族农耕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亦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追求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1]。“耕”与“读”相结合是指在乡土社会中亦耕亦读,田园式生活方式,是早期文人的一种生活理想,可归结于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结构[2],具有深刻的哲学价值。文化是一个复杂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3]。耕读文化涵盖的内容广泛,最主要的是指在农业生活中长期积淀与涵化的内在的习惯与思想。“耕读传家”观念由来已久,而且曾经深远地影响了农业中国的乡村社会。“耕读传家”是中国思想史中经典的民间观念,对“亦耕亦读”生活图景的向往和追求则是中国文化史关注的重要传统之一,这对于工业文明社会中精神家园的人文重构具有重要启发作用[4]。冯骥才先生曾提出,村落是农耕时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是一种根性文化[5]。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村落是农业文化的载体和重要体现,村落的空间布局是耕读文化展现与外化。在古村落的规划建设体现着儒道思想,即为耕读文化[6]。“耕读文化”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生活方式,与农耕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是一种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耕读文化”与“耕读传家”的思想对当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Y村以及其门楣文化简介
Y村位于韩城市西庄镇,已有683年的历史,坐落在泌水河流经的沟谷中,位于韩城东部黄土高原区的边缘。全村共有320户,1400余人,村中有党、贾两大姓,其中党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左右,贾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0%左右,剩余10%为杂姓。村落的形态由从历史走来的“下村上寨结构的古民居”和新时代下的“新村”组成,并且古民居中保存完整元、明、清三代的建筑①。建筑门楼的门额题字极为普遍。公共建筑则多是表明该建筑的名称,私人建筑的门额多是家中的道德准则。本文将私人建筑中的门额题字作为分析对象,在调查过程中发现,Y村题字以“耕读”居多,其代表的是传统农耕家庭坚持通以耕作支撑读书,强调耕读并重。“百艺莫如耕读好,千金难买子孙贤”是Y村老辈们所传的一句话,所谓耕读传家、子孝孙贤是家族中的希冀。“耕读世业,诒谋燕翼”即,望家中子孙,坚持以耕养读,耕读并举,积极为子孙谋福利,希望子孙能如燕翅一样飞黄腾达。而门额题字以“耕读第”居多,表达的就是希望家中子孙耕作读书,等等。综上可说明耕读传家是一种经典的且普遍的民间传统。
三、耕读文化以及当代价值
Y村的文星阁是该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耕读文化中“读”的重要场所。著名文学家吴宓先生曾在1961年的返乡探亲之行中有诗云“耕读自营无籍佃,立碑父墓感农恩。”[7]梁启超先生也曾自述说“世代耕且读”,这说明耕读文化在古代的农耕社会是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从古至今,耕读思想以及耕读传家的思想都深刻地影响着世人。但是古代农耕社会中,“耕读传家”也有其特定的对象。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条件之下,“耕读传家”首先是经济收入较为稳定和宽裕的富裕农民家庭的一种必要的劳动和生活方式[8]。在拥有一定的耕地与劳作的保障,才可以进行“读”的活动。耕读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读过书的农庄主、较富裕的自耕农;二是隐士,有文化而不做官或不能做官;三是政府官员[9]。耕读文化的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的人的追求,即耕为基础,读为追求。耕读文化倡导的勤劳务实、耕读结合,这种精神在当代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耕读文化的历史记忆体现在保留下来的古村落中[10]。现存的许多古村落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以及门额家训中总能寻找到耕读文化的印记。
邹德秀先生将耕读文化的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耕读文化对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二、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农书或劝农文。第三、耕读文化也影响了文学艺术创作[11]。田园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及朱熹的《劝农文》都体现了耕读文化的作用。耕读文化是在耕作与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出遵循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强调和谐共生[12]。耕读文化对现代农村的发展与农业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在当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人文情怀的培育。耕读文化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制度也产生一定影响。如在知识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的农村,“耕读小学”是普及小学教育的一种过渡性教育组织[13]。据统计,在1958年半农半读小学近85万所,当时全国超过20%的在读小学生分布在此类学校中[14]。可见,耕读文化的深远影响。
四、小结与反思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所谓“耕读传家”既是民间是一种信仰与生活方式,又反映出天人合一、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哲学积淀。同时,“亦耕亦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教人勤劳务实,强调和谐共生。中国的耕读文化影响了中国农学,中国科学,中国哲学,使知识分子思想接近人民,养成务实的作风[15]。农业文化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耕读文化与耕读传家思想更是农村社会与乡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团队调研资料
[1][9][11][15]邹德秀.中国的“耕读文化”[J].中国农史,1996,(04)
[2]胡念望.楠溪江古村落文化[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4][8][13]徐雁.“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间传统[J].江海学刊,2003,(02)
[5]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济南举办,中国民俗学网,2012年6月5日
[6][10]王维,耿欣.耕读文化与古村落空间意象的功能表达[J].山东社会科学,2013,(07)
[7]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三联书店,1995
[12]何发甦.江西耕读文化研究[J].农业考古,2015,(01)
[1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李琳(1993-),女,江西吉安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