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文化与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化建设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城镇化文明

徐 硕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科技文化与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化建设研究

徐 硕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所幸我们已经意识到其中的厉害关系,国家也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生态文明;产业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在这样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于是我们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我们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大量动植物灭绝,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污染严重。这样的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超额的经济效益,但却是不可持续、不可复制的。青山绿水没有了,蓝天白云没有了,抬头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低头就是散发着恶臭的水沟。经济的发展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都处于相当落后的地步,在当时那种艰难的条件下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不顾一切的率先发展经济。只有当国家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才有能力去发展科学技术,才有能力去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候我们的需求就不仅仅是满足温饱,我们更迫切需求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于是我们顺势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全新的目标。这一目标已经提出了有一段时间了,就目前来看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由于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行业已经被取缔,许多落后的技术和生产线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过去一味追求更快的发展经济,现在也转变成更好、更快的发展,“好”已经成为比“快”更好的衡量标准。

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关停了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企业。这些企业当中有不少都是当年闻名全国的大企业,有些则是当地的支柱企业,都为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企业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功臣,但是他们的通病就是工艺落后、机器设备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淘汰企业的缺点就进一步的暴露出来,被淘汰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大量这种三高一低企业的关门歇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空气质量明显有所提升,特别是处于厂区周围的群众,对这种变化有最直观的感受。我们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替代这些落后的,降低消耗的同时却提高了经济效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创造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能,同时推动着绿色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1]。根据意见中的原则,我们不难看出国家一再强调“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到少消耗,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只有当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工艺提高,才能做到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科学技术不仅不是我们推进绿色化建设过程中的阻碍,反而是我们不得不借用的一大助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这一概念。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其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3]。之所以国家提出产业转型这一概念,是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过去的发展方式不可取,不符合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产业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只有当我们的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国家才有能力去实施产业升级之一庞大的计划。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技术是我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做出改变的能力;没有做出改变的能力,就不能走出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误区。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地毯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人或许会说,城市的建设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是违背]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的[4]。然而,这些人没有看到的是,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且城市人口密度远大于农村,因为农村人口转移而空闲出来的土地远远多于城市建设而占用的土地,多出来的土地我们可以容纳下更多的人。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每个地区的人都相对集中在一块区域当中,而这块区域周围空闲出来的土地完全可以用来植树造林,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日常产生的垃圾、废水等可以集中处理,这样大大降低了环境治理的成本。相比于农村随地倾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可以将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城镇化建设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好处,是因为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有能力去处理那么多的生活垃圾,有能力去净化生活污水。科学技术将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环境上的难题完美的解决了,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淘汰三高一低企业,还是产业转型升级,亦或是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科学技术[5-6]。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目前的生态危机并不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的,相反,正是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现代科技日益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改变目前我们对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改变对污染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06-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03-19

[5]陈万球,丁予聆.城镇化建设中绿色技术创新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

[6]姚晓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市化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

徐硕(2000-),日照人,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15级四部七班。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城镇化文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请文明演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